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合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74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啮合链:不会阻碍内齿片彼此和外齿片彼此的顺畅的啮合动作,提高了相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的压曲强度,降低了内齿片和外齿片的片成形时施加的作业负担,并且,即使是在用于以天花板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吊设置方式的驱动装置或以垂直壁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臂支承方式的驱动装置等中时也能够可靠地保持相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的链姿态。啮合链(100)具备内齿片(110)、衬套(120)、外齿片(150)以及连结销(160),压曲限制平坦面(111)、(151)在使通过驱动用链轮(S)啮合而一体化的内齿片(110)彼此和外齿片(150)彼此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装在驱动装置中的啮合链,所述驱动装置用在各种制 造领域的制造设备、运输领域的输送设备、医疗福祉领域的护理设备、 艺术领域的舞台设备等中,使被驱动物相对于设置面平行地进退移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驱动装置存在使用相互啮合并一体升降的 一对啮合链、即所谓的卡链(chuck chain )使重物等被驱动物升降移动的驱动装置(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该现有的啮合链500中,关于形成在各链板550上的钩状面552 的形状、销间距、以及衬套间距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是关于压 曲限制平坦面551尚未受到关注,所述压曲限制平坦面551形成在钩状 面552的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区域以保持链啮合姿态,如图9所示,通 常以在使一对啮合链55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在相互对置的压曲限制平坦 面551之间产生若干间隙的方式形成链板外形。日本专利第337092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图1)然而,在现有的啮合链500中,由于在压曲限制平坦面551之间产 生上述的间隙,从而各链板550产生晃动或者在相互对置的链板550相 互之间产生沿着压曲限制平坦面551的相对偏移等,因此,无法确保相 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500的刚性,产生一对啮合链500的压曲强度降低 的问题。进而,对于与这种由在压曲限制平坦面551之间产生的间隙引起的 一对啮合链500的压曲强度的降低有关的问题,当在日本专利第 337092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以地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安放设置方式的驱 动装置中使用啮合链500时,能够通过作用在一对啮合链500上的载荷 支承部件或被驱动物等的重量使在压曲限制平坦面551之间产生的间隙 消失从而降低影响,但是当在以天花板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吊设置方式的驱动装置或者以垂直壁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臂支承方式的驱动装置中使用啮合链500时,上述问题变得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做出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啮合链不会阻碍内齿片彼此和外齿片彼此的顺 畅的啮合动作,提高了相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的压曲强度,降低了内齿 片和外齿片的片成形时施加的作业负担,并且,即使是在用于以天花板 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吊设置方式的驱动装置或以垂直壁面作为设置 面设置的悬臂支承方式的驱动装置等中时也能够可靠地保持相互啮合 的一对啮合链的链姿态。笫一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的课题所述啮^ 利用前后一对连结销将多个内链节单元在链长度方向上连结起来,其中所 述内链节单元是通过将前后一对衬套压入嵌合于在左右成一对地分离配 置且呈钩状的内齿片而成,在链宽度方向的最外侧配置钩状的外齿片,所 述前后一对连结销压入嵌合于钩状的外齿片的前后一对销孔中,4吏分别对 置配置在与所述衬套啮合的 一对驱动用链轮上且一边方向偏转一边相互 对置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以在链长度方向上偏移半个节距的状态 分别喻合而呈一体,另外通过上述一对驱动用链轮,使内齿片彼此及外齿 片彼此一边方向偏转一边分别脱离啮合而分开,其特征在于,分别形成在 所述内齿片和所述外齿片上以保持链啮合姿态的压曲限制平坦面,在使 通过所述驱动用链轮而啮合呈一体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分别对 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的课题在第一方面 所记栽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压曲限制平坦面以一边相互干涉而弹性变 形一边面接触的方式鼓出形成。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的课题在第一方面 或者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所述驱动用链轮而相互凹凸 卡合的钩状啮合面和弯曲状啮合承接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内齿片和外齿 片上。第四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的课题在第一方面 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产生干涉避免用间隙 的啮合区域形成在所述钩状啮合面或者弯曲状啮合承接面的至少任意 一方上,所述干涉避免用间隙用于避免所述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开 始啮合时的干涉。因此,对于本专利技术,啮合链利用前后一对连结销将多个内链节单元在 链长度方向上连结起来,其中所述内链节单元是通过将前后一对衬套压入 嵌合于在左右成一对地分离配置且呈钩状的内齿片而成,在链宽度方向的 最外侧配置钩状的外齿片,所述前后一对连结销压入嵌合于钩状的外齿片 的前后一对销孔中,使分别对置配置在与所述衬套啮合的一对驱动用链轮 上且一边方向偏转一i^目互对置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以在链长度 方向上偏移半个节距的状态分别啮合而呈一体,另外通过上述一对驱动用 链轮,使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一边方向偏转一边分别脱离啮合而分 开,由此,不仅能够根据驱动用链轮的旋转等速Ja速地实现被驱动物的 进退动作,而且能够起到以下的特有的效果。根据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啮合链,分别形成在内齿片和外齿 片上的压曲限制平坦面在使通过驱动用链轮而啮合并一体化的内齿片 彼此和外齿片彼此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由此可靠地抑制了内齿片和外齿片的晃动和沿着相互对置的内齿片彼此和外齿片彼此相互之间 的压曲限制平坦面的相对偏移,因此能够确保相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的刚性、提高压曲强度。特别地,即使是在用于以天花板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吊设置方式 的驱动装置或以垂直壁面作为设置面设置的悬臂支承方式的驱动装置 等中时,也能够可靠地将相互啮合的一对啮合链的链啮合姿态保持为一 条直线状、能够实现被驱动物的稳定的进退动作。并且,如上所述, 一对啮合链的压曲强度提高,由此能够使啮合链 从驱动用链轮到较远的位置稳定地进退动作,能够避免因啮合链倾斜而 在啮合链上作用有局部的过载荷、从而提高链耐久性,进一步,能够实 现链尺寸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进而,如上所述,通过抑制内齿片和外齿片的晃动,能够防止链工作时产生驱动噪音,并且,通过消除相互对置的压曲限制平坦面之间的 间隙,能够将链全长维持为一定的长度从而提高被驱动物的定位精度。根据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啮合链,除了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啮 合链起到的效果之外,压曲限制平坦面以 一边相互干涉而弹性变形 一边 面接触的方式鼓出形成,由此不用高精度地成形内齿片和外齿片的片外 形就能够使相互对置的压曲限制平坦面彼此可靠地面接触,因此能够降 低内齿片和外齿片的片成形时施加的作业负担。根据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啮合链,除了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 面所记载的嗜合链起到的效果之外,通过分别在内齿片和外齿片上形成 钩状啮合面和弯曲状啮合承接面,当使一对啮合链相互啮合时钩状啮合 面和弯曲状啮合承接面相互凹凸卡合,因此能够使内齿片彼此和外齿片 彼此可靠地啮合,能够确保一对啮合链的刚性。根据第四方面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啮合链,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 中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啮合链起到的效果之外,产生干涉避免用间隙的 啮合区域形成在钩状啮合面或者弯曲状啮合承接面的至少任意一方上, 由此避免了 一对啮合链开始啮合时的钩状啮合面和弯曲状啮合承接面 的干涉,因此即使是在以相互对置的压曲限制平坦面之间的间隙消失的 方式形成内齿片和外齿片时,也能够确保内齿片彼此和外齿片彼此的顺 畅且可靠的啮合动作。附图说明图l是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啮合链的使用形态图。图2是从图l除去升降台和伸缩臂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啮合链,所述啮合链利用前后一对连结销将多个内链节单元在链长度方向上连结起来,其中所述内链节单元是通过将前后一对衬套压入嵌合于在左右成一对地分离配置且呈钩状的内齿片而成,在链宽度方向的最外侧配置钩状的外齿片,所述前后一对连结销压入嵌合于钩状的外齿片的前后一对销孔中,  使分别对置配置在与所述衬套啮合的一对驱动用链轮上且一边方向偏转一边相互对置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以在链长度方向上偏移半个节距的状态分别啮合而呈一体,另外通过上述一对驱动用链轮,使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一边方向偏转一边分别脱离啮合而分开,其特征在于,  分别形成在所述内齿片和所述外齿片上以保持链啮合姿态的压曲限制平坦面,在使通过所述驱动用链轮而啮合呈一体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9 2008-2216771、一种啮合链,所述啮合链利用前后一对连结销将多个内链节单元在链长度方向上连结起来,其中所述内链节单元是通过将前后一对衬套压入嵌合于在左右成一对地分离配置且呈钩状的内齿片而成,在链宽度方向的最外侧配置钩状的外齿片,所述前后一对连结销压入嵌合于钩状的外齿片的前后一对销孔中,使分别对置配置在与所述衬套啮合的一对驱动用链轮上且一边方向偏转一边相互对置的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以在链长度方向上偏移半个节距的状态分别啮合而呈一体,另外通过上述一对驱动用链轮,使内齿片彼此及外齿片彼此一边方向偏转一边分别脱离啮合而分开,其特征在于,分别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子友男中西耕平佐治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