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底盘换电装置、车辆及快速换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底盘换电装置、车辆及快速换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69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底盘换电装置、车辆以及快速换电方法,该底盘换电装置包括快换架体、快换电池机构和锁止机构;快换架体包括承重车架和两个快换框架,承重车架用于承托快换电池机构;两个快换框架分别设置于承重车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快换电池机构通过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于快换架体的底部;承重车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车端换电连接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车端换电连接器连接于快换电池机构的电池端快换连接器。该底盘换电装置可以实现底部换电,降低了换电站的建设面积和成本投入;同时提高车架强度,确保电池包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底盘换电装置、车辆以及快速换电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例如货车、挂车等商用车内的电池包安装方式均采用后背电池安装结构,即将电池包固定在驾驶室后围,且电池包和车辆之间通过换电装置连接,方便商用车的快速换电。

2、现有的商用车换电过程是通过天车从车辆上方对电池包进行换电,这就导致换电站建设面积和成本投入均较大,才可满足从车辆顶部对电池包进行换电的方式;且电池包重心较高,稳定性较差,导致车辆前载荷增大、车辆装载能力下降,车辆运行过程中危险性增高。而且,现有技术中车辆多次进行电池包的换电,对车辆车架的刚性要求也较高,可能会出现电池包因车架扭转而出现损坏的风险。

3、因此,亟需一种底盘换电装置、车辆以及快速换电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换电装置,能够实现底部换电,降低了换电站的建设面积和成本投入;同时提高车架强度,确保电池包安装的稳定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底盘换电装置,包括快换架体、快换电池机构和锁止机构;其中,

4、上述快换架体包括承重车架和两个快换框架,上述承重车架用于承托上述快换电池机构;两个上述快换框架分别设置于上述承重车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

5、上述快换电池机构通过上述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于上述快换架体的底部;

6、上述承重车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车端换电连接器,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车端换电连接器连接于上述快换电池机构的电池端快换连接器。

7、可选地,上述承重车架包括两个沿上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纵梁和设置于两个上述纵梁之间的多个加强横梁,上述加强横梁设置于上述纵梁的顶部,以用于形成罩设上述快换电池机构的防护腔室。

8、可选地,上述加强横梁为x形梁、h形梁、n形梁和m形梁中的至少一种。

9、可选地,上述快换框架包括边梁、若干个横梁和两个连接架,上述边梁和上述纵梁沿上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上述连接架分别设置于上述边梁沿上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且上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边梁和上述纵梁,上述横梁设置于上述边梁和上述纵梁之间,上述边梁、上述横梁、上述纵梁和两个上述连接件围合形成防护腔,以用于防护上述快换电池机构的上部。

10、可选地,上述车端换电连接器包括高压插接器、低压插接器和快换水接头,上述快换电池机构包括高压接插件、低压接插件和水路转换接头,上述高压插接器连接于上述高压接插件;上述低压插接器连接于上述低压接插件,上述快换水接头连接于上述水路转换接头。

11、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支架,上述连接支架设置于上述承重车架沿上述第二方向至少一端的底部,上述车端换电连接器设置于上述连接支架上。

12、可选地,上述锁止机构包括多个锁止件,每个上述快换框架沿上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上述锁止件,上述快换电池机构设有多个锁止销,上述锁止销和上述锁止件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13、可选地,上述快换电池机构包括电池框架和若干个电池包,若干个上述电池包间隔设置于上述电池框架内,上述电池框架通过上述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于上述快换架体的底部,且上述快换架体罩设于上述电池包的上部。

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挂车、空气悬架、车轮组件以及上述的底盘换电装置,上述底盘换电装置连接于上述驾驶室和上述挂车之间,上述空气悬架连接于上述车轮组件和上述底盘换电装置的上述承重车架之间;该车辆能够提高电池包安装的稳定性,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和整车续航。

1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换电方法,能够实现底部快速换电,降低了换电站的建设面积和成本投入,实现车辆平地换电。

1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7、快速换电方法,用于更换上述的车辆的快换电池机构;上述快速换电方法包括:

18、步骤s10:根据换电控制器实时获取车辆位置和上述快换电池机构信息,判断车辆位置和上述快换电池机构信息是否满足换电要求;若是,则转到步骤s20;

19、步骤s20:上述换电控制器控制上述空气悬架抬高上述承重车架;

20、步骤s30:待上述承重车架抬高至预设高度后,上述换电控制器将车辆就绪信号传递至换电站的站端控制器,上述站端控制器启动换电小车至上述承重车架底部对上述快换电池机构进行换电;

21、步骤s40:待上述换电小车换电完成后,上述站端控制器输出换电完成信号至上述换电控制器,上述换电控制器控制上述空气悬架复位,完成换电。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盘换电装置、车辆以及快速换电方法,通过将快换电池机构更改为设置于车架底部,实现了该商用车的底部换电,降低了换电站的建设面积和成本投入。并且,将原有车架更改为承重车架和快换框架结合的结构,提高了该快换电池机构的安装空间的结构强度,确保该底盘换电装置在进行换电过程中的结构强度的保证,提高快换电池机构的平稳性,进而提高该车辆的稳定性,降低车辆的前载荷和电池因车架扭转而损坏的风险,实现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在该承重车架沿车辆行进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车端换电连接器,降低雨水和灰尘进入的风险,安全性高;且还可以实现车端与快换电池机构之间的电路和水路的快换连通,更便于快换电池机构的快速换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换架体(10)、快换电池机构(20)和锁止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车架(11)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纵梁(11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纵梁(111)之间的多个加强横梁(112),所述加强横梁(112)设置于所述纵梁(111)的顶部,以用于形成罩设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的防护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112)为X形梁、H形梁、N形梁和M形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框架(12)包括边梁(121)、若干个横梁(122)和两个连接架(123),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架(123)分别设置于所述边梁(12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且所述连接架(1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所述横梁(122)设置于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之间,所述边梁(121)、所述横梁(122)、所述纵梁(111)和两个所述连接架(123)围合形成防护腔,以用于防护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换电连接器(40)包括高压插接器、低压插接器和快换水接头,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包括高压接插件、低压接插件和水路转换接头,所述高压插接器连接于所述高压接插件;所述低压插接器连接于所述低压接插件,所述快换水接头连接于所述水路转换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50),所述连接支架(50)设置于所述承重车架(11)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一端的底部,所述车端换电连接器(40)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5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多个锁止件(31),每个所述快换框架(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锁止件(31),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设有多个锁止销(22),所述锁止销(22)和所述锁止件(31)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包括电池框架(23)和若干个电池包(24),若干个所述电池包(24)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框架(23)内,所述电池框架(23)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快换架体(10)的底部,且所述快换架体(10)罩设于所述电池包(24)的上部。

9.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挂车、空气悬架、车轮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所述底盘换电装置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挂车之间,所述空气悬架连接于所述车轮组件和所述底盘换电装置的所述承重车架(11)之间。

10.快速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更换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快换电池机构(20);所述快速换电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换架体(10)、快换电池机构(20)和锁止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车架(11)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纵梁(11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纵梁(111)之间的多个加强横梁(112),所述加强横梁(112)设置于所述纵梁(111)的顶部,以用于形成罩设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的防护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112)为x形梁、h形梁、n形梁和m形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框架(12)包括边梁(121)、若干个横梁(122)和两个连接架(123),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架(123)分别设置于所述边梁(12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且所述连接架(1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所述横梁(122)设置于所述边梁(121)和所述纵梁(111)之间,所述边梁(121)、所述横梁(122)、所述纵梁(111)和两个所述连接架(123)围合形成防护腔,以用于防护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换电连接器(40)包括高压插接器、低压插接器和快换水接头,所述快换电池机构(20)包括高压接插件、低压接插件和水路转换接头,所述高压插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朋冯佳伟马运腾陈丽君李磊于海洋王诗元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