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全地形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58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公开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安装于车架并包括第一悬置总成、第二悬置总成和第三悬置总成,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第一梁体,第一梁体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并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发动机的多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第一悬置总成与左纵梁相连,第二悬置总成与右纵梁相连,第三悬置总成与第一梁体相连,第三悬置总成邻近基准面并位于发动机的前侧或后侧,基准面为多个活塞的轴线所在平面。本技术提供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具有对倾覆力矩的抵消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具体涉及有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的动力总成常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并采用纵置方式固定在车架上,即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四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相关技术中,纵置布置的动力总成常通过悬置系统固定在车架上的左右纵梁上,此时悬置系统距多个活塞的轴线所在平面的距离较大,为了能够有效抵消发动机的倾覆力矩,对悬置系统的减震效果和结构强度具有更高的要求,进而使得悬置系统存在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具有对倾覆力矩的抵消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全地形车。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安装于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第一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的多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总成、第二悬置总成和第三悬置总成,所述第一悬置总成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二悬置总成与所述右纵梁相连,所述第三悬置总成与所述第一梁体相连,所述第三悬置总成邻近基准面并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前侧或后侧,所述基准面为多个所述活塞的轴线所在平面。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总成通过第一悬置总成、第二悬置总成和第三悬置总成固定在车架上,动力总成中发动机的多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输出轴的轴向也为前后方向。其中,通过设置第三悬置总成邻近多个活塞的轴线所在平面并位于发动机的前侧或后侧,第三悬置总成在前后方向与发动机的质心之间的距离更大,在发动机中的活塞依次运动而产生前后方向的倾覆力矩时,第三悬置总成可更好地实现对倾覆力矩的抵消。而且,此时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相连的第一悬置总成和第二悬置总成主要用于抵消发动机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即可,无需再为实现抵消倾覆力矩进行结构和减震效果的加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成本更低。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

7、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包括第四悬置总成,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与所述第二梁体相连并邻近所述基准面,所述第四悬置总成和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分设于所述发动机沿所述前后方向相对的两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左纵梁相连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右纵梁相连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梁体相连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二梁体相连的第四安装位;

9、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每一者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每一者的高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悬置总成与所述发动机的壳体相连,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相连,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至少一者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轴线的高度,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曲轴轴线之间形成高度差h1,其中,115mm≤h1≤135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的至少一者的高度低于所述曲轴轴线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曲轴轴线之间形成高度差h2,其中,49mm≤h2≤69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位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安装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具有高度差h3,其中,52mm≤h3≤72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之间具有高度差h4,其中,131mm≤h4≤151mm。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置总成、所述第二悬置总成、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和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减震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减震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相连。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安装于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第一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的多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左纵梁相连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右纵梁相连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梁体相连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二梁体相连的第四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动机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三悬置总成与所述发动机的壳体相连,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相连,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至少一者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轴线的高度,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曲轴轴线之间形成高度差h1,其中,115mm≤h1≤13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的至少一者的高度低于所述曲轴轴线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曲轴轴线之间形成高度差h2,其中,49mm≤h2≤69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位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具有高度差h3,其中,52mm≤h3≤72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之间具有高度差h4,其中,131mm≤h4≤151mm。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总成、所述第二悬置总成、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和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减震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减震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相连。

10.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安装于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第一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的多个活塞沿前后方向排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梁体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并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左纵梁相连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右纵梁相连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三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一梁体相连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二悬置总成具有与所述第二梁体相连的第四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动机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三悬置总成与所述发动机的壳体相连,所述第四悬置总成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相连,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至少一者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轴线的高度,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第四安装位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曲轴轴线之间形成高度差h1,其中,115mm≤h1≤135m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