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OPN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346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OPN)的方法。该方法先从人乳样品经高速离心分离出含OPN的乳清,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SCX色谱柱进行初步梯度分离,得到含有OPN的SCX5、SCX6组份,该二组份在C4色谱柱上进一步纯化,最后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骨桥蛋白OPN。使用该方法,步骤简单、快速省时、所用试剂种类少、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 OPN的方法。
技术介绍
骨桥蛋白(Oste叩ontin, OPN)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外基质蛋白,也是一个与炎症 过程有关的潜在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人、小鼠、大鼠、牛、猪和兔,在骨组织细 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上表达,在介导细胞的趋化、聚集、黏附、 增殖和迁移,以及骨组织的矿化与重建、免疫调节、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 这种蛋白是细胞在骨基质中的产物,并能在细胞与基质中的矿质形成一种桥连,人们将其命 名为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 RGD)带负电荷的非 胶原性骨基质分泌型糖基化磷蛋白,由于它是一种高度酸化的多功能域的蛋白,理论分子量 约为33kDa,但由于高度的糖苷化及磷酸化,其分子量可以达到75kDa。其中含有特异的序 歹ij:信号肽序列、7 10个连续Asp序歹RGD序列和酪氨酸激酶II磷酸化识别序列。在RGD 下游还存在N-连结糖基化部位序列和O-连结糖基化部位。磷酸化后的OPN主要是以RGD结 构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oM3p 04卩3)结合,而未磷酸化OPN则不依赖于RGD结构与某些 CD44的变异体结合,OPN和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能诱导信号传导从而促进细胞的黏附和 迁移,与多种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主要有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Gel)、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HPLC)的方法,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优势。但 2D-Gel分离蛋白的方法所用试剂消耗大、程序繁琐fl/. CTzm. /卯6, 6& S50-WS) ; AC 方法 (/Vofd Expre咖'ow朋c/ Pwny ca肌 2003, 23S-245;fixpressfo cmc/ 尸w诉c^/o. 7卯7, 9: M9-JW),虽然在OPN分离、纯化上有一定优势,但程序复杂、消耗 时间长、所用试剂种类多、成本又高,而且,AC是在一种特制的具有专一性吸附能力的亲 和层析试剂上进行的层析,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亲和层析试剂,在蛋白质纯 化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快速的分离、纯化人乳中骨 桥蛋白OPN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MS),是最近三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 质谱检测手段。它以高分辨率、高质量检测上限、高扫描速度、宽的动态范围、最佳的质量 准确度等技术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蛋白质的研究中,成为将各种蛋白质与序列数据库 联系起来的桥梁。本专利采用Bottom Up方法,在多肽水平上鉴定和研究蛋白质,采用 HPLC (SCX和C4色谱柱)和配有Nano-spray技术的高分辨FT-ICR-MS等化学方法,摸索 出分离与纯化了人乳中骨桥蛋白OPN的最佳色谱条件,所用试剂简单、操作方便。将纯化 后样品OPN利用胰蛋白酶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酶解,利用FT-ICR-MS串联质谱(MS/MS或 MSn),母离子的活化采取碰撞激发解离(CAD)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D)的方式,根 据多肽碎片命名规则以及CAD的C-N肽键断裂和ECD的N-Ca断裂在裂解机理上的互补性 规律,借助先进的Mascot软件数据库,分析了 OPN中有代表性的多肽片段GDSVVYGLR 和QNLLAPQTLPSK的质谱裂解机理,充分证明了高分辨质谱的准确性,可以达到100%的 覆盖率,不仅增强了OPN鉴定的可信度,也能更好的鉴定OPN翻译后的修饰位点。 本专利技术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OPN)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 将人乳样品经高速离心分离,高速离心机的转速需大于120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 不超过0。C,离心时间为30 45min;分离出乳脂、乳清和乳粒,其中乳脂在上层、乳粒在下 层,OPN在中层的乳清部分中;(B) 初步分离乳清部分用lmol/L硫酸调节至PH为4.6,沉淀,除去酪蛋白后,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配有SCX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A(20mmol/L柠檬酸、20mmol/L拧檬酸铵、 pH 3.0)和流动相B (20 mmol/L拧檬酸、20 mmol/L拧檬酸铵、0.5 mol/LNaCl、 pH3.0)进行 梯度洗脱,先100。/。A洗脱20min,然后流动相B含量从0%到10%洗脱10min,后再大幅 度使用流动相B含量从60%到100。/。洗脱10min,在洗脱的过程中保持总流速为lmL/min, 柱温为35。C,得到八个组份(见图l),其中,SCX5、 SCX6组份含有OPN;(C) 进一步纯化将SCX5、 SCX6组份合并,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C4色谱柱对SCX5、 SCX6组份进行纯化,流动相组成为A(0.1%TFA 、 99.9%水(v/v))和B (0.1% TFA 、9.9% 水与90%乙氰(v/v)),进行梯度洗脱,先100。/。A洗脱10min,然后流动相B含量从20。/o提 高到40%,洗脱10min,后流动相B含量从40%到60%,洗脱25min,最后使流动相B含量 从60%到100%,洗脱10min,在洗脱的过程中保持总流速为lmL/min,柱温为40 。C,可 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骨桥蛋白OPN (图2),图3、图4给出了分离、纯化OPN的色谱图。将纯化后样品OPN用胰蛋白酶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酶解,采用Bottom Up并结合HPLC等化学方法,利用FT-ICR-MS串联质谱(MS/MS或MS),母离子的活化采取碰撞激发解 离(CAD)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D)的方式,根据多肽碎片命名规则(图5)以及CAD 的C-N肽键断裂和ECD的N-Ca断裂在裂解机理上的互补性(图6),鉴定了OPN蛋白中 有代表性的双电荷分子离子峰为483.2570的多肽GDSVVYGLR片段(图7)和双电荷分子 离子峰为655.3816的多肽QNLLAPQTLPSK片段(图8)。而且,多肽GDSVVYGLR片段 和多肽QNLLAPQTLPSK片段与标准谱库匹配率(Score)分别为69禾B 101。借助先进的 Mascot软件数据库进行质谱分析,MS/MS串联质谱显示,平均分子量为964.4977的单电荷 中性多肽片段GDSVVYGLR,与平均分子量为964.4998 (483.2572, 2+)多肽片段 GDSVVYGLR的匹配分子离子相对照,相对偏差为0ppm,平均分子量为1308.7401的单电 荷中性多肽片段QNLLAPQTLPSK,与平均分子量为1310.7632 (655.3816, 2+)多肽片段 QNLLAPQTLPSK的匹配分子离子相对照,相对偏差为4ppm (图9),充分证明了高分辨质 谱的准确性充分验证了高分辨质谱的准确性,从而验证了 OPN蛋白鉴定的可信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FT-ICR-MS并结合HPLC等化学方法,摸索出最佳的色谱分离 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OPN)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人乳样品经高速离心分离,转速需大于120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不超过0℃,离心时间为30~45min,分离出乳脂、乳清和乳粒,其中乳脂在上层、乳粒在下 层,OPN在中层的乳清部分中; (B)初步分离:乳清部分用1mol/L硫酸调节至PH为4.6,沉淀,除去酪蛋白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SCX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20mmol/L柠檬酸、20mmol/L柠檬酸铵、pH3.0和流动相 B为20mmol/L柠檬酸、20mmol/L柠檬酸铵、0.5mol/L NaCl、pH3.0,进行梯度洗脱,先100%A洗脱20min,然后流动相B含量从0%到10%洗脱10min后,再大幅度使用流动相B含量从60%到100%洗脱10mi n,在洗脱的过程中保持总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分离得到八个组份见图1,其中,SCX5、SCX6组份含有OPN; (C)进一步纯化:将SCX5、SCX6组份合并,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C4色谱柱对SCX5、SCX6组份进行纯化 ,流动相组成为A为0.1%TFA、99.9%水(v/v)和B为0.1%TFA、9.9%水与90%乙氰(v/v),进行梯度洗脱,先100%A洗脱10min,然后流动相B含量从20%提高到40%,洗脱10min后,流动相B含量从40%到60%,洗脱25min,最后使流动相B含量从60%到100%,洗脱10min,在洗脱的过程中保持总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骨桥蛋白OP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人乳中分离、纯化骨桥蛋白(OPN)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A)将人乳样品经高速离心分离,转速需大于120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不超过0℃,离心时间为30~45min,分离出乳脂、乳清和乳粒,其中乳脂在上层、乳粒在下层,OPN在中层的乳清部分中;(B)初步分离乳清部分用1mol/L硫酸调节至PH为4.6,沉淀,除去酪蛋白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SCX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20mmol/L柠檬酸、20mmol/L柠檬酸铵、pH 3.0和流动相B为20mmol/L柠檬酸、20mmol/L柠檬酸铵、0.5mol/LNaCl、pH3.0,进行梯度洗脱,先100%A洗脱20min,然后流动相B含量从0%到10%洗脱10min后,再大幅度使用流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刘晓梅程舸王韶于雷蒋鑫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