气动缸和具有该气动缸的变速箱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852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缸和具有该气动缸的变速箱调节器,所述气动缸(10)具有:气缸壳体(12),在气缸壳体(12)中可纵向移动的中心活塞(16),第一牵引活塞(18),以及第二牵引活塞(20),第一牵引活塞构成为与中心活塞(16)的第一牵引止挡部(30)和在气缸壳体(12)上的第一定位止挡部(44)一起作用,第二牵引活塞构成为与中心活塞(16)的第二牵引止挡部(32)和在气缸壳体(12)上的第二定位止挡部(46)一起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气缸壳体(12)具有:基体(24),其中运动着第一牵引活塞(18);气缸盖(28),其中运动着第二牵引活塞(20);以及间隔片(26),其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止挡部(44)和第二定位止挡部(46)。(*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缸,其带有气缸壳体,在气缸壳体中可纵向移动的中心 活塞,第一牵引活塞,以及第二牵引活塞,第一牵引活塞构成为与中心活塞的第一牵引止挡部和在气缸壳体上的第一定位止挡部一起作用,第二牵引活塞构成为与中心活塞的第二牵 引止挡部和在气缸壳体上的第二定位止挡部一起作用。这种类型的气动缸可以应用在例如 变速箱调节器中并已知也作为三位气缸。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气动缸拥有基体和二个位于基体两侧的气缸盖。为了制造这种所熟知 的气动缸首先需将中心活塞和牵弓I活塞固定在基体上。然后将基体两侧的气缸盖拧上并分 别用密封剂将其与基体密封。 这种所熟知的气动缸的缺点是其制造费事。而且在基体上的两个气缸盖都必须进 行校准而且都设置有各一个密封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就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缸,它可以更加简单和工艺可靠地制造。本技术通过一种所属类型的气动缸解决了所述的问题,其中气缸壳体具有 基体,在基体中运动着第一牵引活塞;气缸盖,在气缸盖中运动着第二牵引活塞;以及间隔 片,其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止挡部和第二定位止挡部。 这种类型的气动缸的优点就是简单的生产方式。制造时首先生产基体。然后将中心活塞和第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缸,具有(a)气缸壳体(12),(b)在所述气缸壳体(12)中能纵向移动的中心活塞(16),(c)第一牵引活塞(18),所述第一牵引活塞构成为与-所述中心活塞(16)的第一牵引止挡部(30)和-所述气缸壳体(12)上的第一定位止挡部(44)一起作用,以及(d)第二牵引活塞(20),所述第二牵引活塞构成为与-所述中心活塞(16)的第二牵引止挡部(32)和-所述气缸壳体(12)上的第二定位止挡部(46)一起作用,其特征在于,(e)所述气缸壳体(12)具有:(i)基体(24),所述第一牵引活塞(18)在所述基体(24)中运动,(ii)气缸盖(28),所述第二牵引活塞(20)在所述气缸盖(28...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29 102008006384.3一种气动缸,具有(a)气缸壳体(12),(b)在所述气缸壳体(12)中能纵向移动的中心活塞(16),(c)第一牵引活塞(18),所述第一牵引活塞构成为与-所述中心活塞(16)的第一牵引止挡部(30)和-所述气缸壳体(12)上的第一定位止挡部(44)一起作用,以及(d)第二牵引活塞(20),所述第二牵引活塞构成为与-所述中心活塞(16)的第二牵引止挡部(32)和-所述气缸壳体(12)上的第二定位止挡部(46)一起作用,其特征在于,(e)所述气缸壳体(12)具有(i)基体(24),所述第一牵引活塞(18)在所述基体(24)中运动,(ii)气缸盖(28),所述第二牵引活塞(20)在所述气缸盖(28)中运动,以及(iii)间隔片(26),在所述间隔片(26)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定位止挡部(44)和所述第二定位止挡部(46)。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动缸,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60),所述至少一 个连接元件将所述气缸盖(28)相对于气缸片紧固,并将所述间隔片(26)相对于所述基体 (24)紧固。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缸,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特埃克尔特斯特凡艾斯费尔德米可霍伊里希赖纳霍尔舍蒂诺维格斯
申请(专利权)人:威伯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