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4202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包括柜体及设于柜体上的风扇机构和顶盖,前述的柜体包括前门、后盖及两侧壁,前门和后盖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前门内侧和后盖内侧分别设有一前内板和后内板,该前内板与前门形成第一风道,后内板与后盖之间形成第二风道,前内板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第一风扇机构,后内板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第二风扇机构,所述的顶盖设置于柜体的顶板的上端面并与顶板之间形成第三风道,顶板上设有第三风扇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柜体外的冷空气和柜体内的热量充分接触,通风顺畅,降温迅速,能耗降低,噪音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户外机柜,尤其涉及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
技术介绍
户外机柜作为机房站的一个替代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热衷,现有的户外机柜一般 包括柜体,柜体顶部设有顶板,底部设有底板,没有设置风机等冷却设备,通常内部放置有 交换机等易发热设备,利用自然循环系统来降温,运行时发热体层的温度比外界温度甚至高出可达35t:以上,这种结构在温度较高的户外环境中,机柜内部硬件、模块、电源等设备产生的热量就不能快速的排到室外,结果造成机柜内的功能模块运行稳定性下降,器件使 用寿命縮短。 为提高冷却效果,有加设空调机来实现的,这种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空调机占用 很大的体积,而且,还存在造价昂贵、能耗大、噪音污染严重等不足。 为降低成本和减少安装空间,户外机柜普遍利用排气风机来强制排风,实现单向 循环的方式来降温,通常排气风机都是装在机柜顶部,将机柜内的热空气抽吸到外界,如专 利号为ZL200520077074. 1的中国技术专利《室外机柜的强制通风装置》(授权公告号 CN2831715Y),又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8881. 4的中国技术专利《智能化室外通信机 柜》(授权公告号CN201063988Y),然而,一般的机柜比较高,排风扇只能对机柜上部分产生 的热空气进行抽取,而对于机柜下部的热空气则不能轻易的完成抽吸,这样对于机柜下部 的模块或硬件则散热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不合理的布置风扇机构,使得风扇出风产生较 大的风阻,使排风不顺畅,影响机柜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 降温冷却效果良好的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包括 柜体及设于柜体上的风扇机构和顶盖,前述的柜体包括前门、后盖及两侧壁,前述的前门和 后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进气孔设于所述前门的上端部,所述的第二进气孔设于所述后门的上 端部, 所述的前门内侧和后盖内侧分别设有一前内板和后内板,该前内板与前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风道,前述的后内板与后盖之间也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二风道,前述的前内板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一风道吸入到柜体内部的第一风扇机构,前述的后内板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二风道吸入到柜体内部的第二风扇机构, 所述的顶盖设置于柜体的顶板的上端面并与顶板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顶盖与顶板前后两侧或四周之间形成出气口,并且,所述顶板上设有能将空气从柜体内部排到第三风道的第三风扇机构。 第一风扇机构可以采用如下优选方式设置,所述的前内板下端为镂空部,该镂空 部内设置有一框架,该框架的底端向内水平延伸设置有一水平安装板,两侧向上延伸设置 有侧向安装板,而顶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前述侧向安装板的连接板,前述的水平安装板、侧向 安装板及连接板围成一安装孔, 一风扇安装板倾斜地覆盖于前述框架的安装孔内,并且,该 风扇安装板上设有所述的第一风扇机构。总体设置简单,组装方便,并且,占用空间较小。 所述的风扇安装板与前内板形成的锐角为10 30° ,所述的风扇安装板与前内 板形成的锐角为15。。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风堵,保证通风顺畅。 所述的柜体底部设有一中空的底座,该底座至少一侧布置有第三进气孔,并且,该 底座的顶部与柜体的底部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上开设有供光纤或光缆通过的通孔。架 空的底座有利于空气对流,提高降温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降温冷却效果,所述柜体两侧壁的内侧均设有内侧板,该内侧板与 侧壁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四风道,并且,所述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进气孔,前述的内侧板 上开设有第五进气孔,前述的第四进气孔与第五进气孔为布置高度错开,第四风道的设置 使得柜体两侧的温度能迅速降低,起到一定的辅助降温作用。 所述的顶盖四周形成有向内的折边,每个折边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该多个出气 孔组成所述的出气口 ,其中,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折边向下延伸有与所述柜体的顶板相连 的连接部,设置安装简单,同时又保证出风量大。 所述柜体的顶板与柜体侧壁的顶部之间具有向下倾斜的连接面,这样设计使出风 更加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空气从依次经过由上自下经过第一风道和 第二风道,然后将柜体内的热空气从第三风道排出体外,柜体外的冷空气和柜体内的热量 充分接触,包括前内板和后内板的热传导,冷空气和产生的热量的直接接触,由下自上把整 个柜体内发热层的热量带出,不存在空气抽吸死角,达到迅速散热降温的目的;又由于第一 风扇机构和第二风扇机构倾斜设置,所以尽可能的减少了风堵,保证了通风顺畅,从而降低 了能耗和减少了噪音,还有能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分解组装图。 图3为实施例立体剖视图。 图4为前门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前门的分解组装图。 图6为图2中顶盖的背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侧壁进风通道示意图。 图8为前、后门进风通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户外机柜包括柜体100、底座4、及设于柜体100上的风扇机 构和顶盖2,柜体100包括前门1、后盖7(见图8)及两侧壁3。 如图2、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前门1和后盖7上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 孔11和第二进气孔71。前门1内侧和后盖7内侧分别设有一前内板la和后内板7a,前内 板la与前门1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风道lb,后内板7a与后盖7之间也具有间隔而形 成第二风道7b,前内板l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一风道lb吸入到柜体100内 部的第一风扇机构lc,后内板7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二风道7b吸入到柜体 100内部的第二风扇机构7c。 结合图3所示,顶盖2设置于柜体的顶板5的上端面并与顶板5之间形成第三风 道5b,顶盖2与顶板5四周之间形成出气口,并且,顶板5上开设有孔51,第三风扇机构3c 包括两个风扇,分别装设于孔51内。第三风扇机构5c能将空气从柜体100内部排到第三 风道5b内。 如图6所示,顶盖2四周形成有向内的折边23,每个折边23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22,多个出气孔22组成所述的出气口,其中,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折边23向下延伸有与柜 体的顶板5相连的连接部21,柜体的顶板5与柜体侧壁3的顶部之间具有向下倾斜的连接 面33,使得出风更加顺畅。 如图5所示,第一风扇机构lc的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安装,前内板la下端为镂空 部12,该镂空部12内设置有一框架13,该框架13的底端向内水平延伸设置有一水平安装 板14,两侧向上延伸设置有侧向安装板15,而顶端设有一用于连接侧向安装板15的连接板 16,水平安装板14、侧向安装板15及连接板16围成一安装孔17,风扇安装板18倾斜地覆 盖于框架的安装孔17内,并且,风扇安装板18上开设有两个孔19,而第一风扇机构lc包括 两个风扇,分别装设于孔19内。风扇安装板18与前内板la形成的锐角a为15° (见图 8所示),第二风扇机构7c可参考第一风扇机构lc结构设置。 底座4设于柜体100底部,为中空,该底座4前后两侧均布置有第三进气孔41,顶 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包括柜体(100)及设于柜体(100)上的风扇机构和顶盖(2),前述的柜体(100)包括前门(1)、后盖(7)及两侧壁(3),前述的前门(1)和后盖(7)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7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气孔(11)设于所述前门(1)的上端部,所述的第二进气孔(71)设于所述后门(7)的上端部,    所述的前门(1)内侧和后盖(7)内侧分别设有一前内板(1a)和后内板(7a),该前内板(1a)与前门(1)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风道(1b),前述的后内板(7a)与后盖(7)之间也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二风道(7b),前述的前内板(1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一风道(1b)吸入到柜体(100)内部的第一风扇机构(1c),前述的后内板(7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二风道(7b)吸入到柜体内部的第二风扇机构(7c),    所述的顶盖(2)设置于柜体的顶板(5)的上端面并与顶板(5)之间形成第三风道(5b),所述顶盖(2)与顶板(5)前后两侧或四周之间形成出气口,并且,所述顶板(5)上设有能将空气从柜体(100)内部排到第三风道(5b)的第三风扇机构(5c)。...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包括柜体(100)及设于柜体(100)上的风扇机构和顶盖(2),前述的柜体(100)包括前门(1)、后盖(7)及两侧壁(3),前述的前门(1)和后盖(7)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7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气孔(11)设于所述前门(1)的上端部,所述的第二进气孔(71)设于所述后门(7)的上端部,所述的前门(1)内侧和后盖(7)内侧分别设有一前内板(1a)和后内板(7a),该前内板(1a)与前门(1)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风道(1b),前述的后内板(7a)与后盖(7)之间也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二风道(7b),前述的前内板(1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一风道(1b)吸入到柜体(100)内部的第一风扇机构(1c),前述的后内板(7a)下端部倾斜地设置有能将空气从第二风道(7b)吸入到柜体内部的第二风扇机构(7c),所述的顶盖(2)设置于柜体的顶板(5)的上端面并与顶板(5)之间形成第三风道(5b),所述顶盖(2)与顶板(5)前后两侧或四周之间形成出气口,并且,所述顶板(5)上设有能将空气从柜体(100)内部排到第三风道(5b)的第三风扇机构(5c)。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风道结构户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内板(la)下端为 镂空部(12),该镂空部(12)内设置有一框架(13),该框架(13)的底端向内水平延伸设置 有一水平安装板(14),两侧向上延伸设置有侧向安装板(15),而顶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前述 侧向安装板(15)的连接板(16),前述的水平安装板(14)、侧向安装板(15)及连接板(16) 围成一安装孔(17),一风扇安装板(18)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