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302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包括一本体及一胶框,本体的一承载面上环设有一侧墙,侧墙上并具有至少一挡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胶框的一侧边上具有至少一定位柱,当胶框设置在侧墙上时,胶框以侧边抵靠在挡片上,并以定位柱嵌入到定位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框架结构,特别是一种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今在各种形式的电子产品的开发上,均已朝向多样 化的设计趋势,而其中又以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由于液晶 显示器同时具备了轻薄、省电、无辐射线等优点,因此目前被大量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个 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数码相机、摄录象机、移动电话、掌上型 游戏机等各式电子产品中,借以使这些电子产品能达到轻量化的要求。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主要由背光模块 (BacklightModule)、框架、液晶显示模块(Liquid Crystal Module, LCM)及铁框所组成。 在液晶显示器的组装上,一般先将背光模块设置在框架内。背光模块是由一导光板、一反射 板、一背光源及一背光源固定架所构成,导光板配置在反射板上方,背光源固定架配置在导 光板的一侧边,而背光源则配置在背光源固定架内。接着,将液晶显示模块配置在背光模块 上方,并且承靠在框架上。之后,再以铁框将框架及液晶显示模块包覆,而完成液晶显示器 的组装操作。 其中,在框架与液晶显示模块之间另外具有一胶框,借以在液晶显示模块承靠在 框架时,使配置在液晶显示模块上的光学膜片与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之间能维持一适当间 距。而在此一胶框的配置上, 一般是以粘着剂或双面胶等结合性物质涂覆或贴覆在框架上, 再以胶框的侧边对齐框架的侧边,然后将胶框压合贴覆在框架上,使胶框能稳固的结合到 框架上,以便于让液晶显示模块的光学模片设置在胶框上。 然而,在胶框设置在框架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胶框与框架的接触面均为一平整面, 两者之间并不具有定位机制。当操作人员在进行胶框与框架之间的组装作业时,通常是通 过操作人员以肉眼定位的方式将胶框的一侧边对齐框架的边缘,然后再贴合到框架上。因 此,时常容易因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使胶框在框架上产生歪斜的情形发生,而降低组装完 成后的产品良品率。又或者,为了能准确的使胶框贴齐在框架上,操作人员必需耗费相当长 的时间在胶框与框架的定位上,因此存在组装生产的效能低落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借以解决传统背光模块 中,由于框架及胶框之间并无定位机制的设置,使胶框无法即时且准确的贴齐到框架上,导 致胶框与框架之间的组装效率低落以及产品良品率无法提升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包括一本体及一胶框,本体具有一承载面 及一侧墙,侧墙环设在承载面的边缘,且侧墙远离承载面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挡片及至少一 定位孔。胶框的一侧边具有至少一定位柱,当胶框设置在本体的侧墙上,胶框的侧边抵靠在 挡片上,并以定位柱嵌入到侧墙的定位孔内。 本专利技术并公开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包括一本体、一背光源固定架及一胶框, 背光源固定架及胶框分别设置在本体上,背光源固定架具有一承载面及一侧墙,侧墙设置 在承载面的边缘,且侧墙远离承载面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挡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胶框的一侧 边具有至少一定位柱,当胶框设置在本体时,胶框的侧边抵靠到背光源固定架的挡片,且胶 框的定位柱嵌入到背光源固定架的定位孔内。 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在本体或背光源固定架上设置挡片及定位孔,以及在胶框上配置与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以借由挡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之间所提供的定位机制,使胶框能即时且准确的设置在本体上,除了可大幅的縮减组装时间外,并同时能避免胶框在本体上产生歪斜,进而使组装完成后的产品良品率获得提升。 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 212凸±央 22第二侧边 23第三侧边 24第四侧边 30双面胶 310缺口 40背光模块 410背光源 50背光源固定架 d间距 e 1第一夹角 e 2第二夹角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公开的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用以承载背光 模块40。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包括一本体10及一胶框20。本体10具有一承载面11、相对 的第一侧墙12、第二侧墙13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墙14与第四侧墙15。本体10可以是但并 不限于一平板状结构,或是如图9所示,在本体10的承载面11上开设一开口 lll,使本体 IO成为一框架形态。 第一侧墙12、第二侧墙13、第三侧墙14及第四侧墙15环设在承载面11的边缘, 且第一侧墙12与第二侧墙1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三侧墙14与第四侧墙15。使第一侧墙 12、第二侧墙13、第三侧墙14、第四侧墙15与承载面11之间形成一承载空间16,背光模块 40设置在此承载空间16内。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侧墙12具有一竖直段121、一弯折段122、多个挡片 123及多个定位孔124。竖直段121的一端竖立在承载面11上,竖直段121的另一端远离 承载面ll,并与弯折段122及多个挡片123相连接。弯折段122与竖直段121之间具有一 第一夹角9 1,使弯折段122位于承载面ll上方,并与承载面ll之间具有一间距d。因此, 使第一侧墙12的竖直段121、弯折段122与本体10的承载面11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7, 此容置空间17可进一步用以供背光模块40的背光源410容置其中,进而使第一侧墙12及 本体10的承载面11形成背光模块40的背光源固定架50 (意即将背光源固定架50融入到 本体10,使形成一体成形的结构形态)。 此外,弯折段122与每一挡片123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9 2,使各个挡片123突出 于弯折段122相对承载面11的另一侧。同时,第一夹角ei与第二夹角92包括但不限于 等角度的设置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夹角ei与第二夹角9 2均为90°的等角关 系,使弯折段122平行于承载面11的设置方式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一侧墙12的多个定位孔124设置在弯折段122上。在 本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孔124分别对应设置在弯折段122上相邻于多个挡片123的一侧,并 介于挡片123与弯折段122之间。其中,挡片123及定位孔124之间的相对位置、数量及尺 寸可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第一侧墙12上除竖直段121及弯折段122夕卜,仅配置单一挡片123及单一定位孔124的设置方式(如图5所示)。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胶框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以及相对 的第三侧边23与第四侧边24。第一侧边21及第二侧边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边23及第 四侧边24相连接,使胶框20形成为一镂空的框架结构。并且,胶框20的第一侧边21、第 二侧边22、第三侧边23及第四侧边24分别对应于本体10的第一侧墙12、第二侧墙13、第 三侧墙14及第四侧墙15。其中,第一侧边21上相对于第一侧墙12的多个定位孔124的 位置,配置有多个定位柱211,且定位柱211的数量相等于定位孔124的数量。在本实施例 中,是以二定位孔124及二定位柱211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4、图6和图7,当胶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承载面及一侧墙,该侧墙环设在该承载面的边缘,该侧墙远离该承载面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挡片及至少一定位孔;以及    一胶框,该胶框的一侧边具有至少一定位柱,该胶框设置在该侧墙上,该侧边抵靠到该挡片,且该定位柱嵌入到该定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吉郑嘉弘郑杰仁张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