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搭载于汽车的制冷循环即车辆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
技术介绍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设定以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在图1中用箭头X表示的方向、图4 图6的右侧)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上下、左右(图1的上下、左右)为上下,左右。 作为可谋求小型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如下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制冷剂循环路径具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1中间集流部、在第1中间集流部的后侧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2中间集流部、以及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与第1中间集流部之间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与第2中间集流部之间分别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并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具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短筒形制冷剂流入部和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短筒形制冷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其中,通过层叠并接合第1板、第2板以及位于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中间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以从侧方观察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9 249648/2008一种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其中,通过层叠并接合第1板、第2板以及位于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中间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以从侧方观察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在第1板和第2板中的至少任何一方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并且在另一方形成有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和第2板分别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以使得从侧方观察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有使第1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以及使第1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连通的切口和贯通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形成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第1连通口、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第2连通口、一端位于从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l外方鼓出部、以及一端位于从第l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l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在第2板形成有一端位于从第1板的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山直久,峯北斗,高木基之,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