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连贯金属层与表面金属层接合后将塑胶嵌入在不同孔隙密度的多孔连贯金属层的金属与塑胶复合 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熟知的金属与塑胶结合的技术中,大都是以奈米射出成形技术(NMT, Nano Molding Technology)而将塑料(单聚苯硫醚,PPS、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直接射出 成型进而粘着于金属表面之上。其原理是由金属基板经过酸蚀造出奈米孔洞后,浸泡特定 化学药剂使奈米孔洞填满该化学药剂,复将特定塑料直接射出成型于金属表面,由于特定 塑料与特定化学药剂引发置换反应而粘着一起,这种以化学反应改变塑胶分子内键结的方 式,虽能够有效的将塑胶与金属直接结合在一起,但由于仅能使用特定的塑胶导致后续表 面处理的脆化问题,以及令人烦恼的化学湿制程处理。或者,金属与塑胶结合的技术中,利 用快干胶或光固化树脂胶等接着剂,直接以夹具固定后,藉由接着剂干燥而使塑胶结构及 金属基板二者相互粘合,以此复杂多工步骤的加工程序,将徒增人力及成本的花费,并且, 接着剂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及二者相接合的结合面,其耐冲击性亦相对不佳。若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冲压一多孔连贯金属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的孔隙密度是小于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焊接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在一表面金属层;以及嵌入一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至该表面金属层,使该塑胶体与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该表面金属层相互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冲压一多孔连贯金属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的孔隙密度是小于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焊接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在一表面金属层;以及嵌入一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至该表面金属层,使该塑胶体与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该表面金属层相互接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冲 压该多孔连贯金属层的步骤,还包含剪切该多孔连贯金属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嵌 入该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至该表面金属层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嵌入或覆盖 该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的步骤。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嵌 入或覆盖的方式是利用热熔、超音波、射出成型或注塑成型。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多孔连贯金属层是由电化学还原法、粉末冶金方式或网状金属多层堆积而以烧结法加以成 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 孔连贯金属层的孔隙密度为5PPI至100PPI。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至 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的孔隙密度为5PPI至150PPI,是嵌入该塑胶体或埋设其它金属物 件,强化塑胶。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至 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的孔隙密度是为151PPI至250PPI。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焊 接是包含点焊加工、气体焊接、电弧焊、电阻焊接、固态焊接、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或电热 焊接。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表面金属层是铜、铁、铝、镁、锌或其合金。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多孔连贯金属层及该表面金属层是同一材料。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多孔连贯金属层及该表面金属层是产生合金化的特种金属材料。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塑胶体是热可塑塑胶或热可固塑胶。14. 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冲压一多孔连贯金属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 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是小于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共烧结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在一表面金属层;以及嵌入一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至该表面金属层,使该塑胶体与该至少一 第一多孔金属结构、该表面金属层相互接合。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冲压该多孔连贯金属层的步骤,还包含剪切该多孔连贯金属层。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 含嵌入一塑胶体在该至少一第二多孔金属结构至该表面金属层,使该塑胶体与该至少一第 二多孔金属结构、该表面金属层相互接合。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嵌入的方式是,利用热熔、超音波、射出成型或注塑成型。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金属与塑胶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哲,邱耀弘,
申请(专利权)人: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