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8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申请公开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包括U型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车架头杆及车底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端,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与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摆动架与U型架或车架头杆之间设置有避震器,通过在U型架上设置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同时设置避震器使得代步车能够很好的过滤纵向的震动,使用者使用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代步车,尤其是涉及具有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


技术介绍

1、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士,代步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现有技术中,代步车的种类较多,有的结构简单、功能落后,不够方便;有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程序复杂,不适于老年人使用,并且,多数只适合在路况非常好的条件下使用,受路况条件局限较严重,如申请号为201410816673.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代步车,通过转向器带动拨杆旋转、拨杆带动转动连杆活动并带动设置在安转座上的轮子转动,左右安装座之间又通过横连杆连接,该结构缺少纵向的减震,当经过较为颠簸的路段不能很好的滤震,使用者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能够很好的过滤纵向的震动,使用体验更好。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包括u型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车架头杆及所述车底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端,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与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摆动架与u型架或车架头杆之间设置有避震器。

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转向杆包括转向座及转向管体,所述转向管体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伸出所述车架头杆并与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转臂连杆包括旋转支杆及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分别与所述转向座及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转臂组件包括羊角连接件及旋转桶,所述车轮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桶的外侧,所述旋转桶设置有摆动凸部与所述旋转支杆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当所述转向管体转动时,所述转向座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连杆随之摆动,所述转臂连杆带动所述转臂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车轮组件随之转动。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下摆动架一端与所述u型架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羊角连接件的下端铰接;所述上摆动架一端与所述u型架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羊角连接件的上端铰接。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避震器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下摆动架的下端,另一端与所述u型架或车架头杆铰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上摆动架设置有通孔,所述避震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u型架或车架头杆连接。

1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u型架上设置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同时设置避震器使得代步车能够很好的过滤纵向的震动,使用者使用体验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车架头杆及车底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端,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与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摆动架与U型架或车架头杆之间设置有避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杆包括转向座及转向管体,所述转向管体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伸出所述车架头杆并与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连杆包括旋转支杆及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分别与所述转向座及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组件包括羊角连接件及旋转桶,所述车轮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桶的外侧,所述旋转桶设置有摆动凸部与所述旋转支杆连接。

<p>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向管体转动时,所述转向座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连杆随之摆动,所述转臂连杆带动所述转臂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车轮组件随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动架一端与所述U型架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羊角连接件的下端铰接;所述上摆动架一端与所述U型架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羊角连接件的上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下摆动架的下端,另一端与所述U型架或车架头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动架设置有通孔,所述避震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U型架或车架头杆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车架头杆及车底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两端,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架及下摆动架与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摆动架与u型架或车架头杆之间设置有避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杆包括转向座及转向管体,所述转向管体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伸出所述车架头杆并与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连杆包括旋转支杆及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分别与所述转向座及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步车的前独立悬挂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国嘉周杰亮徐明来程焱清桂荣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