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挡风板、车顶装置和尾部导流装置的汽车的操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276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为了获得汽车(1)的最优空气动力学特性,以自动的方式进行如下设计:当所述汽车(1)的行驶速度(VF)低于给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V1)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移出至它的第一作用位置(WS1),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转变至它的第一提升位置(HS1);以及当所述行驶速度(VF)超过给定的速度第二调节值(V2)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转变至它的第二作用位置(WS2),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转变至它的位于第一提升位置(HS1)上方的第二提升位置(H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挡风板、可调节车顶装置和尾部导流装置的汽车的操纵方法。
技术介绍
DE 198 22 006 Al公开了这样一种汽车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车顶开口,该开 口可以由可调节车顶装置例如可移动车顶元件打开并露出。该汽车还包括前挡风板,该前 挡风板被分配给挡风玻璃框的上横梁,因此设置在车顶开口的前边缘上。挡风板可以在一 个移入的静止位置和至少一个移出的作用位置之间调节。在这里,在车顶关闭时占据静止 位置,而在车顶打开时设定移出的作用位置。在前挡风板后面间隔地设有第二挡风板,该第 二挡风板被设计成能够根据行驶速度沿着车顶开口移动而且具有可调节的迎角。在车顶开 口的后边缘上,即在第二挡风板后面设有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被设计成固定的车顶扰流 板。 DE 101 38 027 Al描述了一种汽车,其具有可移动车顶装置,该车顶装置具有多 个可动的车顶元件。设有车顶扰流板,其能够根据汽车速度沿着车顶纵梁调节。此外,车顶 扰流板的调整角或伸出高度可以根据行驶速度调节。另外,车顶扰流板是根据车顶位置进 行调整。但是,该汽车不具有分配给上横梁的前挡风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在一个下面的下降位置(AS)和位于所述下降位置(AS)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提升位置(HS1)和至少一个第二提升位置(HS2)之间被调节,所述挡风板(13)被调节至第二作用位置(WS2),该第二作用位置位于所述静止位置(RS)与所述第一作用位置(WS1...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0-1 102008049987.0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在一个下面的下降位置(AS)和位于所述下降位置(AS)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提升位置(HS1)和至少一个第二提升位置(HS2)之间被调节,所述挡风板(13)被调节至第二作用位置(WS2),该第二作用位置位于所述静止位置(RS)与所述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其中,所述导流装置(16)和所述挡风板自动地进行如下调节-当所述汽车(1)的行驶速度(VF)低于给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V1)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移出至它的第一作用位置(WS1),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第一提升位置(HS1),和-当所述行驶速度(VF)超过给定的速度第二调节值(V2)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占据它的第二作用位置(WS2),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位于第一提升位置(HS1)上方的第二提升位置(HS2)。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定的所述第一调节值(VI)等于或小于所 述第二调节值(V2)。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装置(10)在所述打开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迪特里希K普费尔特纳J拜尔T奥塞姆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