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单元(10)具有:用于蓄留卷绕到卷装(30)上之前的纱线(20)的纱线贮存部(71);为向纱线贮存部(71)供给纱线(20)而被驱动的伺服电机(55)。卷绕单元(10)具有为检测纱疵而配置在纱线贮存部(71)的上游侧的清纱器(15)。而且,卷绕单元(10)根据纱线贮存部(71)的上游侧的纱线输送量,对通过的清纱器(15)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巻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详细地说,涉及对巻 绕到巻装上的纱线的缺陷部分进行检测的技术。
技术介绍
由精纺机等生产的纱线,被巻绕到喂纱纱管上并被输送至纱线 巻绕装置(自动络纱机)。然后,在纱线巻绕装置上,向该纱线巻 绕装置输送的多个喂纱纱管的纱线通过接纱装置被接合、生成规定 长度的巻装。在这样的纱线巻绕装置中,为了计算巻绕到巻装上的 纱线的长度以及纱疵部分的长度,从以往开始提出了对从巻装被巻 绕的纱线输送量(纱线的输送长度、纱线的速度)进行测定的结构 的纱线巻绕装置。公开了这种纱线巻绕装置的技术文献例如有曰本特开2002-348043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194024号公报。曰本特开2002-348043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将纱线巻 绕到交叉巻绕纱管上的绕纱机上,包括具有移动时间相关器(travel time correlator )的清纱器。该日本特开2002-348043号公报的绕纱机, 是在两个测定点分别具有纱线传感器的结构。两个纱线传感器的测 定值经由移动时间相关器被评价,而且纱线速度被调查。交叉巻绕 纱管构成为,通过驱动罗拉的摩擦作用而旋转运动,在该驱动罗拉 上配置有极车,为了提出用于调节电路的正确卡定的范围,因极车器。 、、又'C 、 、 、 _ ,曰、曰本特开2005-194024号公报,在对移动的纺织纱线条的速度进 行测定并巻绕纺织纱线条的自动络纱机中,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 日本特开2005-194024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构成为,以横动巻筒的旋络纱机具有在纱线条移 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排列、将入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受光元件; 用于对纺织纱线条发出光、并投影到上述受光元件上的投影光源。 而且,该巻绕装置中,在姿态被投影到上述受光元件上的具有无数 毛羽的上述纺织纱线条移动时,利用上述受光元件上产生的伴随上 述毛羽的多少的光电流的变化,求出移动的纺织纱线条的输送长度。 具体地,在以受光元件获得的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被波形整形、转 换成脉沖列之后,利用计数器对脉冲数进行计数。根据该计数值, 能够求出纺织纱线条的纱线长度。但是,如日本特开2002-348043号公报那样、以测定头直接对纱 线进行感知的结构,为了决定巻绕的纱线速度(例如借助上述移动 时间相关器)需要复杂的计算,这成为结构的复杂化以及高成本化 的原因。日本特开2002-348043号公报中,通过角度传感器来检测使巻装 (交叉巻绕纱管)旋转的巻绕巻筒(驱动罗拉)的旋转运动,通过 考虑与该旋转运动成比例的信号从而提高测定精度。但是,在实际 的巻装的巻绕作业中,存在着巻绕巻筒的旋转速度与巻绕到巻装上 的纱线速度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由于锥状巻绕的巻装在轴向上巻 绕直径不同,因而现实中巻绕的纱线速度会因巻绕位置的不同而发 生变动。同样在筒子巻的巻装上,在例如为了避免重叠巻绕的危险 巻绕数而进行使巻装相对于巻绕巻筒滑动的控制的情况下,会在巻 绕巻筒的旋转速度与现实的纱线速度之间产生偏差。因此,虽然在 纱线速度的测定时对巻绕巻筒的旋转速度进行了考虑,但在测定精 度的提高方面存在界限,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在曰本特开2005-194024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也考虑到在以 带通滤波器对受光元件的检测信号进行杂波去除时,为了决定去除 的频带域而利用上述横动巻筒的脉沖信号。但是,由于如上所述的 巻绕巻筒(横动巻筒)的旋转速度与现实的纱线速度之间的偏差, 存在着杂波去除无法适当地进行、无法测定正确的纱线输送长度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 确地算出通过纱疵检测器的纱线输送量、能够使纱疯的检测精度提 高的纱线巻绕装置以及自动络纱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用于解决该 技术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在将纱线巻绕到巻装上的纱线巻绕装 置中,提供以下的结构。即,纱线巻绕装置具有纱线贮存部、纱线 蓄留驱动部、纱疵检测器。所述纱线贮存部蓄留巻绕到所述巻装上 之前的纱线。所述纱线蓄留驱动部为向所述纱线贮存部供给纱线而 被驱动。所述纱疵检测器为检测纱疵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 游侧。而且,纱线巻绕装置根据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的纱线输 送量,对通过所述纱疵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由此,能够通过纱线贮存部防止伴随巻装的巻绕作业的纱线速 度的变动传递至上游侧。通过对纱线蓄留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能够正确地控制通过纱疯检测器的纱线输送量。因此,由于通过纱 疯检测器的纱线输送量是稳定的,能够使纱疵检测器的检测精度提 高。由此,能够防止应作为纱疵被判定的长度的粗节被巻绕到巻装 上,并且,能够防止应被允许长度的粗节作为纱疵被去除。在上述纱线巻绕装置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利用因所 述纱线蓄留驱动部的驱动而被供给至所述纱线贮存部的纱线输送 量,对通过所述纱疵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由此,能够根据纱线蓄留驱动部的驱动速度简单地计算纱线输 送量,实现结构的简单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观点,在将纱线巻绕到巻装上的纱线巻绕装 置中,提供以下的结构。即,纱线巻绕装置具有纱线贮存部、纱线 蓄留驱动部、纱疯检测器以及纱线输送量检测器。所述纱线贮存部蓄留巻绕到所述巻装上之前的纱线。所迷纱线蓄留驱动部为向所述 纱线贮存部供给纱线而被驱动。所述纱疯4企测器为检测纱疯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所述纱线输送量检测器与所述纱线ja± 存部相比配置在上游侧。所述纱线输送量检测器,对因所述纱线蓄 留驱动部的驱动而被供给至所述纱线贮存部的纱线的速度或者纱线 的输送长度进行测定。由此,能够通过纱线贮存部防止与巻装的巻绕作业相伴随的纱 线速度的变动传递至上游侧。通过对纱线蓄留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控 制,能够正确地控制通过纱疵检测器的纱线输送量。因此,通过纱 线输送量检测器,能够正确地测定不会受到伴随巻绕作业的纱线速 度的变动的影响的纱线贮存部上游侧的纱线速度或者纱线的输送长 度。以不受巻绕作业的影响的正确的纱线输送量作为参考,能够使 纱疯检测器的检测精度提高。由此,能够防止应作为纱疵被判定的 长度的粗节巻绕到巻装上,并且,能够防止应被允许的长度的粗节 作为纱疵被去除。在上述纱线巻绕装置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根据所述 纱线输送量检测器检测到的纱线的速度或者纱线的输送长度,对通 过所述纱疯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由此,根据正确的纱线速度或者纱线输送长度精密地特定纱疵 的部分。在上述纱线巻绕装置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所迷纱线 输送量检测器通过空间滤波法来测定纱线的输送长度。由此,不必进行复杂的运算、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纱线输送长度。在上述纱线巻绕装置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所述纱线 输送量检测器通过两点间测定法来须定纱线速度。由此,能够对从两点间获得的测定值进行比较,高精度地测定 纱线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观点,提供具有多个上述纱线巻绕装置的自 动络纱机。由此,提供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纱疯、能够高效地形成高品 质的巻装的自动络纱机。其他的特性、要素、过程、步骤、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势, 会在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蓄留卷绕到所述卷装上之前的纱线的纱线贮存部; 为向所述纱线贮存部供给纱线而被驱动的纱线蓄留驱动部; 为检测纱疵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的纱疵检测器, 根据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的纱线输送量,对通过所述纱疵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5 2008-2155831.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蓄留卷绕到所述卷装上之前的纱线的纱线贮存部;为向所述纱线贮存部供给纱线而被驱动的纱线蓄留驱动部;为检测纱疵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的纱疵检测器,根据所述纱线贮存部的上游侧的纱线输送量,对通过所述纱疵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巻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因所述纱线蓄留驱动部的驱动而被供给至所述纱线贮存部 的纱线输送量,对通过所述纱疵检测器的粗节的长度进行计算。3. —种纱线巻绕装置,将纱线巻绕到巻装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蓄留巻绕到所述巻装上之前的纱线的纱线贮存部; 为向所述纱线Hi存部供给纱线而被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野义浩,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