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609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蛋白质和多糖制备的纳米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和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微凝胶是由在相同pH条件下带有不同电荷的一种蛋白质和一种多糖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所形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特定pH范围内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在相同pH条件下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和多糖分子形成静电复合物、胶束或者沉淀,通过调节溶液pH值并加热,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凝胶。该胶体通过包埋/扩散方法,可将药物或者营养物包裹其中,得到可食用的药物或者营养物纳米胶体。亦可将香料或者化妆品或者染料包裹在上述纳米微凝胶中,并在特定环境和特定部位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和药物制剂领域,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和多糖纳米微凝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纳米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是名为“一种纳米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5年1月27日,申请号为CN200510023646.2。
技术介绍
微米尺寸和纳米尺寸的药物载体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这些载体可以是胶体、囊泡或者微球。它们可以装载活细胞、酶、香味油、药物、维生素、农用化学品、催化剂等,并且具有很多优势:液体可以包埋在固体里面,当作固体来使用;毒性物质可以安全地处理;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被保护起来;气味和口感可以被有效地屏蔽;药物可以被控制和有选择地释放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42(2002)163-166)。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天然大分子形成的药物/营养物载体由于具有生物利用性和生物降解性因而受到特别的青睐。到目前为止,有通过乳化、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豆油装入酪蛋白微胶囊中(J.Agric.Food Che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微凝胶,其特征是在相同pH条件下带有不同电荷的一种蛋白质和一种多糖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所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凝胶,其特征是在相同pH条件下带有不同电荷的一种蛋白质和一种多糖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所形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是该微凝胶具有核-壳结构,核含有一种蛋白质,而壳含有另一种蛋白质或者一种多糖;核和壳所带的电荷受溶液pH的影响:当溶液pH位于蛋白质等电点和多糖电离常数pK之间时,微凝胶的核和壳带相反电荷,对于碱性多糖,当溶液pH大于其pK+2时,微凝胶的壳不带电荷,对于酸性多糖,当溶液pH小于其pK-2时,微凝胶的壳不带电荷。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在相同pH条件下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和多糖配制成水溶液并使其形成静电复合物或者胶束或者沉淀;(2)其次,调整混合溶液的酸碱度,使其pH值与混合溶液中任一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为0~3,搅拌或者静置以使胶束或者沉淀溶解或者使静电复合物扩散均匀,但不完全解离;(3)最后,加热混合溶液使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得到微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中使用的蛋白质和多糖,二者在一定的pH范围内带有相反的电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混合蛋白质和多糖的溶液时,使混合溶液pH值为蛋白质等电点与多糖电离常数pK的中间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中先将蛋白质或者多糖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大于0且小于10%的水溶液,再将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与多糖按摩尔比为0.05~20的比例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蛋白质或者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萍喻绍勇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