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及减振器用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20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及减振器用电磁阀,流量调节机构应用于减振器中的电磁阀,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先导阀芯、先导弹簧和先导阀座,先导弹簧位于先导阀芯与先导阀座之间;先导阀座上设有进油腔,进油腔连通先导阀座的两侧;先导阀芯上设有与进油腔配合的调节柱,调节柱能够随先导阀芯轴向移动,以改变进油腔的流量。本申请的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其通过控制先导阀芯相对先导阀座轴向移动来控制进油腔中的流量,从而实现辅助调节减振器的阻尼大小,本申请的流量调节机构结构相对简单,需要控制的运动简单,对于流量的调控也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及减振器用电磁阀


技术介绍

1、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抑制吸震弹簧震动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起到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作用,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减振器包括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油液在减振器的腔室内的流通量,从而实现对减振器阻尼的调节,以实现对汽车的减震功能;而现有技术的电磁阀中,通过调节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先导阀腔的压力继而控制主阀芯的开度,从而实现减振器的阻尼大小的调节。

2、现有技术中,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9317506u的中国专利,其提供了一种减振器阻尼可调电磁阀,其安装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连通阀腔与出油间隙的先导阀,先导阀包括上阀座、下阀座以及阀球,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形成先导腔,且上阀座、下阀座中部分别设置有连通阀腔与先导腔以及连通先导腔与出油间隙的先导阀孔;上阀座上还设置有出油小孔,下阀座上设置有先导复位弹簧,以使得阀球始终具有往上运动至密封上阀座的趋势;壳体上端设置有顶杆以及驱动顶杆上下运动的电磁驱动组件,且当电磁驱动组件得电时,顶杆能够往下移动以使得阀球克服先导复位弹簧弹力以及液压力后往下移动;压缩时,进油通道内的小部分油液从第一单向阀进入先导阀后经过第四单向阀流入出油通道,在先导阀作用下主阀芯开启,大部分油液从主阀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油通道;复原时,出油通道内小部分油液从第二单向阀进入先导阀后经过第三单向阀回流至进液通道,在先导阀作用下主阀芯开启,大部分油液从主阀芯与安装腔之间间隙回流至出油通道。</p>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先导阀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差;一方面,其通过阀球与顶杆配合来控制先导腔内的压力大小,其阀球上端与顶杆配合,下端与先导复位弹簧配合,阀球的外表面为弧面,并且阀球能够在先导腔内滚动,故而阀球与顶杆、弹簧的接触时容易打滑,导致连接不够稳定;另一方面,其先导阀孔沿轴向设置直对先导复位弹簧,当主阀腔中的流体进入先导腔中时,流体的压力正对于先导复位弹簧,故而可能对先导复位弹簧造成不必要的作用力,作用到阀球上使得阀球产生晃动。

4、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的先导阀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可能导致先导腔内的压力控制不稳定性较高,从而导致对于电磁阀阻尼的调控也较不稳定;因此,现有技术的先导阀及电磁阀具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电磁阀结构复杂且工作稳定性差,对于阻尼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其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用电磁阀,包括第一方面的流量调节机构,其阻尼大小的调节较为稳定,对于减振器的辅助效果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应用于减振器中的电磁阀,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先导阀芯、先导弹簧和先导阀座,所述先导弹簧位于所述先导阀芯与先导阀座之间;

3、其中,所述先导阀座上设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连通先导阀座的两侧;

4、所述先导阀芯上设有与所述进油腔配合的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能够随所述先导阀芯轴向移动,以改变所述进油腔的流量。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其通过控制先导阀芯相对先导阀座轴向移动来控制进油腔中的流量,其结构相对简单,需要控制的运动简单,对于流量调控也相对稳定;

6、具体的,本申请在先导阀座上设有进油腔,先导阀芯设有调节柱,调节柱能够在进油腔中轴向移动,通过改变调节柱在进油腔中的体积大小以改变进油腔中的能够流动流体的空间,从而对于进油腔的流量实现调节;因此,本申请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为简单,其在调控运动中的不定因素较小,结构更为稳定,当其用于减振器中电磁阀时,使得电磁阀的阻尼调控能力更为稳定,效果更好。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油腔包括上腔室与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

8、先导阀座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位于先导阀座上近先导阀芯的一侧,第二凸块位于先导阀座上远离先导阀芯的一侧,上腔室位于第一凸块上,下腔室位于第二凸块上。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座上设有进油孔与出油孔;

10、所述进油孔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出油孔与上腔室连通;

11、出油孔位于第一凸块的侧壁上;

12、进油孔位于第二凸块的侧壁或底端上。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腔室的内径为r1,所述下腔室的内径为r2,其中r1>r2,

14、所述调节柱包括第一部,所述第一部的外径为r3,其中,r1>r3>r2或r1>r2≥r3。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配合孔;所述调节柱经过所述配合孔,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腔室中。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柱还包括第二部,所述第二部至少部分位于配合孔中。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孔为多个,且多个出油孔沿第一凸块周向均布。

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腔室在轴向上的长度为l1,所述调节柱在轴向上的长度为l2,其中,l2>l1。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芯包括支撑座,所述调节柱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下端;

20、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环形凸起。

21、本申请的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其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2、通过设置进油腔与调节柱的配合以调控流量,在调节柱随先导阀芯运动过程中,不定因素较小,结构较为稳定;

23、通过将进油孔设置在进油腔的下腔室的侧壁上,从而避免先导阀座下端中的流体直接对冲于调节柱,有利于调节柱的稳定性;

24、通过将第一部的外径设置大于进油腔的下腔室的外径,能够使得调节柱下移时,调节柱不会插入下腔室中,且能够完全堵住下腔室,从而增大进油腔的流量的调控范围。

25、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用电磁阀,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本申请的减振器用电磁阀,其流量调节机构的流量调控较为稳定,继而使得对于电磁阀的主阀阀芯的开度调控也较为稳定,响应速度较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应用于减振器中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先导阀芯(1)、先导弹簧(3)和先导阀座(2),所述先导弹簧(3)位于所述先导阀芯(1)与先导阀座(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减振器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机构,应用于减振器中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先导阀芯(1)、先导弹簧(3)和先导阀座(2),所述先导弹簧(3)位于所述先导阀芯(1)与先导阀座(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峥正李健周进沈周洲姚延青赵力刘宪锋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