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希望诸如用于功率放大的场效应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能被小型化,使得件能以更低地成本制造这种半导体器。然而,由于半导体器件的小型化,使得布线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窄,更具体而言使得彼此相交(intersect)的布线(所述布线之间插入有绝缘膜)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窄。这种布线之间的距离变窄使布线之间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并使得难以在半导体器件中进行高频操作。空气桥布线(air-bridge wiring)已被有效地采用以减少通过插入在布线之间的绝缘膜而彼此相交的布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特别是,空气桥布线能够有效地实现用于功率放大的场效应晶体管的高速运行,其中多个场效应晶体管(FET)(称作多栅极晶体管)设置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方。将多个FET排列成一行,各端子(源极、漏极和栅极)通过梳状(comb-shaped)电极连接到其它相应端子,以形成多栅极晶体管。在这种多栅极晶体管中,在源电极与多个源极连接、以及栅电极与多个栅极连接的位置处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交叉点(intersections)。为防止栅电极和源电极接触,将桥布线(bridge wiring)结构设置在交叉点处。桥布线结构是这样一种结构 一个电极通过立体交叉(overheadcrossing)横跨过另一电极,其中两电极之间插入有绝缘膜(例如,参见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3-197740)。由于将高介电常数的绝缘膜设置在交叉布线(crossing wirings)之间,因此桥式布线结构中的寄生电容变得更大。因此,使用以一间隔将交叉布线分隔开的空气桥布线以实现多栅极晶体管的高速运行。广泛使用具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布线;以及 第二布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插入有一间隔,所述第二布线包括钽层、在所述钽层上方形成的氮化钽层以及在所述氮化钽层上方形成的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9 2008-221412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布线;以及第二布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插入有一间隔,所述第二布线包括钽层、在所述钽层上方形成的氮化钽层以及在所述氮化钽层上方形成的金属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氮化钽层中的氮浓度大 于48%且小于等于5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在所述钽层和所述氮化钽层之间形成的钛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半导体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被连接到所述半导体元件,并且输入 到所述半导体元件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布线传送。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布线的保护膜。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位于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交叉部分的所述保护膜被移除。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保护膜是氮化硅膜或二氧化硅膜。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半导体元件是多个晶体管;所述多个晶体管中每一个晶体管的多个源极、栅极和漏极中的每一个都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每一个晶体管与多个相邻晶体管共用源极和漏极 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布线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栅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第二布线电连接到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晶体管包括作为沟道层的氮化镓。10. —种放大器,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布线;以及第二布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为在所述第一 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之间插入有一间隔,并且所述第二布线包括钽层、在所述钽层上方形成的氮化钽层以及在所述氮化钽层上方形成的金属层;多个晶体管,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连接到所述多个晶体管; 第三布线;第一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并且电信号被输入至所述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三布线,并且经放大后的电信号被输出至所 述第二端子;其中所述多个晶体管中每一个晶体管的多个源极、栅极和漏极中的每一 个都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每一个晶体管与多个相邻晶体管共用源极和漏极 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布线电连接到所述栅极,所述第二布线电连接到所述源极,以及所述第三布线电连接到所述漏极。11. 一种无线电发射机;包括放大器;信号生成单元,根据输入信号生成并输出经调制的信号; 输入端子,电信号输入至所述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天线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子,其中所述放大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阳一,冈本直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