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89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及其方法,提供一种整体式成型机设备和采用机械式胎面膨胀和套装、压合的工艺方法。实现一种环形胎面沿径向均匀膨胀的机构和方法,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上环形胎面成型机主要包括有主机、滑座、夹持环、膨胀环和组合压辊。主机具有一封闭的主机箱和底板;在主机箱内部设置有至少2组主轴总成,在每一主轴总成的外端套设一个用于承载胎体的圆形轮辋;膨胀环的膨胀环体垂直部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分布并轴向连接的支撑杆,在膨胀环体的垂直部另一侧设有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径向移动以支撑环形胎面的驱动部;组合压辊包括有滚压胎冠至胎侧的分合压辊和滚压胎面的多片压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轮胎翻新制造设备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属于 橡胶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汽车、飞机等运载器的普及使用,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报废轮胎需要处理。 既形成了橡胶资源的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目前针对胎面花纹被磨 损的旧轮胎, 一般采取翻新处理的方法以再次投入循环利用。目前现有的轮胎翻新设备,采用打磨机械以将旧轮胎的胎面进行打磨处理,然 后将中垫胶粘附于胎体上,通过手工方式将新的环形胎面套装在胎体上,经过压合、 贴附形成复合件,最后送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成型。在套装环形胎面的过程中,由于胎体较硬、贴合在胎体表面的中垫胶粘性较大, 往往难于准确地将环形胎面与胎体进行套装,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因此使用手工方 式套装胎面既费时费力,又难以准确定位。而且,采用手工套装环形胎面的工艺,也会过度地拉伸胎面某一部位而造成环 形胎面的局部变形,从而影响到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贴合,局部形成气泡而影响 到轮胎翻新质量。另外,在套装环形胎面时只能是在上一个胎面贴合后,再进行下一个胎体涂附 中垫胶的工艺步骤,然后才可进行下一个胎面贴合,整体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整体 式成型机设备和采用机械式胎面膨胀和套装、压合的工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环形胎面沿径向均匀膨胀的机构和方法,提高环 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在环形胎面被膨胀并扩充的同时,避免出现局部拉伸和变形, 以保证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套装紧密性,改善轮胎翻新整体质量。5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采用可往复旋转的整机结构以实现在2个轮辋上递次进行 涂胶、贴合和滚压胎面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胎面套装准确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主要包括有主机、滑座、夹持 环、膨胀环和组合压辊。其中,主机,具有一封闭的主机箱和底板;在主机箱内部设置有至少2组主轴总成, 在每一主轴总成的外端套设一个用于承载胎体的圆形轮辋;滑座,包括由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并分别承载夹持环、膨胀环沿其纵向往复移动 的滚珠丝杠,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直线导轨;夹持环,在其夹持环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由气缸驱动连 接的压板;膨胀环,在其膨胀环体的垂直部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分布并轴向连接的支 撑杆,在膨胀环体的垂直部另一侧设有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径向移动以支撑环 形胎面的驱动部;组合压辊,包括由电机驱动沿横向往复旋转移动的分合压辊、以及由气缸驱动 沿纵向导轨伸出的多片压辊。基于上述上环形胎面成型机的基本方案特征而实现一种成型方法,是使用膨胀 环的数个支撑杆,将环形胎面沿径向外侧膨胀至大于被贴合胎体的外径状态,以将 环形胎面同心地套接于完成打磨并涂附有中垫胶的胎体上;采用压辊对对套装后的环形胎面进行滚压,以将胎面与胎体紧密结合。实施上述上环形胎面成型方法的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将轮胎套设于主机的圆形轮辋上,将打磨去除旧花纹的胎体表面涂附中垫胶; 环形胎面被套设于膨胀环,由数个支撑杆同时向径向外侧膨胀至大于胎体外径的状态并静止,膨胀环体通过滑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而沿其纵向移动至上胎面工位,此时环形胎面处于圆形轮辋的外侧同心位置;数个支撑杆同时沿径向向内侧回縮以将环形胎面套接于胎体的外圆周; 夹持环沿滑座纵向移动至膨胀环的径向外侧,气缸驱动压板沿圆周向内压住环形胎面;数个支撑杆同时从环形胎面和胎体之间抽出,膨胀环沿滑座纵向移动并返回至6初始工位;夹持环沿滑座纵向移动并返回至初始工位;主机的圆形轮辋驱动胎体承载环形胎面旋转,组合压辊上的多片压辊气缸伸出 并压合胎面表面中间部位,分合压辊沿横向分合移动并压合胎冠至胎侧部位的胎面; 胎面压合完毕后,主机的圆形轮辋停止旋转,将轮胎卸下。在上述工艺操作步骤中,为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胎面套装的准确性,可以采取 如下进一步细化方案在所述主机的主机箱内部设置有,分别由2个电机驱动的2组呈180°对称安装 的主轴总成;在2个轮辋上分别套装一胎体,在1个工位上贴合并滚压环形胎面完毕后,通 过主机箱内部的旋转换位机构将2个轮辋递次切换;在1个胎体上进行涂附中垫胶的同时,可以在另1个胎体上进行贴合环形胎面、 滚压胎面的操作。如上内容,所述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 提供一种整体式成型机设备和机械式胎面膨胀和套装、压合的工艺方法,有效地 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从而避免胎面跑偏现象的发生;2、 避免环形胎面被局部拉伸和变形,能够保证与胎体之间的套装紧密性,改善轮胎 翻新整体质量;3、 采用可往复旋转的整机结构以实现在2个轮辋上递次进行涂胶、贴合和滚压胎面 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胎面套装准确性。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歩的说明 图1是上环形胎面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5是图3的侧向示意图6是图3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3中B-B向剖面示意图8是所述主机的结构示意图9是在图8中去除主机箱后的结构示意图10是图9的侧向示意图11是图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是所述滑座的结构示意图13是所述夹持环的结构示意图14是压板压向胎面的前、后2个状态的对比示意图; 图15是所述组合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侧向剖面结构如图1至图16所示,主机l,滑座2,夹持环3,膨胀环4,组合压辊5,操作箱支架6;轮辋IO,主机箱ll,底板12,电机13,主轴14,刹车盘15,旋转编码器16, 轴承lll,链条IIO,链条支架112,气缸113,销轴114'销轴座115,侧壁116, 定位挡板117,旋转驱动电机121,旋转链轮122,油压缓冲器123,定位座124,安 装板131,驱动轴132,驱动链轮133,轴套141,链条142,传动链轮143,刹车座 151,支架152;丝母21,直线导轨22,滚珠丝杠23;夹持环体30,压板31,气缸32,气缸座33,挡板34,导向滑杆35,丝母安装 座36,导向滑块37;膨胀环体41,直线导轨411,滑块412,丝母座413,支撑杆42,滑块421,滚 针轴承422,双联气缸423,推板424,连杆摆臂43,中心轴44,滚子轴承441,锁 紧螺母442,伺服减速电机45,同歩带轮451、同步带452,垂向丝杠46,导向导轨 461,接近开关462,感应板463,丝母座47,球面轴承471,销轴体48,摆臂座49, 直线导轨491,花键492;压辊底座50,导轨501,电机51,驱动链轮511,分合压辊52,驱动轴522, 导向轨523,气缸53,多片压辊54,下滑架56,滑轨561,驱动气缸57,上滑架5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主要包括有主机l,底部滑 座2,夹持环体3,膨胀环4,组合压辊5和操作箱支架6。 其中,在主机l上安装定位胎体、套装环形胎面、以及滚压贴合环形胎面和胎体。 底部滑座2的作用是分别带动夹持环体3和膨胀环4往复滑动。 夹持环3的作用是配合膨胀环4,以将环形胎面套于并定位在胎体外周。 组合压辊5的作用是,对套装后的环形胎面进行滚压,以将环形胎面和胎体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机(1),滑座(2),夹持环(3),膨胀环(4)和组合压辊(5);    所述的主机(1)具有一封闭的主机箱(11)和底板(12),在主机箱(11)内部设置有至少2组主轴总成,在每一主轴总成的外端套设一个用于承载胎体的圆形轮辋(10);    所述的滑座(2)包括由驱动电机(21)驱动连接并分别承载夹持环(3)、膨胀环(4)沿其纵向往复移动的滚珠丝杠(22),以及设置在底架(20)上的直线导轨(23);    所述的夹持环(3),在其夹持环体(3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由气缸(32)驱动连接的压板(31);    所述的膨胀环(4),在其膨胀环体(41)的垂直部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分布并轴向连接的支撑杆(42),在膨胀环体(41)的垂直部另一侧设有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42)沿径向移动以支撑环形胎面的驱动部;    所述的组合压辊(5),包括由电机(51)驱动沿横向往复旋转移动的分合压辊(52)、以及由气缸(53)驱动沿纵向导轨伸出的多片压辊(5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召峰蓝宁张希望张洪亮王旭刘永禄王报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