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永会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白花丹参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61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讲,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白花丹参、麦冬、黄芪和富硒酵母为原料制备的富硒白花丹参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白花丹参1~10份,黄芪1~10份,麦冬1~10份,含硒为2000毫克/千克的富硒酵母0.001~0.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花丹参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等功效。本品长期饮用能够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抗辐射、保肝护肝、排除体内重金属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白花丹参、麦 冬、黄芪和富硒酵母为原料制备的白花丹参茶。
技术介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冠心病(CHD)已成为除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以外的人类三大 死亡原因之一。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 “心痛”“心痹”等范畴。认为本虚者,因禀赋不 足,年迈肾衰,营血虚少引起心之阴阳、气血虚损,特别是心气虚和心阴虚;标实者系高粱厚 味、七情过激、劳逸失度、瘀壅生热产生之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热结,特别是痰瘀互结,阻 遏胸阳,闭塞心络,痹而致病。《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 不流”,明确提出了“血凝而不流”导致心脉不通的血瘀理论。血瘀产生的病机包括①寒凝 致瘀寒性收引,寒邪入侵,阻遏胸阳,寒凝脉中,使血涩而不行而成瘀。②气滞致瘀气为 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③痰浊致瘀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 素体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浊,痰浊阻络,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成 瘀。④阴虚致瘀阴虚则津液亏耗,营血虚少,使血行涩滞而成瘀。⑤热结致瘀热邪伤络, 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瘀,或热邪煎熬营血,使血涩而成瘀。研究表明血瘀广泛存在于冠 心病疾病过程中,从瘀论治冠心病能取得良好疗效,本病的病理结果都是瘀血内阻于心。因 此冠心病最根本的病理改变是血瘀,最终病机是心血瘀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流变学改 变、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密切 相关,是冠心病血瘀证形成的重要的病理基础。在冠心病(CHD)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 化,抑制冠脉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 放等不同途径来改善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细胞。现代研究表明白花丹参除具有丹参的作用和用途外,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独特疗 效。白花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的粘附凝集作用,并且显著降低血液粘度(韩纪举等, 白花丹参对小鼠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药材,2007,30 (6) 699-701); 白花丹参还具有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糖的作用(李大伟等,白花丹参对高脂血 症大鼠血脂及血糖调节作用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 794-795);近年来,大量 研究表明白花丹参通过减轻细胞凋亡、降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浸润(王贤军等,白花丹参 叶制剂对局灶性脑梗死HSP70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5,3 (2) 140-141 ;王贤军等,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表达及白花丹参 叶的干预效应,中国临床康复,2005,9 (33) 83-85)、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炎症级联反应、 抑制神经元凋亡等多种途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与小脑梗死损伤(蔡洪信等.白花丹参叶制 剂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性研究.中药材,2006,29(10) :1074-1077)。白花丹参能够 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有显著抗氧化作用(焦 鹏等,泰山白花丹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 14-16);它还能够诱导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和诱导凋亡等机制 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焦鹏等.白花丹参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世界华人 消化杂志,2007,15 (8) :820-823)。丹参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诱 导细胞色素P450的合成,减轻肝毒物对体外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因此具有保肝、护 肝作用。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皂甙、黄芪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硒、锰、铁、钙等)等。现 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使冠状血管扩张、恢复细胞活力、Ca2+拮抗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从 而防治心肌缺血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阎维维等,黄芪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的实验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3) 320-321 ;郭琰等,黄芪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 用研究进展,山西中医,2007,23(1) :72-74)。黄芪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加强 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等;黄芪还可通过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的合 成,而发挥其抗脑缺血的损伤。黄芪对血压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 相调节作用.中医杂志,2000,41(6) 329-329);黄芪具有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同时对冠状 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而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保护心功能的作用。黄芪 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自 由基产生的过度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而延长细胞寿命(刘东梅等,黄芪提取物保护A B致海 马神经元损伤,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 (4) 543-547)。麦冬能滋补阴液,濡润络脉。它能保护心肌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损害及改善 心肌代谢,而具有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作用细胞、减少梗心肌(程金波等,麦冬提取物抗 犬心肌缺血的药效学实验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8) 810)与脑死面积(许燕萍 等,麦冬多糖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抗氧化作用,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3) 217)的作用; 麦冬抑制心肌缺血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并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显著抗氧化、抗衰 老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速度、抑制血栓形成(黄厚才等,麦冬对大鼠血小板聚 集率的影响,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21 (3) 167),表明养阴生津之麦冬,具有“养阴行血” 的作用,对“瘀血”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范俊等,麦冬对心脑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 (4) 270-272)。硒元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辐射、排除体内重金属等作用,所以能够保护肝细 胞,同时对肾小管与肾小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保护缺氧的心脑细胞,防止心肌纤维化, 缩小肌梗塞面积;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调整心律,防止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以白花丹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茶。专利ZL 200410023499. 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白花丹参茶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是以白花丹参的叶片 和草决明两种组分为原料制备而成;专利ZL 200410062283. 9,专利技术名称为“白花丹参茶及 其生产方法”的专利以泰山白花丹参根、白花丹参叶和草决明子为原料制备而成。以上两份 专利均采用白花丹参与草决明制备而成,草决明又名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 效,可治疗高血压。该专利技术药物配伍简单,但说明书中并未记载其功效及方解,因而无法判 断其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白花丹参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富硒白花丹参茶的制备方法。为完成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硒白花丹参茶,其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白花丹参1 10份,黄芪 1 10份,麦冬1 10份,含硒为2000毫克/千克的富硒酵母0. 001 0. 01份,并采用下 述方法制备(1)将白花丹参、黄芪和麦冬分别粉碎,过10目筛,取小于10目的药材粉末,按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白花丹参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花丹参茶的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白花丹参1~10份,黄芪1~10份,麦冬1~10份,含硒为2000毫克/千克的富硒酵母0.001~0.01份,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1)将白花丹参、黄芪和麦冬分别粉碎,过10目筛,取小于10目的药材粉末,按比例称量并混合均匀;(2)按比例称量富硒酵母,用5~15倍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10~30分钟;合并提取液,过滤,得富硒酵母提取液;(3)将富硒酵母提取液喷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粉末中,干燥后装入滤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会
申请(专利权)人:朱永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