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包含一个立体透气片材以及一个热可塑型材料。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透气外表层,二个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孔洞,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多个孔洞的周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包含一个立体透气片材以及一个热可塑型材料。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透气外表层,二个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孔洞,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多个孔洞的周壁。【专利说明】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透气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地塑型且具有较佳透气性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及其相关产业的日益进步,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及纺织相关产品不断地开发出来,并逐渐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在纺织品的制造方法中,若欲使织物具有透气的功效,其通常是利用传统编织法以使织物具有透气的空气层。而现有技术的编织法是以层叠方式形成,其结构不外乎是利用经纬线交错排列编织,此编织方式又可分为:三次元编织法、梭织物编织法、经编织物编织法及纬编织物编织法,由上下两层面材,中间夹一层芯材,以形成具有透气空气层的织物。若想要此织物固化或具有可塑性,需进行后续加工处理,现有技术的是以浸泡、涂布可塑型材料,或者将热可塑型材料与织物交叉编织等方式,形成具有可塑性的织物。此外,纺织品的应用广泛,举例来说,就女性胸罩结构而言,主要供美化女性胸型,其胸罩主体基本上设有左右一对罩杯及相关背带、肩带,供女性穿戴使用。且现有技术的胸罩的罩杯结构中,一般是以一前后层织物接合一中间泡棉垫或棉垫,制成前凸后凹的形状,并进一步选择缝设表面布层。一般罩杯结构中的泡棉垫都是以聚胺基甲酸酯类(PU泡棉)、聚乙烯醇类(PVA泡棉)或者是两种混合泡棉体所制成,上述泡棉体虽都是属于热可塑性,但其弹性不够理想,且透气性不佳,容易造成女性长久穿戴后产生肌肤闷热或过敏不适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的可塑型织物的制作方式,就浸泡热可塑型材料方式而言,除易造成织物僵硬外,还使其透气性不佳。而涂布方式又无法在技术上控制热可塑型材料均匀分布,且易阻塞织物上的孔洞,造成透气效果不佳,因此需于涂布加工后的织物上额外进行机械冲孔,但此作法又会破坏经纬线交错`排列编织的结构,以至于使织物本身的透气、吸湿、手感等物性均随着物理性结构功能受破坏而降低或丧失。另外,热可塑型材料与织物交叉编织方式,其可塑性功能有限。因此,有鉴于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以单面披附热可塑型材料的一体成型织物结构,保留织物上的孔洞,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的可塑型织物或单层织物的透气性不佳、可塑性有限的问题,进而取代织物中的可塑型泡绵体,并且可扩增此结构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其通过于直接编织而成的透气织物的单面上浸涂或转轮涂布一个热可塑型材料,以使其附设于透气织物的孔洞周壁,保留织物孔洞,避免孔洞受热可塑型材料阻塞,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可塑型织物的透气性不佳及可塑性有限的问题。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其包含一个立体透气片材,其为一体成型可挠曲的三维透气片体,且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透气外表层,二个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孔洞;以及一个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多个孔洞的周壁。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所述立体透气片材还包含一个中间织物层,位于二个透气外表层之间,热可塑型材料是通过多个孔洞附设于中间织物层的一部分。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所述热可塑型材料包含聚酯纤维(PET)、聚氨酯(TPU)、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或尼龙(NYLON)。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所述热可塑型材料以浸涂方式或转轮涂布方式附设于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多个孔洞的周壁。 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其包含一个单层透气网片,具有多个孔洞;以及一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单层透气网片的多个孔洞的周壁。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所述热可塑型材料包含聚酯纤维(PET)、聚氨酯(TPU)、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或尼龙(NYLON)。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所述热可塑型材料是以浸涂方式或转轮涂布方式附设于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多个孔洞的周壁。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其包含一个第一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一个第二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第一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包含一个第一立体透气片材,其为一体成型可挠曲的三维透气片体,且第一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第一透气外表层,二个第一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第一孔洞。第一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第一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第一透气外表层的多个第一孔洞的周壁。第二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包含一个第二立体透气片材,其为一体成型可挠曲的三维透气片体,且第二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第二透气外表层,二个第二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第二孔洞。第二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第二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第二透气外表层的多个第二孔洞的周壁。其中,附设有第一热可塑型材料的第一透气外表层连接附设有第二热可塑型材料的所述第二透气外表层。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所述第一立体透气片材还包含一个第一中间织物层,位于二个第一透气外表层之间,第一热可塑型材料通过多个第一孔洞附设于第一中间织物层的一部分。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所述第二立体透气片材还包含一个第二中间织物层,位于二个第二透气外表层之间,第二热可塑型材料是通过多个第二孔洞附设于第二中间织物层的一部分。上述的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所述第一热可塑型材料以浸涂方式或转轮涂布方式附设于第一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第一透气外表层的多个第一孔洞的周壁,而第二热可塑型材料以浸涂方式或转轮涂布方式附设于第二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第二透气外表层的多个第二孔洞的周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及其制成品,是通过将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直接编织而成的一体成型织物的其中一个透气外表层的孔洞周壁上或单层网片的表面上,以使其具有可重复的热可塑性,并可保留织物的孔洞,以提升织物的透气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00-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的制成品;1001_第一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1002_第二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100_立体透气片材;110、120-透气外表层;130-中间织物层;200_单层透气网片;300_第一立体透气片材;400_第二立体透气片材;310、320_第一透气外表层;410、420_第二透气外表层;330_第一中间层;430_第二中间层;2-孔洞;311、312_第一孔洞;411、412_第二孔洞;5_热可塑型材料;6-第一热可塑型材料;7_第二热可塑型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审查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这里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塑型透气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立体透气片材,其为一体成型可挠曲的三维透气片体,且所述立体透气片材包含二个透气外表层,所述二个透气外表层具有多个孔洞;以及一个热可塑型材料,附设于所述立体透气片材的其中一个所述透气外表层的所述多个孔洞的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隆芳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