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自由端纺纱机工位的服务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928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于自由端纺纱机工位的服务机组,所述服务机组具有辅助纱线输送装置和纱线铺放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纱线输送装置用于提供辅助纱线,所述纱线铺放装置用于将新的纺纱纱线固定在保持在卷绕装置的筒子架内的空套筒上并且用于生成包脚纱卷绕,其中,所述纱线铺放装置具有纱线引导及转向杆,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能够借助于第一驱动装置选择性地或者定位在穿纱位置上或者定位在卷绕位置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所述纱线铺放装置(23)具有用于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34)的单独的第二驱动装置(19),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使得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34)能够临时定位在斜拉位置(II)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于自由端纺纱机工位的服务机组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自由端纺纱机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相同工位,这些工位均具有用于制 造纱线的纺纱装置以及用于制造交叉巻绕筒子的巻绕装置。通常由自动工作的服务机组向 这种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位提供服务,当在其中一个工位上出现操作情况时,所述服务机组 进行干预。这种操作事件例如是断纱或者在其中一个工位上交叉巻绕筒子达到其预定直径 并且必须代之以新的空套筒。也就是说,例如德国专利DE 4443818A1所述的这种服务机组 不仅能够消除"正常的"断纱,而且也能够自动执行交叉巻绕筒子/空套筒更换。在交叉巻 绕筒子/空套筒更换的情况下,从有关工位的筒子架取下满的交叉巻绕筒子并且转交给纺 纱机械自身的输送装置。随后将新的空套筒插入工位的筒子架,自由端纺纱装置借助于所 谓的辅助纱线重新开始纺纱(Wiederanspi皿en)并且将新的纱线固定在之前被换入筒子 架的空套筒上。 服务机组具有各种装置用于执行这些工作。服务机组例如装备有辅助纱线输送装置以及纱线铺放装置,其中,该辅助纱线输送装置用于在交叉巻绕筒子/空套筒更换之后为重新开始纺纱提供所需的辅助纱线,纱线铺放装置用于将新的纱线固定在空套筒上和用于生成所谓的包脚纱巻绕(Fadenreservewickl皿g),所述空套筒在巻绕装置的筒子架内保持在套筒盘之间。该服务机组例如具有带可枢转安装的导纱板的纱线铺放装置,所述导纱板将新的纱线如此转移至筒子架的其中一个套筒盘的区域内,即,设置在套筒盘上且转动的捕纱装置捕获该纺纱纱线,将其拉入夹带槽,同时能够或强或弱地可靠地固定该纺纱纱线。随后借助于该导纱板在空套筒的套筒脚的区域内生成初始包脚纱巻绕。 然而,这种服务机组被证实的缺点在于,新的纱线从纱线铺放装置转交至可旋转地安装在筒子架内的空套筒的转交方式。也就是说,在将新的纺纱纱线固定在设置在套筒盘区域内且旋转的捕纱装置上时,经常出现问题。 因此已经建议尽可能改进服务机组,以使得在转交纱线时,不将新的纺纱纱线转 交给旋转的捕纱装置,而是在转交纱线时,将新的纱线夹紧在筒子架的其中一个套筒盘和 新空套筒的其中一个端面之间。例如,德国专利DE 10139072Al描述了一种服务机组,其具 有实现将新的纺纱纱线夹紧在套筒盘和空套筒端面之间的装置。这种已知的服务机组具有 可在巻绕装置区域内移位的纱线铺放装置,该纱线铺放装置装备有套筒盘调整器,通过套 筒盘调整器使得其中一个套筒盘能够稍微倾斜,并且能够以这种方式在套筒盘和空套筒的 其中一个端面之间产生间隙,新的纱线能够插入所述间隙并且在套筒盘"翻回"时能够将该 新的纱线固定在所述间隙内。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在以这种方式构造的服务机组中,虽然新 的纱线通常可靠地夹紧在套筒盘和空套筒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然而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尽 管随后有设置在纱线铺放装置上且可枢转安装的导纱元件,但纺纱纱线不会立刻再次返回 至空套筒,结果,包脚纱巻绕在空套筒旁边巻绕,进而常常是不能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从前述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服务机组,该服务机组的纱线铺 放装置被如此改进,即,不仅以适当方式将新的纺纱纱线固定在保持在巻绕装置筒子架内 的空套筒上,而且也在随后生成包脚纱巻绕时保证,所述包脚纱巻绕始终以适当方式放置 在空套筒的套筒脚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第一方面特征的服务机组来解决,所述服务机组是一种服务于自由端纺纱机工位的服务机组,所述服务机组具有辅助纱线输送装置和纱线铺放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纱线输送装置用于提供辅助纱线,所述纱线铺放装置用于将新的纺纱纱线固定在保持在巻绕装置的筒子架内的空套筒上并且用于生成包脚纱巻绕,其中,所述纱线铺放装置具有纱线引导及转向杆,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能够借助于第一驱动装置选择性地或者定位在穿纱位置上或者定位在巻绕位置上,所述服务机组的特征在于,所述纱线铺放装置具有用于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的能够被单独控制的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使得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能够临时定位在斜拉位置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构造方式是从属方面的主题。 服务机组的纱线铺放装置装备有用于纱线引导及转向杆的能够被单独控制的第 二驱动装置,所述服务机组的优点在于,可枢转安装的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能够临时定位在所谓的斜拉位置(Schr汪gzugstdlung)上。在纱线引导及转向杆的所述斜拉位置上,向夹 紧在巻绕装置套筒盘和空套筒端面之间的纺纱纱线施加倾斜于正常纱线移动方向取向的 力分量,所述力分量负责使得该纺纱纱线立刻再次返回至空套筒。也就是说,通过定位在斜 拉位置上的纱线引导及转向杆可靠地避免了纺纱纱线在空套筒/套筒盘区域内停留过长 时间,并且由此避免了包脚纱不小心地巻绕在空套筒旁边。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被构造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与设置在纱线引导及转向杆上的开关板相互配合。这种结构是可靠的、不敏感的,并且可以廉价地实现。这种气缸的优点例如在于能够以简单方式(特别是无需附加的传感器装置等)以随时可重复的方式移动到移位的终点。 此外,所述气缸表现为实用的廉价的大批量构件,其特征在于较长使用寿命以及较高可靠性。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还由弹簧元件施加负载,该弹簧元件负责在气缸被切换至无压力的状况下,使得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自动地从斜拉位置复位返回至 巻绕位置,所述巻绕位置规定了包脚纱巻绕在空套筒上的位置。返回至空套筒的纱线被定位在巻绕位置上的纱线引导及转向杆如此引导,B卩,在可旋转地保持在筒子架内的空套筒的套筒脚上生成正常的包脚纱巻绕。也就是说,包脚纱巻绕一方面在巻绕过程以及后续的 输送过程中可靠地停留在其预定位置上,而另一方面在需要时仍易于接近并且可轻松拆 开。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细节。 图中 图1以侧视图示意示出自由端纺纱机工位和服务机组,所述服务机组具有纱线铺放装置,该纱线铺放装置带有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控制的纱线引导及转向杆; 图2以放大比例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纱线引导及转向杆的纱线铺放装置; 图3是根据图2的纱线铺放装置的后视图; 图4A至图4C示出处于各种操作位置的本专利技术纱线引导及转向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本身已知的自由端纺纱机1的一半。这种自由端纺纱机1具有并排设置 的多个相同工位2,这些工位2均装备有纺纱装置3和巻绕装置4。在纺纱装置3内将存放 在纺纱桶5内的纤维条6纺成纺纱纱线7,纺纱纱线7在巻绕装置4上巻绕成交叉巻绕筒子 8。如图所示,巻绕装置4均装备有用于可转动地保持空套筒10或者交叉巻绕筒子8的筒 子架9和用于驱动该交叉巻绕筒子的筒子驱动辊11。此外,工位2分别具有纱线横动装置 18、工位自身的吸嘴14以及工位自身的拼接机构20。也就是说,如此装备工位2使其在需 要时能够自动消除断纱。 自由端纺纱机1还具有筒子输送装置12,用于运走在巻绕装置4上制成的交叉巻 绕筒子8。在自由端纺纱机1旁或者在其上,服务机组16被设置为能够在导轨13和支承 轨15上移动。如果在其中一个工位2上出现处理需求,则这种服务机组16沿着自由端纺 纱机l的工位2巡视并自动干预。例如存在这种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务于自由端纺纱机工位的服务机组,所述服务机组具有辅助纱线输送装置和纱线铺放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纱线输送装置用于提供辅助纱线,所述纱线铺放装置用于将新的纺纱纱线固定在空套筒上并且用于生成包脚纱卷绕,所述空套筒被保持在卷绕装置的筒子架内,其中,所述纱线铺放装置具有纱线引导及转向杆,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能够借助于第一驱动装置选择性地或者定位在穿纱位置上或者定位在卷绕位置上,  所述服务机组的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铺放装置(23)具有用于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34)的能够被单独控制的第二驱动装置(19),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使得所述纱线引导及转向杆(34)能够临时定位在斜拉位置(Ⅱ)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迪特尔戈培尔哈拉尔德瓦森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