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H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线性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7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性电动机。该线性电动机设有定子、设置成可以以一间隙相对于定子移动的滑动器和安装在定子和滑动器中的一个上以便限定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的非磁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定子和相对于定子可相对地移动的滑动器的线性电动机,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能够容易地控制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的结构的线性电动机。
技术介绍
线性电动机已经广泛用于运动引导机构或设备(诸如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以高 性能地将待移动的目标移动到预先确定的位置。这种线性电动机大致由固定构件(下面称 "定子")和可动构件(下面称"滑动器")构成,其中,在各种布置中,滑动器支撑在定子上 以便可以相对地移动。 在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9-261943)中披露了一种线性电动机,其 包括装有轨的定子,以及沿轨滑动的滑动器,由此实现滑动器相对于定子的相对移动。 此外,定子设有电枢线圈和用于给电枢线圈供应驱动电流的驱动控制电路,且滑 动器安装有场磁体。通过给电枢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定子和滑动器之间产生磁推力,从而使 滑动器相对于定子可滑动地移动。 而且,在传统线性电动机中,尽管通过安装在定子上的轨引导滑动器的运动,但是 轨也具有沿给电枢线圈供应驱动电流产生的磁力方向保持间隙的功能。在线性电动机的定 子和滑动器之间不存在任何间隙的布置中,定子和滑动器在通过给电枢线圈供应驱动电流 产生的磁力作用下贴在一起,这可能不利地导致滑动器不能相对于定子运动,且因此,需要 控制或管理线性电动机的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 此外,除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安装轨进行控制的结构外,用于控制定子和滑动 器之间的间隙的传统结构包括一种公知的线性电动机,如图13所示,其中,通过运动引导 装置130的定位来控制间隙G,运动引导装置130包括安装在滑动器121上的可动构件131 和安装在定子110的轨道132。 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申请公开No. S58-186788)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的结构,其中定子或滑动器形成有固态润滑薄层以便形成间隙。 然而,诸如以上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的线性电动机的结构要求引导单元或构件,诸如沿滑动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轨,这不利于制造成本的减少,因而是不利的。 此外,在传统结构中,需要构造相对于定子的引导单元,以便沿滑动器的移动方向连续地延伸,因此不能采取这样的结构该结构中,定子多排非连续地布置,沿滑动器的移动方向之间有距离,因而也是不利的。 再者,在形成有固态润滑薄层的结构中,为形成具有对应所需间隙的厚度的薄层, 需要研磨固态润滑薄层,以在施加固态润滑薄层之后提供所需厚度。这给精确地控制间隙 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上述情况构思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凑和简单结构的线性电动机,其即使在多个定子以非连续方式多排布置的情况下,也能够 容易地控制线性电动机的电枢线圈和磁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线性电动机,能够达成以上和其它目的,该线性电动机包括定子;设置成可以以一间隙相对于定子移动的滑动器;和安装在定子和滑动器中的一个上以便限定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的非磁性板。 上述方面的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下面的优选实施例。 非磁性板可设置成沿滑动器的移动方向延伸。 非磁性板可抵靠定子和滑动器中的另 一个以便可以滑动。 轮可附接到定子和滑动器中的另一个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且非磁性板抵靠定 子和滑动器中的另一个以便可以旋转。所期望的是,非磁性板形成有滚动槽,滑动器沿滚动 槽的方向移动,使得轮在滚动槽上滚动。 定子可设有在重力方向上支撑滑动器的支撑构件。 所期望的是,多个定子多排布置,滑动器沿多排布置的方向移动通过多个定子间 的间隙。 此外,优选的是,定子包括底板、从底板的两侧缘表面向上直立的侧板和附接在底 板的面向非磁性板的表面上的电枢线圈,且滑动器包括滑动构件和安装在滑动构件上的磁 体,使得非磁性构件抵靠滑动器而可以滑动,以这种方式控制电枢线圈和磁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上述特征和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安装在定子和滑动器中的一个上的非磁性 板以比传统结构简单的方式和简单的结构控制或调节定子和滑动器之间的间隙,因而在可 工作性和制造成本上是有利的。 本专利技术的本质和其它特征将在参照附图的随后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显示的线性电动机沿图1中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用于解释 线性电动机的构造; 图3为显示图1中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定子的部分展开透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滑动器的透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滑动器的底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滑动器沿图1中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横截面视图,其对应第一实施例 的图2; 图8为图7中第二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滑动器的透视图; 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横截面视图,其用于解释线性电 动机的构造,其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 ;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滑动器的横截面视图,其用于解释 线性电动机的构造,其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 ;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横截面视图,其用于解释线性电动机的构造,其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 ; 图12为第五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的变型结构的横截面视图,用于解释线性电动 机的构造,其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 ;禾口 图13为传统线性电动机的横截面视图,其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线性电动机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其并不限制权利 要求中的专利技术。此外,应当注意,本文中参考附示或产品的实际布置使用术语"上", "下","右","左"等。 下面将参照图1至5描述第一实施例。 如图l所示,该第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l包括沿线性电动机l的长度方向延伸 的定子IO,沿其长度方向安装到定子10上的非磁性板30,和布置在非磁性板30上可在其 上滑动的滑动器20。 如图1和2所示,定子10的组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底板12,在其宽度方向 附接到底板12两端面上以便向上立起的侧板13a、 13b,和固定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的电枢 线圈11。 滑动器20设有可动构件21,磁体22安装在可动构件21的下表面上。非磁性板 30通过螺栓31、31附接在定子10的侧板13a、13b的上表面上。滑动器20可滑动地抵靠非 磁性板30的上表面,以便可以相对地移动。 非磁性板30安装成其下表面抵靠固定在定子10上的电枢线圈11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由于电枢线圈11和非磁性板30以抵接方式安装,所以可以仅通过非磁 性板30的厚度指定或限定间隙G,由此容易地调节间隙G。 而且,滑动器20构造成通过给固定在定子10上的电枢线圈11供应驱动电流而在 电枢线圈11和磁体22之间产生的磁性推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定子10相对地移动。电枢 线圈11和磁体22之间的间隙G由非磁性板30的位置控制,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非磁性 板30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节间隙G。 而且,优选的是,非磁性板30由诸如奥氏体组不锈钢、陶瓷、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形 成,考虑到滑动器20高速移动所产生的涡电流,优选的是,非磁性板30由绝缘材料形成。 接着,下面将描述构成线性电动机1的各部件或组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线性电动机,包括:定子;设置成可以以一间隙相对于所述定子移动的滑动器;和非磁性板,所述非磁性板安装在所述定子和所述滑动器中的一个上,以便限定所述定子和所述滑动器之间的所述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正田和男东条敏郎野村祐树海野旭弘
申请(专利权)人:TH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