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极。
技术介绍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以及以双电层电容器为代表 的电化学电容器等的电化学元件因为容易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所以 被期待作为例如便携设备(小型电子设备)等的电源或者备用电源、 面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辅助电源等,并且为了提高其安全性 而进行了各种研究。在日本特开平10-10654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85731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11-2887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325951号公报以及日本 特开2007-00532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电化学元件中,为了防止正极与负 极的短路并确保安全性,用多孔膜或者离子透过性树脂膜等的覆膜(以 下记为短路防止用覆膜)覆盖正极或者负极的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就上述专利文献1~5中所示的现有的电化学元件而言,在电化学 元件发生振动或者短路防止用覆膜在高温下停置(shutdown)的时候, 短路防止用覆膜会从正极或者负极上剥离,或者偏离规定的位置,或 者发生断裂,结果有正极与负极容易发生短路的倾向。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上述的短路是起因于被形成于正极或 者负极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工序,将含有活性物质颗粒、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一溶剂的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涂布于集电体上,并形成由所述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所形成的涂膜; 第二工序,将第二溶剂涂布于所述涂膜上;以及 第三工序 ,将含有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三溶剂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涂料涂布于已经涂布了所述第二溶剂的所述涂膜上; 所述第一溶剂是所述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 所述第二溶剂是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不良溶剂 , 所述第三溶剂是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 2008-2248991.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活性物质颗粒、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一溶剂的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涂布于集电体上,并形成由所述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所形成的涂膜;第二工序,将第二溶剂涂布于所述涂膜上;以及第三工序,将含有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三溶剂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涂料涂布于已经涂布了所述第二溶剂的所述涂膜上;所述第一溶剂是所述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所述第二溶剂是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不良溶剂,所述第三溶剂是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前从所述涂膜中除去所述第一溶剂。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工序之前对涂布了所述第二溶剂的所述涂膜进行压制。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为所述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的不良溶剂。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所述第二溶剂为选自水、己烷、甲苯、二甲苯以及醇中的至少一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含有聚偏氟乙烯或者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7. —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涂布于集电体上并形成由所述活性物质层用涂料形成的涂膜的工序,该活性物质层用涂料含有活性物质颗粒、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一溶剂;和将固体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直井克夫,江元和敏,桧圭宪,三枝昌宽,西泽建治,向后美津雄,平野政义,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