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用织物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647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用织物及生产方法,该织物的经向和/或纬向中含有收缩性能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长丝,经向和/或纬向中收缩性能最高的丝占总根数的30%~70%,且均匀有规律排列。该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整经、织造、定型,且是在热水加工后再定型的,由此可得到高滑脱抵抗力的织物。由该织物制得的气囊具有缝合部分滑移小,柔软和低透气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背景近年来,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安全备件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注。汽车发生碰撞时,司机和乘客会高速撞向方向盘等车内部件,受 到伤害。在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保护系统,可以在撞车时 把乘客约束在座椅上,限制乘客头部、胸部的移动距离,避免与车内 部件发生剧烈碰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安全气囊可按碰撞方式、气囊数量和气囊触发机构来分类,但其 基本组成相同,主要由识别系统(传感器)、充气系统(气体发生器) 和气囊3部分组成。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一对传感器来识别冲击强度,当超过预定强度时传感器将发出信号触 发气体发生器中的推进燃料,由此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将原先折叠安 装的气囊充涨展开,以保护司乘人员安全。当然,气囊的侧面有排气 孔,当乘员碰压膨胀的气囊时,气囊内气体被排出,原来膨胀的气囊 在排出气体后快速收縮,吸收乘员向前运动的能量,这就避免了乘员 被反弹回去造成第二次伤害。从汽车遭受碰撞开始,到气囊收縮为止,所用的时间仅为120ms左右,从决定展开到气囊完全展开大约只需35 ms左右;,从气囊开始充气到完全充满的时间仅为30ms左右,在这种 情况下,就要求气囊的缝制部位有很强的抗滑移性能,即对气囊基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滑脱抵抗力。在以往专利公开号CN101033569中, 一种安全气囊的无涂层织 物,其特征是经向和纬向滑脱抵抗力分别为350-850N和300-750N。 该专例提到了织物的滑脱抵抗力但其没有提到织物经纱和/或纬纱是 由2种或2种以上收縮性能不同的长丝组成。专利公开号CN 1603174A中提出了一种轻质、具有低透气度的气 袋用底布,该底布是通过织造合成纤维的长丝并经收縮加工而制造, 合成纤维长丝中含有异形截面丝,异形截面丝的单丝截面扁平度为 1. 5-2. O,气袋用底布在20KPa压力下的透气度在0. 7L/cm7min以下; 专利公开号CN1609300所记载一种低收縮聚酰胺纤维及使用该纤维 织造具有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高,且品质优异的气囊用无涂层织物。 上述专例都讲到了利用长丝的收缩性但都没提到织物的滑脱抵抗力。在专利W02005/045123里,记载了将有机硅组合物涂布到织物载 体上并交联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来成本的上升,不能满足汽车业界降 低成本的要求。美国专利09/326368提出了用焊接接缝方式来提高缝制部位与 基布的滑移抵抗力,但是由于织物焊珠不完全牢固,损害了聚合物焊 珠产生的密闭结构。专利W02001/023219应用一种新的焊接的方法, 用缝合接缝加固,可以改善抗滑移抵抗力,但是由于该方法通常涉及 使织物下侧的薄膜与第二层膜处理过的织物相接触并处于高频能量 下,从而在两层织物之间的附着点处形成聚合物焊珠,增加后道工序, 带来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 展开时缝制部分滑移很小的气囊用织物及生产方法。一种气囊用织物,经向和/或纬向包含收縮性能不同的两种或两 种以上长丝,收縮性能不同的长丝优选为2 5种。收縮性能是指长 丝的沸水收縮率,即合成纤维长丝试样经沸水收缩处理前后长度的差 数对处理前长度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Lo—L) /L0X100% 式中,U为煮前长度, L,为煮后长度。一种气囊用织物,经向和/或纬向中收縮性能最高的长丝占总根 数的30% 70%,而且均匀有规律排列。当收縮性能最高的长丝占 总根数<30%时,织物加工后不具有高滑脱抵抗力的特性。当收縮性 能最高的长丝占总根数〉70%时,织物加工后表面比较硬,气囊不易 折叠。若收缩性能最高的长丝不均匀排列时,加工后织物表面的物性 不均一,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经向滑脱抵抗力为500-1000N,纬向滑脱 抵抗力为400-900N。根据ASTM D6479-02滑脱抵抗力的测试标准进 行测试。具体方法是,在拉伸试验仪上把5X30(cm)的试样夹到滑脱 抵抗力测试专用的装置上,拉伸试验仪的夹头间距为20cm,以 200mm/min的速度进行试验。如果详细地说明气囊用的高滑脱抵抗力 织物的特征,则构成织物的经纬向滑脱抵抗力在500N以上为优选, 600N-900N以上为最优选。高的滑脱抵抗力可使气囊承受充气时高压 气流对气囊的冲击和拉伸作用。若织物的经、纬向滑脱抵抗力低于500N,则织物在展开时物性不良。如织物的滑脱抵抗力高于IOOON, 则织物丝与丝之间的抱合力非常大,织物表面比较硬,气囊不易折叠。 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的经向刚软度为60mm 100mm,优选为 80腿-100腦。讳向刚软度为100mm 140mm,优选为120,-140mm。具 体做法取2cmX15cm的安全气囊织物试样,采用斜面法测试试样的 刚软度。在试样上放上带有刻度的滑板,并使试样的下垂端与滑板平 齐。试验时将滑板徐徐推出,直到由于织物本身重量的作用而下垂触 及斜面为止,可由滑板移动的距离得到试样的滑出长度。若织物的经、 纬向刚软度太大,会使织物的手感发硬,安全气囊织物不易于折叠, 导致安全气囊模块的体积比较大,从而增加生产的成本,同时气囊织 物在冲击时对人体造成擦伤。若织物的经、纬向刚软度太小,则气囊 织物在展开时不能有效的阻止人体冲向方向盘的惯性力,起不到对人 体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在压力为19.6KPa时,织物的透气度< 2.0L/cm7min以下,优选1. 5L/cm7min以下。在高压法通气性试验 仪上进行此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沿着织物的幅宽方向依次画直 径为10cm的圆形试样13个,然后在19. 6KPa的压力下测试每个试样 的透气度,最后取中间9个数据的平均值最为最后的试验结果。若织 物的透气度〉2.0L/cm7min,则气囊不能及时地展开,导致失去对人 体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经、纬纱的合成纤维的长丝中含有60-144 根单丝、合成纤维的细度为300-700dtex。由于气囊的性能要求,目前用作气囊织物的原料主要从合成纤维中选用。聚酰胺纤维具有初始模量低、断裂伸长大、弹性好及热焓量高(聚酰胺66为620 J / g,聚酰胺6为507 J / g)等特点。纤维初 始模量低,有利于织物将压力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从而使应力分布均 匀;纤维断裂伸长大、弹性好,可使织物具有高能量吸收性和高抗冲击 性;纤维热焓量高,可使其织物具有好的耐热性。此外,聚酰胺纤维的 密度较小,在气囊织物经纬密不变时可使织物面密度减小。因此,聚酰 胺纤维自安全气囊专利技术以来一直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聚 酰胺66长丝。用于气囊织物的聚酰胺长丝规格品种繁多,纱线线密 度在110 940dtex范围内都有应用,具体应用情况因国家(或地 区)、应用场合(司机座还是前排客座)、织物(涂层织物还是非涂层 织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专利技术从织物的柔软性、收纳性、滑脱抵抗力、撕裂强度等方面 考虑,以总纤度在350 — 500dtex ,单丝纤度在2-8dtex为最佳。一种气囊用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整经、织造、定型,其特征是: 织造后还进行热水加工。整经方式是样本整经机或者分条整经机的整 经方法,织造方法无特别限定,但考虑到底布的物性的均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该织物中,经向和/或纬向含有收缩性能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长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丹庄建国土崎徹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