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370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包括气缸体、动力源接头以及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所述气缸体的端部与所述动力源接头连接;所述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外径与所述气缸体的内径设有在工作状态具有悬浮移动的间隙。所述气缸体径向设有对称并相通的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悬浮活塞式的技术实现无杆气缸,其有益效果是:采用活塞悬浮式设计,无须密封件,实现过载自动保护和极大减少了活塞与气缸内壁的摩擦,增加了活塞的使用寿命;由于其结构合理,布置紧凑,低成本,可应用于多种场合,性能稳定可靠;而该气缸操作简单,维护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执行元件,特别涉及一种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
技术介绍
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 械能,驱动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旋转运动或沖击动作。而气缸是 气动执行元件中的一大类,气缸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输出力和直 线速度或摆动角位移。无杆气缸是气缸中的一种,而常规的无杆气缸没有过 载自动卸载保护功能,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悬浮活塞式无 杆气缸,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过载自动卸载保护功能、活塞与气缸壁摩擦阻力 大的问题,达到方便安装和维护、低成本、性能稳定可靠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气悬浮活塞式 无杆气缸,包括气缸体、动力源接头以及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所述气缸体 的两端与所述动力源接头通过螺紋连接;所述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与所述气 缸体的内壁设有间隙;所述气缸体径向设有对称并相通的长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中的滑动通道的结构为孔 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中的孔状结构为圆柱型, 所述孔状结构垂直于所述活塞的圆柱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孔在其轴向上具一尺寸最小部; 所述最小部位于所述孔在轴向上的中间平面上;所述孔沿所述中间平面为对 称结构;所述孔的尺寸从中间平面向活塞两端逐渐变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中的孔上设有一活动的摆 杆;所述摆杆沿所述孔可进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旋转以及摆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摆杆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配 合所述摆杆作相应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单侧或两侧设有可自动回位的连接件;所述可自动回位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活塞以及所述动力源接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组 合使用。本技术采用气悬浮活塞式的技术实现无杆气缸,其有益效果是采 用活塞悬浮式设计,无须密封件,实现过载自动保护和极大减少了活塞与气 缸内壁的摩擦,增加了活塞的使用寿命;由于其结构合理,布置紧凑,低成 本,可应用于多种场合,性能稳定可靠;而该气釭操作简单,维护更加方便。 一般气缸的活塞设计有密封件,而这种活塞悬浮结构无须密封件,制造简单 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的一实施例截面图。 图2是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的实施例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的另一实施例截面图。 图4是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的另 一实施例截面图。 图5是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的另一实施例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图5,本技术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包括气缸体l,动力 源接头2以及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3;所述气缸体1的端部与所述动力源接 头2连接;所述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3外径与所述气缸体(1)的内径设有在工 作状态具有悬浮移动的间隙;所述气缸体l径向设有对称并相通的长槽。外 力通过所述动力源接头2进入气缸内,通过压力的作用推动所述活塞3悬浮, 在悬浮的状态下进行水平移动。所迷活塞3中的滑动通道的结构为孔状结构,而通孔一般方便在活塞中 增加摆杆或其它被驱动件,同时让摆杆或其它被驱动件可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气缸体1的端部设有能与所述动力源接头2配合的螺紋结构,所迷 气缸体1和所述动力源接头2的连接是为了防止气体或者液压动力源从缝隙 中挤压排出,所以两者之间的连接为密封连接,同时方便安装和维护。所述孔为圓柱型孔,如图5所述孔竖立于所述活塞3。又如图1,所述孔在其轴向上具一尺寸最小部;所述最小部位于所述孔 在轴向上的中间平面上;所述孔沿所述中间平面为对称结构;所述孔的尺寸 从中间平面向活塞两端逐渐变大。参见图1,图4,图5所述活塞3的单侧或两侧设有可自动回位的连接件4;所述可自动回位的连接件4连接所述活塞3以及所述动力源接头2。在外 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3会在气缸体1内运动并在行程内压缩连接件4,停 止外力作用的时候,所述连接件4会推动活塞3恢复到初始状态。所述活塞3中的孔上设有一紧密接触的摆杆5;所述摆杆5沿所述孔可 进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旋转以及摆动。所述摆杆5上设有夹具6;所述夹具6配合所述摆杆5作相应运动。 在气缸通气所述活塞3运动时使所述活塞3悬浮减少与所述气缸体1内 壁的摩i察,另一方面,在过载时气体可以经活塞3与气缸体1的缝隙沿长槽 排除,起到保护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个所述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一起配合来使用。 下面针对附图的一些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可自动回位的 连接件为弹簧件。参见图1,所述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为双腔有弹簧结构 包括两个动力源接头2,气缸体l,活塞3,两个弹簧件4,摆杆5和夹 具6,所述的动力源接头为气缸接头, 一种运动方式为,左侧的所述气缸接 头通气推动带孔的活塞3向右运动压缩右侧弹簧件4,同时带动摆杆5向右 运动;若所述摆杆5另一端为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停止通气则所述活塞3在右侧弹簧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另外一种运动方式为, 另外一端的气缸接头通气推动所述带孔的活塞3向左运动压缩左侧弹簧件4, 同时带动所述摆杆5向左运动;若所述摆杆5另一端为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 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停止通气则所述活塞3在左侧弹簧力作用下回到原 位,所述夹具6随着所述摆杆5作相应的运动。参见图3,所述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为双腔无弹簧结构 跟图1相比,该结构缺少两个弹簧件4,工作方式为气缸接头通气推动 带孔的活塞3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摆杆5向右运动;若所述摆杆5另一端为 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停止通气在无外力作用时,所 述活塞停止在气缸体右侧。另一工作方式为,另外一端的所迷气缸接头通气 推动所述带孔的活塞3向左运动,同时带动所述摆杆5向左运动;若所述摆 杆5另一端为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停止通气在无外 力作用时,所迷活塞3停留在当前位置。参见图4,所迷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为单腔有弹簧结构 同图3相比,该结构多了一个弹簧件4, 一种工作方式为,气缸接头通气推动带孔的活塞3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摆杆5向右运动;若所述摆杆5另 一端为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停止通气在无外力作用 时,所述活塞3停止在当前位置。另外一种工作方式为,另外一端的气缸接 头通气推动所述带孔的活塞3向左运动,同时带动所述摆杆5向左运动;若 所述摆杆5另一端为旋转轴则所述摆杆5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活塞 3向左运动一定距离压缩弹簧;停止通气则所述活塞3在左侧弹簧力作用下 回到原位。参见图5,所述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为直线运动结构 该结构包括两个动力源接头2,气缸体l,活塞3以及两个弹簧件4,被 驱动件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在活塞3的孔状结构上, 一种工作方式为,气缸接 头通气推动带孔的活塞3向右运动,同时驱动净皮驱动件向右运动,停止通气 则所述活塞3在右侧弹簧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另外一种工作方式为,另外一 端的气缸接头通气推动所述带孔的活塞3向左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悬浮活塞式无杆气缸,包括气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源接头(2)以及具有滑动通道的活塞(3);所述气缸体(1)的端部与所述动力源接头(2)连接;所述具有可控滑动通道的活塞(3)外径与所述气缸体(1)的内径设有在工作状态具有悬浮移动的间隙;所述气缸体(1)径向设有对称并相通的长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玉龙郜晗庞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