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0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的门把手(50),所述门把手(50)包括:基部(51),所述基部适于安装在车辆门(20)上;把手旋转轴(54),所述把手旋转轴由基部(51)支撑;操作把手(55),所述操作把手绕着把手旋转轴(54)以可旋转方式得以保持并且具有第一接合部(55c);以及平衡配重(81、181),所述平衡配重具有第二接合部(81b)和止挡部(81a、181a),所述第二接合部(81b)与设置在操作把手(55)上的第一接合部(81b)相接合,所述止挡部通过与把手旋转轴(54)连接而防止操作把手(55)的第一接合部(55c)与第二接合部(81b)之间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门时操作的门把手。
技术介绍
操作用于车辆的门把手以使门锁装置解锁,从而打开车辆门。这种 门把手应用于多种不同设计的车辆或应用于设置在诸如后部和側部等牟辆不同部分处的门。所以,无论何时都需要使组成构件标准化以减少 制造成本。平衡配重安装在门把手上以防止车辆受到极大冲撞时,在操作把手 部上产生打开门的力。平衡配重的重量依据车辆的特征和车辆门把手的 安装部位而不同。因此,当需要用诸如铆接设备等特定装置来组装操作 把手部和平衡配重时,制造过程期间会产生操作把手部和平衡配重的大 量组装,这导致复杂的制造控制。为了减少制造控制的复杂度,已经提出一种结构,其中在最后的组 装工序中,将平衡配重和操作把手部与门把手的其它零件一起组装.专利JP3472181B中公开了这种门把手.根据所公开的门把手,将平衡配 重插入操作把手部以与其接合以后,设置为偏置操作把手部的弹簧的端 部布置在预定位置以防止平衡配重与操作把手部之间的接合脱开。然而,根据JP3472181B中公开的门把手,需要特定技术人员采用 复杂的操作程序将具有巨大偏置力的弹簧的端部布置到预定位置,从而 防止平衡配重与操作把手部脱离.进一步地,弹簧的端部需要形成为复 杂的形状等.所以需要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在所述门把手的结构中,无需防 止平衡配重与操作把手部之间脱离的安装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用于车辆的门把手包括基部,所述基部 适于安装在车辆门上;把手旋转轴,所述把手旋转轴由所述基部支撑; 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绕着所迷把手旋转轴以可旋转方式得以保持并 且具有第一接合部;以及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重具有第二接合部和止 挡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操作把手上的第一接合部相接合, 所述止挡部通过与所述把手旋转轴连接而防止所述操作把手的所述第 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脱离。根据前述专利技术,防止了平衡配重与操作把手之间的接合脱开,原因 为把手旋转轴安装在门把手上。所以,在安装平衡配重的工序中,不需 要特定技术人员采用复杂的操作程序来防止平衡配重与操作把手之间 的接合脱开。因此,门把手的制造工序变得简单,这导致生产力提高。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相互彼此接触的情况下,在第一接合部 或第二接合部上形成有突起部。因此,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部分处由振动引起的 格嗒格嗒的响声得以避免。在平衡配重或操作把手上形成有保持部以防止第一接合部与第二 接合部之间的接合脱开,其中在止挡部与把手旋转轴之间设置有预定空 间。因为在止挡部与把手旋转轴之间设置有预定空间,所以防止了止挡部与把手旋转轴之间产生摩擦。结果,可以实现门把手的优良操作性能。 在诸如当车辆受到极大冲撞时等紧急情况下,止挡部和把手旋转轴彼此接触,从而确保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 附图说明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前述及附加特征和特 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图l是包括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把手的车辆的后视4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线II-II的横断面视图; 图3是从图2中所示箭头III看到的图; 图4是从图2中所示箭头IV看到的图5是对根据实施方式的操作把手和平衡配置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分 解立体图6是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VI-VI的横断面视图; 图7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线VII-VII的横断面视图; 图8是根据笫二实施方式的平衡配置的横断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图1是车辆1的后视图。车辆1的后门20安装在车体10上。借助 于设置在图1中车体10的上部及下部的第一门铰链21及第二门铰链22 能够打开及关闭后门20。门锁装置30和门把手50安装在图1左侧,后门20的、沿着车辆 宽度方向与第一门铰链21及笫二门铰链22相反的位置处。门锁装置30与安装在车体10上的撞针接合,以使后门20锁定, 从而保持后门20闭合。当操作门把手50时,经由联锁缆绳60传输操作位移以使门锁装置 30解锁。进一步的,通过向车辆后方拉动门把手50来打开后门20。另 外,门把手50覆盖有固定至后门20的装饰物23.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的横断面视图.图3是从图2中箭头 III看到的图。此外,图4是从图2中箭头IV看到的图。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门把手50包括基部51。基部51包括沿 着后门20的后门面板24的内部设置的安装表面51a(见图1)。密封构 件53设置在安装表面51与后门面板24之间。后门面板24和安装表面51a借助于螺钉通过密封构件53彼此固定。基部51形成有向车辆后方 大致水平延伸的第一及第二支撑臂部51b。第一及第二支撑臂部51b贯 穿设置在后门面板24上的窗口部24a。第一及第二支撑臂部51b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预定空间处。把 手的水平延伸旋转轴(下文中称为把手旋转轴54 )安装在第一及笫二支 撑臂部51b上以用作第一及第二支撑臂部51b之间的桥梁。操作把手 55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支撑臂部51b之间并由把手旋转轴54可旋转地保 持。操作把手55包括操作部55b和致动臂55a。操作部55b向后延伸 至把手旋转轴54的下侧。致动臂55a相对于把手旋转轴54从操作把手 55开始沿相反侧水平向前延伸。基部51形成有驱动轴部51c,所述驱动轴部51c向上直立并平行于 车辆的前方。进一步地,旋转轴杆52—体式地安装在驱动轴部51c上 以与其同轴。旋转轴杆52向车辆的前方延伸。旋转杆70由旋转轴杆52 可旋转地保持并由挡團52a止挡。如图3所示,旋转杆70设置有两个连接臂71和一个驱动臂73。连 接臂71和驱动臂73围绕旋转轴杆52沿径向延伸.联锁缆绳60形成有 缆绳套61和由缆绳套61引导的缆绳62。缆绳套61的外套端部61a紧 固至安装在基部51上的缆绳套安装部57。连接臂71 —者的末端部分与 设置在缆绳62上的圃形末端部62a接合。连接臂71的另一者用在车辆 中,该另一者随着门把手50位于不同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设计。如图2和图3所示,弹簧75安装在旋转杆70与基部51之间.如 图3所观察到的,弹簧75使旋转杆70沿逆时针方向偏置。搮作把手55 的致动臂55a与旋转杆70的驱动臂73的末端部分挤压接触,从而将旋 转杆70保持在图3所示的预定位置。在如上说明的结构中,当向车辆后方拉动门把手50的操作部55b 时,图3中致动臂55a向下移动,旋转杆70抵抗弹簧75的偏置力而沿 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杆7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缆绳62的末端部62a被拉 离外套端部61a。然后,缆绳62的连接至门锁装置30的另一端部被拉动,从而使门锁装置30解锁。接下来,将参照图2、 4至7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主要结构的平衡 配重81。平衡配重81安装在操作把手55上以防止当车辆1受到极大冲 撞时产生的加速度导致操作把手55移动及门锁装置30解锁。图5是操作把手55和平衡配重81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操作把手55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形成有支撑突出部55c(第一 接合部)。支撑突出部55c从操作部55b沿着与把手旋转轴54相反的方 向延伸。换句话说,支撑突出部55c沿着与致动臂55a大致相同的方向 延伸。如图6所示,支撑突出部55c的垂直于纵向的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门(20)的门把手(50),所述门把手(50)包括: 基部(51),所述基部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门(20)上; 把手旋转轴(54),所述把手旋转轴由所述基部(51)支撑; 操作把手(55),所述操作把手绕着所述把 手旋转轴(54)以可旋转方式得以保持并且具有第一接合部(55c);以及 平衡配重(81、181),所述平衡配重具有第二接合部(81b)和止挡部(81a、181a),所述第二接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操作把手(55)上的所述第一接合部(55c) 相接合,所述止挡部通过与所述把手旋转轴(54)连接而防止所述操作把手(55)的所述第一接合部(55c)与所述第二接合部(81b)之间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6 2008-2485001.一种用于车辆门(20)的门把手(50),所述门把手(50)包括基部(51),所述基部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门(20)上;把手旋转轴(54),所述把手旋转轴由所述基部(51)支撑;操作把手(55),所述操作把手绕着所述把手旋转轴(54)以可旋转方式得以保持并且具有第一接合部(55c);以及平衡配重(81、181),所述平衡配重具有第二接合部(81b)和止挡部(81a、181a),所述第二接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操作把手(55)上的所述第一接合部(55c)相接合,所述止挡部通过与所述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祯之国松幸信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