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圆机及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811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织圆机及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包括三角装置,其特点是:所述三角装置包括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成圈浮线三角,所述不成圈针织三角是在常规的针织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升高0.90-1.00mm,其作用为脱圈、不成圈,所述成圈浮线三角在常规的浮线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降低0.45-0.55mm;利用三角装置的设计变化和不同织针排列,实现针织坯布对应两肋部处呈现孔眼的效果,达到透气的功能。将原来成衣拼接形成局部透气的做法,改成在针织园机上直接实现。其工艺合理,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服装产品
,涉及针织织物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针织圆机及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
技术介绍
夏季或运动时人们身体容易出大量的汗液,为了迅速将汗液蒸发掉,保持身体的干爽,设计师们设计了很多款面料和成品,来提高衣服穿着的舒适度,例如在身体的两肋处设计带有网眼组织的面料,来提高透气性,使汗液能迅速蒸发掉。以往通常使用两种不同材料或组织的面料进行拼接,来实现这一功能,这样缝纫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在剪裁面料时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针织圆机及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生产的针织面料在对应身体的两肋处就带有网眼组织,无需使用两种不同材料或组织的面料进行拼接,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针织内衣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针织圆机及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利用三角装置的设计变化和不同的织针排列,实现针织坯布对应两肋部处呈现孔眼的效果,达到透气的功能。其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针织圆机,包括三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装置包括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成圈浮线三角,所述不成圈针织三角是在常规的针织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升高0.90-1.00mm,其作用为脱圈、不成圈,所述成圈浮线三角在常规的浮线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降低0.45-0.55mm;三角排列如下:第一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第二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第三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织圆机的织针排列如下:1、1、1、1、1、1……560针,宽度44-46cm,1、2、3、2、1、2、3、2……,40组160针,宽度9-10cm,总共2个循环1440针。一种上述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气针织织物组织设计为二路为一个成圈系统,分表层和里层,第一路为里层,使用不成圈三角,不成圈三角设计为:织针完全脱圈,但在成圈点不成圈,称之为底纱;第二路为表层,使用集圈三角、成圈浮线三角,通过不同三角及织针排列实现提花,有不同针道的两种三角进行组合,一种三角为标准的集圈三角,旧线圈未能从针舌中脱出,同时在最低点实现成圈,另一种三角设计为:成圈浮线三角,织针平移不出针,但与集圈三角一起在最低点成圈,称之为表纱,另外,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对三角、织针的排列选择实现透气针织织物对称两肋部分为5—10cm宽度的孔眼。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表纱用化纤长丝或短纤维纺制的纱线,所述底纱选用化纤长丝,所述表纱直径是底纱直径的2-3倍,并且表纱线圈长度比底纱长。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纱为18.2tex纯棉纱,线圈长度320mm/100扣,所述里纱为30D/12F的涤纶长丝,线圈长度320mm/100扣;透气针织织物平铺后,平纹处为棉纱覆盖涤纶,宽度为30—60cm;所述孔眼处棉纱镂空、涤纶编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将原来透气成衣拼接的做法,改成在针织园机上直接织造实现。并且采用表、里两层不同组织,利用三角装置的设计变化和不同的织针排列,因两种纱线细度差异较大,第二路未参加编织的织针只是底纱成圈,底纱为化纤长丝,造成此处线圈未充满系数大,提花出现孔眼,实现针织坯布对应两肋部处出现孔眼的效果,达到透气的功能。其工艺合理,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中的三角装置中不成圈针织三角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中的三角装置中集圈三角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中的三角装置中成圈浮线三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的织针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1-不成圈针织三角;1-1-不成圈针织三角的最低点;2-集圈三角;3-成圈浮线三角;3-3-成圈浮线三角的最低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本技术一种针织圆机的实施例,包括三角装置,所述三角装置包括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成圈浮线三角3,所述不成圈针织三角1是在常规的针织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1-1升高0.90-1.00mm(优选为0.95mm),其作用为脱圈、不成圈,所述成圈浮线三角3在常规的浮线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3-1降低0.45-0.55mm(优选为0.50mm);三角排列如下:第一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1、成圈浮线三角3、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第二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第三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不成圈针织三角1、成圈浮线三角3、不成圈针织三角1、集圈三角2。上述针织圆机的三角排列可以通过下表表示:第一针道●_●○●○●○第二针道●○●○●○●○第三针道●○●○●_●○●:表示不成圈针织三角1;○:表示集圈三角2;—:表示成圈浮线三角3。上述针织圆机的织针排列如下:1、1、1、1、1、1……560针,宽度44-46cm,1、2、3、2、1、2、3、2……,40组160针,宽度9-10cm,总共2个循环1440针。本技术针织圆机的织针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参见图1-图3,本技术一种上述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的实施例,将所述透气针织织物组织设计为二路为一个成圈系统,分表层和里层,第一路为里层,使用不成圈三角1,不成圈三角1设计为:织针完全脱圈,但在成圈点不成圈,称之为底纱;第二路为表层,使用集圈三角2、成圈浮线三角3,通过不同三角及织针排列实现提花,有不同针道的两种三角进行组合,一种三角为标准的集圈三角2,旧线圈未能从针舌中脱出,同时在最低点实现成圈,另一种三角设计为:成圈浮线三角3,织针平移不出针,但与集圈三角2一起在最低点成圈,称之为表纱,另外,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对三角、织针的排列选择实现透气针织织物对称两肋部分为5—10cm宽度的孔眼。具体而言:上述表纱用化纤长丝或短纤维纺制的纱线,上述底纱选用化纤长丝,所述表纱直径是底纱直径的2-3倍,并且表纱线圈长度比底纱长。上述表纱为18.2tex纯棉纱,线圈长度320mm/100扣,上述里纱为30D/12F的涤纶长丝,线圈长度320mm/100扣;透气针织织物平铺后,平纹处为棉纱覆盖涤纶,宽度为30—60cm;所述孔眼处棉纱镂空、涤纶编织。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圆机,包括三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装置包括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成圈浮线三角,所述不成圈针织三角是在常规的针织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升高0.90‑1.00mm,其作用为脱圈、不成圈,所述成圈浮线三角在常规的浮线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降低0.45‑0.55mm;三角排列如下:第一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第二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第三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包括三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装置包括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成圈浮线三角,所述不成圈针织三角是在常规的针织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升高0.90-1.00mm,其作用为脱圈、不成圈,所述成圈浮线三角在常规的浮线三角的基础上最低点降低0.45-0.55mm;
三角排列如下:
第一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
第二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
第三针道: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成圈浮线三角、不成圈针织三角、集圈三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圆机的织针排列如下:
1、1、1、1、1、1……560针,宽度44-46cm,1、2、3、2、1、2、3、2……,40组160针,宽度9-10cm,总共2个循环1440针。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针织圆机生产的透气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气针织织物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为东韩大鹏姚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