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座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49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牵引座及车辆,牵引座包括:牵引座主体、锁止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拉手组件;牵引座主体具有安装腔和安装槽,安装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锁止件沿横向延伸设置且穿设于第一通孔,具有横向上的活动行程用于闭合或开启安装槽开口以实现锁止或解锁;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第一限位部配合,第一连杆至少可绕第一限位部转动;第二连杆,安装于安装腔内,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三端部和锁止件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转轴连接,第四端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第二连杆至少可绕第二限位部转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的中部穿设有转轴;拉手组件一端与第一端部连接,使第一连杆发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座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牵引座常见于牵引车上,一般的牵引座都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设置有锁止件,另一端设置有拉手组件,拉动拉手组件锁止件发生位移。

2、在常规设置中,锁止件、拉手组件、以及连杆的设置方式大致如对比文件cn116674660a中所示,见图3。其中拉手组件与连杆的上端部连接,连杆的中部与锁止件连接,连杆绕下端部转动,连杆可以看作一个省力杠杆,但不省距离,因此锁止件在从锁止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连杆的上端部需要移动较长的一段距离,在一些牵引座中连杆的上端部会与安装腔中纵向延伸的加强板发生干涉,因此需要取消加强板或将加强板朝两侧移动,此种取消加强板或改变加强板位置的方式会影响牵引座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牵引座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座,旨在解决现有的牵引座中,连杆与拉手组件连接的一端部活动行程较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牵引座,其中所述牵引座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到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到所述第四端部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开口处倒圆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第二通孔,所述拉手组件沿横向延伸设置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牵引座还包括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到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到所述第四端部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开口处倒圆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第二通孔,所述拉手组件沿横向延伸设置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牵引座还包括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拉手组件驱动连接,驱使所述拉手组件沿横向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包括锁止板,所述锁止板沿横向延伸设置且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锁止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冬吴文俊方仕龙李德光韦祖杰周寅昌李骏李王兵张文达李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