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24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涉及全地形车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全地形车的头部冷却系统布局设计较为复杂,且电机的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电机及电机散热组件;沿第一方向,车架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与车架的前端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第一横梁与车架的后端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电机设置于第二空间内,电机散热组件位于第一横梁朝向第二空间的一侧;第一空间具有与电机散热组件连通的进风口,电机散热组件与电机连通,以对电机进行降温。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能够降低全地形车的头部冷却系统布局难度,并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全地形车,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采用混动式混合动力,其动力单元由电机和发动机相互协助输出动力达到节能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车辆动力性能,由于功率的提高,随之带来的热量管理也成为一大难题。

2、混动式混合动力车辆配备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高温和低温下充、放电功率都比较低,为了维持动力电池良好的状态,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一套合理的热管理散热系统来平衡电机、发动机及动力电池等温度。

3、为此,通常全地形车常在车头迎风面安装头部冷却系统,头部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散热器及叠加电机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及风扇等部件,其中液冷散热器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发动机散热器用于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电机散热器用于对电机进行散热。

4、然而,全地形车的车头前部空间有限,导致头部冷却系统布局设计较为复杂,且电机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能够降低全地形车的头部冷却系统布局难度,并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电机及电机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主驾驶座椅和乘员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电机散热组件倾斜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上,且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及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电机及电机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主驾驶座椅和乘员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电机散热组件倾斜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上,且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及风扇;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伟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