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阿特拉津的金纳米通道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92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阿特拉津的氯修饰的金纳米通道膜,及利用该金纳米通道膜检测阿特拉津的方法。以聚碳酸酯膜为基膜,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直径20~50nm的Au纳米通道膜,氯离子通过金-氯共价键自组装至金纳米通道孔壁上。检测方法为,将上述氯修饰的金纳米通道膜置于进样池和透过池之间,进样池中加入含阿特拉津抗体的缓冲液,透过池中加入缓冲液,维持两池液面平行,施加电压,测定基底电流;向进样池中加入含待测样品的缓冲液,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流信号测试;发生电流突降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阿特拉津。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效率高,特异性强,可测定浓度下限为1.7×10-10M的阿特拉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和传感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纳米通道膜材料上的分子水平膜检测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技术与当前很多技术相互碰撞与结合,产 生了许多新兴的课题与方向。纳米通道膜技术将膜检测的低能耗、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无 污染并可回收再利用的优点与纳米技术的纳米尺度操控相结合,能够对目标物质进行分子 水平上的检测。 在农业的发展中,农药和除草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估计,全世界农业由于病、 虫、草害每年粮食损失占产量的一半左右,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大概可以夺回其中的30%,而 农药和除草剂所带来的收益大体为其费用的4倍。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给环 境带来严重污染。 阿特拉津(Atrazine,縮写为八11 ,又名莠去津,2-氯-4-乙胺-6-异丙胺-1,3, 5-三嗪,C8H14C1N5)属均三氮苯类化合物,为三嗪类除草剂,水溶性适中(33iig/L,22°C ), 对大部分一年生双子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近50年来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除 草剂。其主要问题是具有淋溶性,易被雨水、灌溉水淋溶至较深土层,或是随地表径流进入 河流、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阿特拉津的氯修饰的金纳米通道膜,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a)以多孔聚碳酸酯膜为基膜,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孔径为80nm~150nm的多孔聚碳酸酯膜上沉积金:将多孔聚碳酸酯膜洗涤后在0.01M~0.05MSnCl↓[2]溶液浸泡30~120min,使Sn↑[2+]均匀地吸附在基膜及膜孔表面;取出清洗后在N↓[2]气保护下将膜在0.01M~0.04MAg(NH↓[3])↓[2]↑[+]溶液中浸没5~30min,洗涤后浸入pH=9.5~10.5的6×10↑[-3]M~9×10↑[-3]M亚硫酸金钠沉积溶液中,在0~10℃下化学镀金4~10h;洗涤并用HNO↓[3]除去未反应的Ag,即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杉生赵国庆岳增连彭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