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43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升降驱动用啮合链,该升降驱动用啮合链抑制在经由压曲限制平坦面而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间及钩状外齿片间,产生沿着压曲限制平坦面的相对偏移的剪切力,提高一对升降驱动用啮合链的压曲强度,稳定地将被升降物上升至更高的位置,并且实现链耐久性的提高、驱动噪声的降低、链尺寸的小型化、被升降物的定位精度的提高,而且,降低链板成形所需的作业负担及所需的驱动力。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具有钩状内齿片(110)、衬套(120)、钩状外齿片(140)、连结销(150),压曲限制平坦面(112、142)形成为从圆弧状链板肩部(113、143)沿切线方向延伸出来,并且在下侧中心点(PD)和上侧中心点(PU)的中央经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各种制造领域的制造设备、运输领域的运送设备、医疗福利领域的 看护设备、艺术领域的舞台设备等中使用,使升降台相对设置面平行进退移动的升降装置 中装入的升降驱动用啮合链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升降装置,有使用相互啮合而一体升降的一对传动链、所谓啮合链使重 物等被升降物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构成这样的啮合链500的内链板510及外链板540上,如图6及图7所示,形成 有使通过链轮啮合而一体化的内链板510彼此及外链板540彼此在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 面接触,从而来支承负荷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12、542。形成于外链板540a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如图6及图7所示,从以外链板540a 的销压入孔541a为中心而形成的链板圆弧状肩部543a延伸出来,并且,沿着如下的假想线 L形成,该假想线L是将位于从外链板540a开始沿链长度方向后续的外链板540c上侧的销 压入孔541c的上侧中心点PU、和位于在与外链板540a对置的状态下先行、且经由钩部啮合 的外链板540d下侧的销压入孔541d的下侧中心点PD连结起来的线。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37092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图1)然而,在现有的啮合链500中,如图6所示,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沿着将呈现出相 当于2个链节距P的高低差的下侧中心点PD和上侧中心点PU连结起来的假想线L形成,由 于以水平线为基准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的倾斜角度α大,因而负荷支承部件或被升降 物的重量等引起的负荷F,对在外链板540a之后、经由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542b而相互面 接触的外链板540b向下方垂直地作用时,存在起因于负荷F作用于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 542b的切线方向的分力Fl及连结销与衬套的间隙或钩部彼此的间隙,而在外链板540a与 外链板540b之间出现相对的偏移、即容易在外链板540a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与外链板 540b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42b之间产生剪切力的问题。而且,起因于经由上述压曲限制平坦面542而相互面接触的外链板540间的相对 偏移,而导致处于相互啮合的状态的一对啮合链500易倾斜或压曲,一对啮合链500的压曲 强度降低的问题。进而,如图7所示,经由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向上推压外链板540a的力F,向上 方垂直地作用时,该F’的分力F1’也沿着压曲限制平坦面542a的切线方向分解,因而存在 为了驱动上升啮合链500而需要过多的驱动力的问题。另夕卜,内链板510的形状构造与上述的外链板540相同,因此省略了有关内链板 510的啮合动作所伴随的压曲限制平坦面512的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问题,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驱动用啮合链,该升降驱动用啮合链抑制产生在经由压曲限制平坦面而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间及钩状外齿片间的沿着压曲限制平坦面的相对偏移的剪切力,提高一对升降驱动用啮合链 的压曲强度,稳定地将被升降物上升至更高的位置,并且实现链耐久性的提高、驱动噪声的 降低、链尺寸的小型化、被升降物的定位精度的提高,而且,降低链板成形所需的作业负担 及所需的驱动力。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升降驱动用啮 合链,其在相互分离且并列配置的钩状内齿片的链长度方向形成的一对衬套压入孔中,分 别压入嵌合衬套而形成内链节单元,利用分别压入嵌合到在链宽度方向最外侧配置的钩状 外齿片的链长度方向形成的一对销压入孔的连结销,沿链长度方向连结多个内链节单元, 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配置在与上述衬套啮合的一对升降用链轮上 并一边从链分支方向向链垂直啮合方向偏转一边相互对置,此时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 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啮合而一体以独立状态上升,并且,通过上述一对升降用链轮一边从链 垂直啮合方向向链分支方向偏转,一边使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脱离啮合 而分支,其中,在使通过上述升降用链轮啮合而一体化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 此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压曲限制平坦面,从以上 述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为中心而形成的链板圆弧状肩部沿着切线方向延伸出来,并且该 压曲限制平坦面形成为在位于上述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下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 入孔的下侧中心点、和位于后续的且与上述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 及钩状外齿片的上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的上侧中心点的中央经过。技术方案2涉及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 的构成之外,压曲限制平坦面以一边相互干涉地弹性变形一边面接触的方式鼓出形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在相互分离且并列配置的钩状内齿片的链长 度方向形成的一对衬套压入孔中,分别压入嵌合衬套而形成内链节单元,利用分别压入嵌 合到在链宽度方向最外侧配置的钩状外齿片的链长度方向形成的一对销压入孔的连结销, 沿链长度方向连结多个内链节单元,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配置在 与上述衬套啮合的一对升降用链轮上并一边从链分支方向向链垂直啮合方向偏转一边相 互对置,此时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啮合而一体以独立状态上升,并 且,通过上述一对升降用链轮一边从链垂直啮合方向向链分支方向偏转,一边使钩状内齿 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脱离啮合而分支,从而,不仅能够配合升降用链轮的旋转勻 速且迅速地实现被升降物的升降动作,还能够获得如下的特有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在通过升降用链轮啮合而一 体化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及 钩状外齿片的压曲限制平坦面,从以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为中心而形成的链板圆弧状肩 部沿着切线方向延伸出来,并且该压曲限制平坦面形成为在位于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 的下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的下侧中心点、和位于后续的且与在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 齿片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上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的上侧中心点的 中央经过,从而,与以沿着呈现相当于2个链节距P的高低差的下侧中心点和上侧中心点连 结起来的假想线的方式,来形成压曲限制平坦面的现有啮合链相比,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 齿片的压曲限制平坦面,形成在与1个链节距P相当的高低差的范围内,以水平线为基准的压曲限制平坦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因此,起因于被升降物的重量等的负荷经由压曲限制平 坦面对后续的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向下方垂直作用时,作用于压曲限制平坦面的切线 方向的分力变小,能够抑制在经由压曲限制平坦面而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间及钩状外 齿片间,产生沿着压曲限制平坦面的相对偏移的剪切力,能够提高处于相互啮合的状态的 一对升降驱动用啮合链的直立姿势保持功能、即所谓压曲强度。通过如上述那样提高一对升降驱动用啮合链的压曲强度,能够将升降驱动用啮合 链稳定地上升驱动至更高的位置,能够避免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倾斜而导致各链构成部件的 局部受到过大负荷而提高链耐久性,能够实现链尺寸的小型化及轻质化,通过提高升降驱 动用啮合链的啮合精度,能够防止在链工作时产生驱动噪声,同时能够将链全长保持固定 而提高被升降物的定位精度。此外,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驱动用啮合链,其在相互分离且并列配置的钩状内齿片的链长度方向形成的一对衬套压入孔中,分别压入嵌合衬套而形成内链节单元,利用分别压入嵌合到在链宽度方向最外侧配置的钩状外齿片的链长度方向形成的一对销压入孔的连结销,沿链长度方向连结多个内链节单元,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配置在与上述衬套啮合的一对升降用链轮上并一边从链分支方向向链垂直啮合方向偏转一边相互对置,此时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啮合而一体以独立状态上升,并且,通过上述一对升降用链轮一边从链垂直啮合方向向链分支方向偏转,一边使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脱离啮合而分支,其特征在于,在使通过上述升降用链轮啮合而一体化的钩状内齿片彼此及钩状外齿片彼此分别对置的状态下,相互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压曲限制平坦面,从以上述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为中心而形成的链板圆弧状肩部沿着切线方向延伸出来,并且该压曲限制平坦面形成为在位于上述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下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的下侧中心点、和位于后续的且与上述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面接触的钩状内齿片及钩状外齿片的上侧的衬套压入孔及销压入孔的上侧中心点的中央经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崇尚生鹰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