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987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该织物中,每1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其回缩率的标准偏差和回缩率平均值的比值为1.5%-15.0%。织造时,每1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之间存在张力差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制成的气囊展开时不仅能够保持基本性能,而且缝制部分滑移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用织物,具体来说,是关于一种能保持基本性能并具 有制成的气囊展开时,缝制部分滑移很小的织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开发和建设,汽车的行驶 速度越来越快,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更加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 要。作为汽车安全备件之一的安全气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而迅速提高安 装率。安全气囊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发生碰撞后迅速在乘员和车内部件之间打 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让乘员扑在气囊上。通过气囊的排放节流阻尼吸收乘 客的动能,使猛烈的车内碰撞得以缓冲,以达到保护乘客的目的。气囊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产品是缝制型涂层织物气囊,其 织物表面涂以氯丁烯,以达到阻气效果。第二代产品仍为缝制型涂层织物气囊, 只是改为硅酮涂层。第三代产品是缝制型非涂层织物气囊,织物自身的结构具 有阻气性。第四代产品是非涂层全成型,这种气囊在织机上加工成袋装,属于 非缝制型。目前,从气囊的耐热性、低透气度方面出发开展了很多研究。涂敷有橡胶 的基布,由于其重量的增加、柔软性的降低、不易折叠和制造成本的增加,不 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涂敷气囊用基布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并为 其展幵时缝制部分滑移很小、柔软性和低透气率提出各种方案。在以往专利公开号CN101033569中提出了一种安全气囊的无涂层织物及生 产方法,经向和纬向滑脱抵抗力分别为350-850N和300-750N。将织物基布通过 轧光加工制成,可以获得较高的滑脱抵抗力,从而可以间接地提高缝制部位与 基布的滑移阻力。但其轧光加工工序提高了气囊用织物的生产成本。专利公开号CN1381366中,公开了一种保持必要的机械特性并具有高压时 透气率特性高的低透气率的气囊用高密度织物。但没有改善气囊用织物的滑脱 抵抗力。在专利W02005/045123里,记载了将有机硅组合物涂布到织物载体上并交 联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来成本的上升,不能满足汽车业界降低成本的要求。专 利W02001/023219应用一种新的焊接的方法,用缝合接缝加固,可以改善抗滑 移抵抗力,但是由于该方法通常涉及使织物下侧的薄膜与第二层膜处理过的织 物相接触并处于高频能量下,从而在两层织物之间的附着点处形成聚合物焊珠, 增加后道工序,造成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气囊基本性能并在气囊展开时,缝制部分 滑移很小的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中每l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其回縮率的标准偏 差和其回缩率平均值的比值为1.5%-15.0%,优选1. 5%-10. 0%,其中回縮率是根 据下面的公式(3)计算cr李^^x, (式3)Z:从织物中拆下的纱线的伸直长度(mm)丄。在织物上标记长度(mm)经向回縮率的具体测试方法是根据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 大气对样品进行16小时以上调湿后,在织物的经向上做500mm长的标记线,剪 切有标志线的织物,剪切的长度不小于500mm。从剪切织物的一侧连续拆下10 根标记线的经纱,拆下经纱的时候要先拆下剪切织物的一端,尽可能握住端部 以免退捻,把这一头端置入测试装置的上端,使经纱的标志线和测试装置上端 的基准线重合,然后从剪切织物中拆下纱线的另一端,置入一个重量为40gf夹 钳内,放下夹钳,纱线呈伸直状态,并在该状态下测量其长度。每lcm的连续经纱回縮率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n:是lcm的连续经纱的根数。回缩率的标准偏差反映回縮率相对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每lcm的连续经纱回縮率的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为nl>2-(S荀 n(n -1)=xlOO经纱回縮率的标准偏差和其回縮率平均值的比值(%) =x讳纱与经纱回縮率的测试方法,及回縮率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相同。 每l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的回縮率的标准偏差和其回縮率平均值的比 值大,则织物经、纬向的滑脱抵抗力较大。如果每lcm段的连 经纱和/或纬纱 的回缩率的标准偏差和其回縮率平均值的比值<1. 5%时,则织物经纬向的滑脱 抵抗力较小,不利于有效地防止高压高温气流对气囊的冲击和拉伸作用;而每 l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的回缩率的标准偏差和其回縮率平均值的比值〉15.0%时,则布面会起鮍,影响织物的其他物性。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的经向滑脱抵抗力为400-1000N,纬向滑脱抵抗力为 300-900N,织物的经纬向滑脱抵抗力优选400N以上。根据ASTM D6479-02滑脱 抵抗力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是,在拉伸试验仪上把5X30(cm) 的试样夹到滑脱抵抗力测试专用的装置上,拉伸试验仪的夹头间距为20cm,以 200mm/min的速度进行试验。高的滑脱抵抗力可使气囊承受充气时高压高温气流 对气囊的冲击和拉伸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经向的撕裂强度为100-400N,纬向的撕裂强度为 100-400N,织物的经、纬向撕裂强度优选150N以上,最优选200N--300N。根据 JISL1096: 1999 8. 15.A2撕裂强度(单舌法)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具体方法 是将样品尺寸76mmX200mm (在试样短边正中沿纵向剪出一条长度75mm的切 口)放在撕裂强度测试专用的装置上,测试装置上下夹口距离为100mm,上夹口 移动速度为200mm/min的速度进行实验。若织物的经、纬向撕裂强度高于400N, 则会造成织物在展开时透气性不良。如织物的滑脱抵抗力低于IOON,则织物不 能承受气囊展开时高压高温气流对气囊的冲击而产生的集中应力作用,不能起 到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在压力为19. 6KPa时,织物的透气度<2. 0L/cm7min, 优选1.5L/cm7min以下。在高压法通气性试验仪上进行此测试。具体测试方法 如下沿着织物的幅宽方向依次画直径为10cm的圆形试样13个,然后在19. 6KPa 的压力下测试每个试样的透气度,最后取中间9个数据的平均值最为最后的试 验结果。若织物的透气度〉2.0L/cm7min,则气囊不能及时地展开,失去对人体 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高滑脱抵抗力织物,其尺寸变化率根据公式(4)计算得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h:织物热处理前的尺寸(cm) A:织物热处理后的尺寸(cm)其织物的经、纬向尺寸变化率均<3.0%;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经、纬向尺寸变化率在3.0%以下,优选2.5%以下,最优选1.5%以下。经、纬向尺寸变化率大于 3.0%的织物厚度变厚,不利于气囊用织物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处理温度无 特别规定,通常在15(TC处理30分钟,处理可用烘箱。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整经、织造和干燥,分批整经机整 经,考虑到底布的物性的均匀性,以平纹为宜,织机也无特别限定,可选用喷 水织机、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等。织造时每l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之间存 在张力差异。具体来说,可以是每lcm段的连续经纱间有张力差异,也可以是 每lcm段的连续纬纱间有张力差异,还可以是每lcm段连续经纱和纬纱间同时 有张力差异。后梁到后织口之间每lcm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该织物中,每1cm段的连续经纱和/或纬纱的回缩率的标准偏差和其回缩率平均值的比值为1.5%-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丹庄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