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57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涉及新能源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所述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包括有充电口安装座,所述充电口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充电口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安装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有封闭单元和遮挡单元,所述封闭单元设置在充电口安装座的前端。本技术通过第一遮挡板铰接在密封防水遮挡门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翻转时侧遮挡板从侧遮挡板回收槽内部滑出,与第一遮挡板配合对充电口进行三面包围式遮挡作用,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时长期暴露在外的问题,且充电线固定圈可以对充电枪的线路进行卡合固定使充电口充电连接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等。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充电,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继续进行行驶,大多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与燃油汽车相似,都是由一个盖板进行遮挡、隐藏,但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盖板都为打开状态,且充电时间较长,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会长期暴露在外,而外部的雨水或灰尘很容易粘附到充电口的附近,长时间后可能会对充电口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7198391u,公开日为2022年08月16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本体,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本体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空心槽,第一挡板位于空心槽的内部活动铰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有连接机构。

3、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盖板都为打开状态,且充电时间较长,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会长期暴露在外,而外部的雨水或灰尘很容易粘附到充电口的附近,长时间后可能会对充电口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设置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配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第二挡板打开后使接口裸露上方依然缺少遮挡板的情况,进而导致在充电时充电口的上方暴露在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包括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所述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包括有充电口安装座,所述充电口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充电口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安装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有封闭单元和遮挡单元,所述封闭单元设置在充电口安装座的前端,所述遮挡单元设置在封闭单元的内侧;所述充电口安装结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单元和电磁吸附单元,所述固定安装单元设置在充电口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电磁吸附单元设置在固定安装单元的底部内壁。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闭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前端内侧的密封防水遮挡门,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的前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防水圈。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防水遮挡门的中部设置有充电口安装通槽。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遮挡单元包括有铰接安装在密封防水遮挡门前端顶部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遮挡板。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遮挡板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扣动槽。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侧遮挡板相适配的活动槽。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尺寸与充电口防水圈的尺寸相适配,充电口防水圈与密封垫均使用相同橡胶材质。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前端表面下端的充电线固定圈。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线固定圈为硬质橡胶材质,便于充电线进行固定卡合。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单元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内壁的充电口安装载体,所述充电口安装载体的前端表面与密封防水遮挡门的背面粘接,所述充电线固定圈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侧遮挡板回收槽。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遮挡板回收槽的尺寸与侧遮挡板的尺寸相适配。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磁吸附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载体下端内壁的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的底端设置有与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遮挡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位置对应的吸附片。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需要与汽车内部的控制平台进行电线连接,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包括有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芯、接触盘组件,本技术中涉及到电路和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充电口安装座安装在汽车外壳镶嵌安装在汽车外壳上,充电口安装载体内壁便于安装新能源车充电口,密封防水遮挡门设置在充电口安装载体的前端对新能源车充电口进行封闭的作用,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18、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第一遮挡板铰接在密封防水遮挡门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翻转时侧遮挡板从侧遮挡板回收槽内部滑出,与第一遮挡板配合对充电口进行三面包围式遮挡作用,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时长期暴露在外的问题,且充电线固定圈可以对充电枪的线路进行卡合固定使充电口充电连接稳定。

19、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第一遮挡板对密封防水遮挡门进行覆盖时,侧遮挡板回收到侧遮挡板回收槽内部,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受到汽车内控平台的控制使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通电具有电磁吸附对吸附片进行吸附固定,使密封防水遮挡门被固定,此时密封垫对充电口防水圈进行卡合进一步对充电口进行封闭,提升遮挡装置的遮挡封闭保护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包括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1),所述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1)包括有充电口安装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安装座(11)的前端设置有遮挡结构(2),所述充电口安装座(1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安装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11)前端内侧的密封防水遮挡门(21),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21)的前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防水圈(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单元包括有铰接安装在密封防水遮挡门(21)前端顶部的第一遮挡板(22),所述第一遮挡板(22)的内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遮挡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22)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21),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侧遮挡板(23)相适配的活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11)前端表面下端的充电线固定圈(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单元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11)内壁的充电口安装载体(32),所述充电口安装载体(32)的前端表面与密封防水遮挡门(21)的背面粘接,所述充电线固定圈(31)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侧遮挡板回收槽(3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载体(32)下端内壁的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34),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21)的底端设置有与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34)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遮挡板(2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电磁铁吸附开关组件(34)位置对应的吸附片(3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包括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1),所述新能源车充电口遮挡装置主体(1)包括有充电口安装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安装座(11)的前端设置有遮挡结构(2),所述充电口安装座(1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安装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充电口安装座(11)前端内侧的密封防水遮挡门(21),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21)的前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防水圈(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单元包括有铰接安装在密封防水遮挡门(21)前端顶部的第一遮挡板(22),所述第一遮挡板(22)的内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遮挡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22)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21),所述密封防水遮挡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先敬
申请(专利权)人:伊特易科技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