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28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机床轴承保持架结构重量重、润滑功能薄弱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将保持架的普通型结构改为“双沟槽”型。在保持架上设置兜孔内径沟槽及外径小沟槽,内径沟槽可减轻保持架重量,轴承高速旋转时惯性力小,适宜高速运转。外径小沟槽采用外圈引导,油脂贮存在槽内,在引导面处形成润滑油膜,保证高速条件下保持架的回转稳定,从而实现高速下的低发热,低摩擦,提高轴承精度寿命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
,特别涉及一种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该类产品为高速数控立、卧车床、高速镗、铣床、高速立、卧加工中心配套,应用于高速、高精密、高刚性机床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高速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为其配套的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已成为发展趋势。而目前机床轴承保持架重量重、润滑功能差,只适应于低速要求,对高速轴承已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将保持架的普通型结构改为"双沟槽"型,实现高速旋转情况下的低温升,低噪音及精度稳定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钢球3和保持架4,保持架4上设有兜孔5、保持架4内径设有两条对称的内径沟槽6,保持架4外径设有两条半圆形外径小沟槽7,保持架4外径与轴承挡边外引导。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架内径设计两条对称的径向沟槽,减轻保持架重量,高速旋转时惯性力小,适宜高速运转;独特的"双沟槽"型结构,槽内能够贮存大量油脂,在高速旋转时,油脂被带入滚道及引导面处,使滚道和引导面处形成充分的润滑油膜,从而实现高速旋转下的低发热,低摩擦,有效提高了轴承精度及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2、内圈,3、钢球,4、保持架,5、兜孔,6、内径沟槽,7、外径小沟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圈1、内圈2、钢球3、保持架4,如图2所示,保持架4上设有兜孔5、保持架4内径设有两条对称的内径沟槽6,保持架4外径设有两条半圆形外径小沟槽7。保持架4外径与轴承挡边外引导。 兜孔5用来装钢球,内径沟槽6可用于减轻保持架重量,槽内能够贮存大量油脂,在高速旋转时,油脂被带入滚道及引导面处,使滚道和引导面处形成充分的润滑油膜,从而实现高速下的低发热,提高轴承精度寿命稳定性。外径小沟槽7贮存油脂,使保持架外径与轴承挡边的引导面处形成充分的润滑油膜,提高轴承使用寿命。权利要求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钢球(3)和保持架(4),其特征在于,保持架(4)上设有兜孔(5)、保持架(4)内径设有两条对称的内径沟槽(6),保持架(4)外径设有两条半圆形外径小沟槽(7),保持架(4)外径与轴承挡边外引导。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
,为解决目前机床轴承保持架结构重量重、润滑功能薄弱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将保持架的普通型结构改为“双沟槽”型。在保持架上设置兜孔内径沟槽及外径小沟槽,内径沟槽可减轻保持架重量,轴承高速旋转时惯性力小,适宜高速运转。外径小沟槽采用外圈引导,油脂贮存在槽内,在引导面处形成润滑油膜,保证高速条件下保持架的回转稳定,从而实现高速下的低发热,低摩擦,提高轴承精度寿命稳定性的目的。文档编号F16C19/06GK101788002SQ20091022049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春国, 姚国栋, 徐巍, 林秀清, 池海凤, 王蕾 申请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双沟槽轻型保持架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钢球(3)和保持架(4),其特征在于,保持架(4)上设有兜孔(5)、保持架(4)内径设有两条对称的内径沟槽(6),保持架(4)外径设有两条半圆形外径小沟槽(7),保持架(4)外径与轴承挡边外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清徐巍池海凤刘春国王蕾姚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