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和配备有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排放系统(9)的排气管路(15)经过发动机(4)的前方并向车辆的后方延伸。第一催化剂(17)及第二催化剂(18)布置在排气管路(15)的设置在发动机前方的部分(15c)中,而辅助空气供应系统(19)的辅助空气供应管(20)连接至排气管的设置在发动机前方并位于第一催化剂(17)与第二催化剂(18)之间的所述部分(15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摩托车的排气净 化设备以及配备有该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用 于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其中该排气净化设备对一个或多个催化剂如何 沿该设备布置以及对用于向该设备供应辅助空气的辅助空气供应管道或管 路的布置具有改进的布局规划。
技术介绍
摩托车业界公知,当前具有燃烧式发动机的摩托车需要配备催化剂以 满足反污染条例及/或要求。催化剂设置在主排气管路内,(取决于必要程 度及/或环境的一种或更多种)所述催化剂的作用在于收集并捕获排气中的 污染成份,由此允许仅向大气中排放并散布许可物质。因此,这些年来己 经投入了很多努力来研发可提供改进且适当的性能的排气管路及/或设备。 但是,已经发现对(特别是用于摩托车的)排气管路的研发是非常困难且 具挑战性的工作,其中要求该排气管路就捕捉并捕获的污染物的量而言具 有适当的性能及效能,但仍然可满足与摩托车(特别是机动脚踏车)相关 的其他要求,例如整体布局规划、外观及外形、或空气动力学性能等。排 气净化设备要满足的一个要求涉及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即就捕捉及/或捕获 的污染物而言能够具备适当性能的温度范围。在燃烧式发动机起动之后, 催化剂不会立即达到活化温度,而是仅在经过一定时间间隔之后方可达到 活化温度。该时间间隔取决于燃烧式发动机的排气端口 (连接有主排气管 路)与催化剂之间的距离。因此,催化剂与排气端口之间的距离越长,达 到活化温度所需的时间间隔越长,具体而言,这是因为排气温度随着经过 主排气管路而降低并在主排气管路的消音器的出口处达到其最低温度。还注意到催化剂的温度会受到由主发动机生成并释放至外部的热量的影响,因此,将催化剂布置的过于接近主发动机(特别是燃烧室)会导致 催化剂过热并达到高于适当活化温度的温度。这种过热也会导致催化剂不 能正常工作。还需考虑的一个要求涉及催化剂的位置及布置会影响摩托车的整体外观及空气动力学性能。常规催化剂通常具有约10cm到长达25-35cm的长 度,这意味着在使用了至少两个催化剂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主排气管路的 具有相同长度的至少两个或更多的直线部分,其分别适于接收两个催化剂 中的一者。还注意到在诸如越野摩托车的特种摩托车的情况下,需要在主 排气管路与地面之间留下预定的最小间距或间隙,否则摩托车就不能充分 发挥其设计功能。为了尽可能满足上述标准及/或要求,近年来摩托车制造者已经提出了 具体涉及排气管路的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案,根据这 些方案,两个催化剂紧接着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后方布置,但是,虽然一方 面该方案能够在起动发动机之后的较短时间内使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上升, 但另一方面,会产生排气气流的阻力增大由此导致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受到 不利影响的问题。根据业界公知的另一种方案,允许主排气管路经过气缸体或气缸盖的 一侧并向摩托车的后方延伸,使得两个催化剂均布置在所述气缸体或气缸 盖的一侧。但是,可以理解,即使根据该方案两个催化剂不会被布置地过 于远离燃烧室,由此一方面达到活化温度所需时间不会过度地增加及/或上 升,但另一方面会产生特别与摩托车设计相关的其他缺陷。己经提出了对 这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根据该改进,催化剂被布置地极其接近燃烧室由 此在催化剂与驾驶员及/或乘客的腿部之间留下足够的间隙。但是,如上所 述,当采用这种方案时,催化剂的温度会过度上升,甚至超过允许的活化 温度。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号2006-281858中揭示了与用于摩托车 的排气设备相关的另一种方案。根据该方案,在并列4缸发动机的排气系 统中,来自右侧两个气缸的排气管路与来自左侧两个气缸的排气管路分别 结合为一体,并且在两个结合为一体的排气管路的每个的一部分内分别设置有催化剂。还根据该方案,总共设置有两个催化剂,并且来自每个气缸的排气流经仅一个催化剂。由此,不能充分满足近年来对排气净化更加严苛的要求。因此,就以上而言,尽管进行了各种努力,但现有技术中公知的过去提出的方案并不能满足在设计摩托车及用于摩托车的排气设备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的要求。具体而言,提出的方案不能满足对排气管路的要求,该要求是就催化剂的功能及可靠性方面,以及就摩托车整体外观及空气动力学性能方面提供良好的性能的要求。更具体而言,提出的方案不能满足通过两个催化剂捕捉并捕获足够量的污染物质的要求,并/或甚至不能满足在排气管路内发生的排气的充分还原及/或氧化的要求。最终,提出的方案通常不能满足对排气净化设备需要匹配摩托车整体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着眼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以使得克服或者至少显著减少影响现有技术排气净化设备的问题及/或缺陷。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其能够满足对排气净化的多种要求。总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考量,即可通过设置包括具有适当成型的不同部分的主排气管路并适于沿该主排气管路在相应方便的位置容纳两个催化剂的排气设备,来克服影响现有技术排气管路及/或设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另一个考量涉及以下因素,如果第一及第二催化剂被容纳在主排气管路的位于发动机前方区域内的相应部件或部分中,则可以使气缸盖的排气端口与至少一个催化剂之间的间距足够小,以允许迅速达到至少一个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同时保持两个催化剂与气缸体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以避免其温度上升超过允许活化温度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另一个考量涉及以下因素,如果辅助空气供应管被用来将额外空气引入排气管路,并且如果该辅助空气供应管或管路被连接至主排气管路的位于发动机前方区域内并位于其中分别容纳有第一及第二催化剂的两个部分之间的部分,则可以优化排气管路内排气的化学反应(减少及/或氧化),具体而言,可通过辅助或额外空气来加速对HC及CO的净化。基于上述考量,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克服或至少大大减少了上述影响现有技术排气净化设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及第二催化剂布置在发动机前方区域内,在第一及第二催化剂之间供应辅助空气。因此,如上所述,第一及第二催化剂被来自发动机的热量更加迅速的活化,并且可加速通过辅助空气对HC及CO的净化。因此,可以提高包含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的扩展的发动机运转区域中的排气的净化效率。此外,因为辅助空气供应管或管道连接至排气管路的位于发动机前方的部分,故方便地使辅助空气供应管暴露于行驶风,并且可以供应具有较低温度的辅助空气,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对排气的净化。附图说明参考附图,结合以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的及特征以及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进行了界定,并将变的更加清楚,其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具体而言,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设置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2是图l所示摩托车的正视图3是图1及图2所示摩托车的俯视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车辆框架以及排气系统的相互布置关系的立体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相互布置关系的左侧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相互布置关系的正视图;图7是示出摩托车的辅助空气供应系统的右侧视图;并且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气净化系统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1),包括: 主框架(2); 由所述主框架(2)支撑的发动机(4); 排气系统(9),其包括从所述发动机(4)延伸出的主排气管路(15);以及 辅助空气供应系统(19),其包括连接至所述主排气管路(15)的辅助空气供应管(20); 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15)经过所述发动机的前方并向所述摩托车(1)的后方延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系统(9)还包括: 容纳在所述主排气管路的位于所述发动机(4)的前方区域内的相应第一部分(15a)和第二部分(15b)中的第一催化剂(17)和第二催化剂(18),并且其中,所述辅助空气供应系统(19)的所述辅助空气供应管(20)连接至所述主排气管路的前方部分,所述前方部分位于所述发动机(4)的前方区域内,并位于其中容纳有所述第一催化剂(17)和所述第二催化剂(18)的所述部分(15a、15b)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8-8-29 08015276.21.一种摩托车(1),包括主框架(2);由所述主框架(2)支撑的发动机(4);排气系统(9),其包括从所述发动机(4)延伸出的主排气管路(15);以及辅助空气供应系统(19),其包括连接至所述主排气管路(15)的辅助空气供应管(20);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15)经过所述发动机的前方并向所述摩托车(1)的后方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9)还包括容纳在所述主排气管路的位于所述发动机(4)的前方区域内的相应第一部分(15a)和第二部分(15b)中的第一催化剂(17)和第二催化剂(18),并且其中,所述辅助空气供应系统(19)的所述辅助空气供应管(20)连接至所述主排气管路的前方部分,所述前方部分位于所述发动机(4)的前方区域内,并位于其中容纳有所述第一催化剂(17)和所述第二催化剂(18)的所述部分(15a、15b)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的所述前方部分(15c)沿摩托车宽度方向从所述发 动机(4)的一侧向相对一侧延伸,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的容纳所述第 一催化剂(17)的所述第一部分(15a)在其一侧连接至所述前方部 (15c),并且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15)的容纳所述第二催化剂 (18)的所述第二部分(15b)在其相对一侧连接至所述前方部分 (15c)。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主排气管路(15)的所述第一部分(15a)包括从所述发动机 (4)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以及从所述延伸部分向经过所述发动机(4)前方的所述前侧延伸部分(15c)向下延伸的第一容纳部分,并且其 中,所述主排气管路(15)的所述第二部分(15b)包括从所述前方延伸 部分(15c)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拓也,戈赫兹马里兹奥,阿兰桑多赛塔,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研究与发展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