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30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冷却装置,手动、电动离合一体化,消除蜗杆轴轴向串动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电机壳的顶部设计了一个螺丝孔,钢珠和螺钉装在电机壳顶部的螺丝孔内,钢珠与蜗杆轴的转子端中心孔接触,防止了蜗杆轴的轴向串动。风扇安装在电机壳的顶部,风从减速箱体的通风孔进入,通过转子、电机壳被风扇抽出,冷却装置降低了电机的温升,使电机更适应频繁启动。设计了手动、电动离合一体化装置,无论电动离合在任何状态下,手动离合都可以使用,正常供电时,电动离合自动闭合,停电时,电动离合自动分离,都无需使用手动离合。有效防止人为推开门体而私自进出,安全方便,操作简单,更具有人性化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新颖,结构简单、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具体的说,涉及一 种具有风扇冷却及手动、电动一体化离合和防止蜗杆轴轴向串动装置 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
技术介绍
K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双机头开门机使用的都是手动离合,在停电 时,需要手动去打开离合,操作繁琐,不具备人性化特点。2、 现有的双机头开门机电机启动频繁,发热量大,且无冷却装置, 容易热保护,使电机停止工作。3、 现有的双机头开门机的蜗杆轴轴向存在有间隙,工作时,虫呙 杆轴会出现轴向串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 门机,具有手动、电动一体化离合,在停电时,电动离合可以自动分 离,直接用手推拉门体来实现开、关门;在正常供电时,电动离合自 动合上,实现电动方式开、关门;使离合装置更具智能化,更具人性 化。具有风扇冷却装置,能够降低电机的温升。具有防止蜗杆轴轴向 串动的装置。构造新颖,结构简单、合理。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一种机电一体化 的双机头开门机,包括电机l、电机2、减速箱3、冷却装置4、冷却 装置5、 一体化离合装置6。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 电机l包括电机壳、转子、轴承、蜗杆轴、钢珠、螺钉、锁紧螺母。 转子固定在蜗杆轴上部,转子上有多个用于通风的孔。蜗杆轴的上端 通过轴承与电机壳配合,下端通过轴承与减速箱体的顶部配合。电机 壳的顶部开有通风孔,电机壳固定在减速箱体的顶部。钢珠安装在电 机壳顶部的螺纹孔内, 一头与蜗杆轴转子端的中心孔接触,另一端与 螺钉接触,锁紧螺母固定在螺钉上,调整螺钉,可以消除蜗杆轴的轴 向间隙,即消除了蜗杆轴的轴向串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 电机2与电机1相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减速箱包括减速箱体、减速箱罩、减速装置7、减速装置8。减速装 置7包括蜗轮、蜗轮轴、轴承、端盖、离合弹簧、离合推杆、离合键、 链轮。减速箱体的上部有通风孔,通风孔与电机壳相通。蜗轮安装在 蜗轮轴上,与蜗杆轴啮合。离合弹簧、离合键、离合推杆安装在蜗轮 轴的离合孔内,离合键与蜗轮配合。蜗轮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端盖配 合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减速箱体中部的轴承孔配合。端盖固定在减速箱 体的则面,链轮固定在蜗轮轴的外端。减速装置8与减速装置7相同。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 冷却装置4包括风扇。风扇固定在电机壳的顶部。当风扇工作时,风 从减速箱体上部的通风孔进入,通过转子、电机壳,被风扇抽出,从 减速箱罩上部的通风孔流出,从而带走电机发出的大部分热量,降低电机的温升,起到冷却作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5与冷却装置4相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其特征在于 一体化离合包括离合电机、离合电机支架、离合小蜗杆、支撑帽、离 合小齿轮、螺旋分离套、弹簧挡套、压紧弹簧、离合凸轮、离合轴、 圆柱销、离合导套。离合电机通过离合电机支架固定在减速箱体的底 部,离合小蜗杆固定在离合电机输出轴上,离合小蜗杆通过支撑帽与 离合电机支架配合。离合小齿轮、弹簧挡套、压紧弹簧、螺旋分离套、 圆柱销、离合凸轮分别安装在离合轴上,离合小齿轮与离合小蜗杆啮 合,离合轴的两端通过离合导套分别固定在减速箱体的前后导套位 置。正转时,离合电机电动离合小蜗杆,离合小蜗杆带动离合小齿轮,离合小齿轮带动螺旋分离套,螺旋分离套带动离合凸轮;离合凸轮同 时推动减速装置7和减速装置8中的离合推杆,离合推杆推动离合键 来实现蜗轮与蜗轮轴的分离;反转时,螺旋分离套带动离合凸轮转动, 离合凸轮与离合推杆的接触点处于离合凸轮的最低点位置,离合弹簧 推动离合键与蜗轮啮合,从而实现了自锁功能。手动离合正转时,离 合轴带动圆柱销来实现螺旋分离套与离合小齿轮的分离,继续由离合 轴带动离合凸轮转动,离合凸轮同时推动减速装置7和减速装置8中 的离合推杆,离合推杆推动离合键来实现蜗轮与蜗轮轴的分离;反转 时,离合轴带动离合凸轮转动,离合凸轮与离合推杆的接触点处于离 合凸轮的最低点位置,离合弹簧推动离合键与蜗轮啮合,从而实现了自锁的功能。手动离合停止使用时,压紧弹簧会带动螺旋分离套压紧 离合小齿轮,通电时,离合小齿轮转动,螺旋分离套在压紧弹簧的推 动下与离合小齿轮啮合。离合分离时,蜗轮可以自己任意转动。正常 供电吋,电动离合自动闭合;停电时,电动离合自动分离。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具有如下优点手动、 电动离合一体化,无论电动离合在任何状态下,手动离合都可以使用。 正常供电时,电动离合自动闭合;停电时,电动离合自动分离,都无 需使用手动离合。有效防止人为推开门体而私自进出,安全方便,操 作简单,更具有人性化特点。冷却装置降低了电机的温升,使电机更 适应频繁工作。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结构图; 图2、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结构图; E3、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电机、减速箱、冷却 装置剖视0 4、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离合装置剖视图; [3 5、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离合外形结构图; 图6、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减速箱局部剖视图; 0 7、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减速箱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包括电机1、电机2、减速箱3、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5、 一体化离合装 置6。如图3所示,电机1包括电机壳101、轴承102、转子103、轴 承104、蜗杆轴105、钢珠106、螺钉107、锁紧螺母108。转子103 固定在蜗杆轴105上部,转子103上有多个用于通风的孔。蜗杆轴 105的上端通过轴承102与电机壳101配合,下端通过轴承104与减 速箱体301的顶部配合。电机壳101的顶部开有通风孔,电机壳101 固定在减速箱体301的顶部。钢珠106安装在电机壳101顶部的螺纹 孔内, 一头与蜗杆轴105转子端的中心孔接触,另一端与螺钉107接 触,锁紧螺母108固定在螺钉107上,调整螺钉107,可以消除蜗杆 轴105的轴向间隙,即消除了蜗杆轴105的轴向串动。如图3所示,电机2与电机1相同。如图2、图3所示,减速箱3包括减速装置7、减速装置8、减速 箱体301、减速箱罩302。减速装置7包括蜗轮703、蜗轮轴704、轴 承705、轴承706、端盖707、离合弹簧708、离合推杆709、离合键 710、链轮711。减速箱体301的上部有通风孔,通风孔与电机壳IOI 相通。蜗轮703安装在蜗轮轴704上,与蜗杆轴105啮合。离合弹簧 708、离合键710、离合推杆709安装在蜗轮轴704的离合孔内,离 合键7iG与蜗轮703配合。蜗轮轴704的一端通过轴承705与端盖 707配合另一端通过轴承706与减速箱体301中部的轴承孔配合。端 盖707固定在减速箱体301的则面,链轮711固定在蜗轮轴704的外 端。减速装置8与减速装置7相同。如图6所示,也包括在减速箱体301的底部设计一个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机头开门机,包括电机(1)、电机(2)、减速箱(3)、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5)、一体化离合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启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