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82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速度;当车辆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接收预设区域的环境数据;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识别所述预设区域内的行人,当所述预设区域内有行人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行人位置和行人距离;在所述预设区域内设定风险区域,评估所述行人位置,当行人位于风险区域时评估所述行人距离;当所述行人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碰撞加速度;评估所述碰撞加速度,当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加速度阈值时,控制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前舱盖主动弹起的触发,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汽车行业中,已经存在主动式前舱盖系统,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车辆前舱盖能够主动弹起一定高度,减弱车辆对行人的冲击,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但是目前主动式前舱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高的误触发情况。这是因为当前的主动式前舱盖系统在碰撞发生时,无法有效的区分被撞对象是否是行人。随着车辆行业智能化的发展和视觉识别技术的成熟,车辆的感知能力和算力水平都在大幅提高,为提高被撞对象类型的准确度提供了可能。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前保险杠和前端泡沫中,布置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根据加速度值和碰撞压力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触发主动式前舱盖装置;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来间接判断被碰对象是否是行人,在某些碰撞工况下,车辆碰撞到非行人的物体时,会导致主动式前舱盖被误触发,造成不必要的维修损失。通过adas系统收集碰撞信号,根据碰撞算法,然后判断是否触发主动式前舱盖装置,通过adas系统收集碰撞信号,借助adas算法和控制器判断碰撞的安全级别,然后判断是否触发主动式前舱盖,在某些无行人的碰撞工况下,会导致主动式前舱盖被误触发。而且使用adas系统的主动式前舱盖装置,使用的传感器多,成本较高。通过对行驶环境,比如道路状况,进行识别,然后根据不同的行驶环境设定不同的主动式前舱盖触发条件,通过对行驶环境进行过滤和筛选,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减少主动式前舱盖被触发的概率,仅能针对某些特殊工况下,减小主动式前舱盖被误触发的可能,防止误触发的效果有限。而且依赖大数据计算,如果车辆长时间没有升级更新数据,主动式前舱盖系统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包括:获取车辆速度;当车辆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接收预设区域的环境数据;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识别所述预设区域内的行人,当所述预设区域内有行人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行人位置和行人距离;在所述预设区域内设定风险区域,评估所述行人位置,当行人位于风险区域时评估所述行人距离;当所述行人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碰撞加速度;评估所述碰撞加速度,当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加速度阈值时,控制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2、优选地,当车辆速度小于所述预设速度时,存储所述环境数据。

3、优选地,所述预设速度等于零。

4、优选地,所述环境数据包括预设区域内的雷达数据和/或图像数据。

5、优选地,所述碰撞加速度包括多个加速度数据,当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6、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系统,包括:视觉传感器,用于采集预设区域内环境数据;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碰撞加速度;前舱盖弹起装置,用于驱动前舱盖弹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视觉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环境数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碰撞加速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以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的操作,所述控制器连接车辆控制器以接收车辆速度;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车辆速度大于零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识别预设区域内的行人,并确定行人位置和行人距离,在所述预设区域内设定风险区域,根据行人位置判断行人在所述风险区域内时,评估所述行人距离,当所述行人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读取碰撞加速度,当碰撞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7、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器,当所述车辆速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速度时,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环境数据。

8、优选地,所述预设速度等于零。

9、优选地,所述视觉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雷达和/或至少一个摄像头。

10、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在测量前保险杠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当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11、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视觉识别和碰撞加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实现碰撞工况下对行人的准确识别,主动弹起前舱盖,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当车辆碰撞到其他物体时,前舱盖并不会被弹出,避免了前舱盖误触发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设计自由度,通过改变预设的碰撞风险区域和设定距离,可以匹配多种车型,比如轿车、suv、mpv等,缩短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周期。通过改变设定的碰撞风险区域的大小,以及改变设定距离的大小,可以灵活的改变系统的响应时间,在车辆研发阶段,能够快速完成系统标定。综上,通过结合行人视觉识别技术和前保险杠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行人,并且判断碰撞工况的发生,及时触发主动式前舱盖。同时,针对其他碰撞工况或异常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主动式前舱盖的误触发。保证车辆安全性能,同时降低主动式前舱盖被误触发的概率,简化系统布置,提高整车系统集成开发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速度小于所述预设速度时,存储所述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速度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预设区域内的雷达数据和/或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加速度包括多个加速度数据,当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6.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器,当所述车辆速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速度时,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环境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速度等于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雷达和/或至少一个摄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在测量前保险杠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当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速度小于所述预设速度时,存储所述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速度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预设区域内的雷达数据和/或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加速度包括多个加速度数据,当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前舱盖弹起装置驱动前舱盖弹起。

6.一种主动式弹起前舱盖触发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崇峰杨娜牛元会姜涛邓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