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65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包括车架主体、座椅组件及车把手组件,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至少一个前轮,所述后车架包括至少两个后轮,所述车把手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用于控制所述前轮转向;还包括座椅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座椅组件两侧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有扶手组件,以能够切换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上车及下车前可以使得踏板进行扩展延伸,使得老年人上下车更加方便快捷,且在上车后及下车后缩小,使得操作方向更加轻松,且进一步减少了代步车在未使用状态下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代步车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方便人们、尤其中一些行动不便的人们的行走,出现 了很多种代步车,这些代步车一般包括主体框架和座椅,其中座椅前端设置有方向盘组件用于控制方向,但是行动不方便的上车需要先踩上踏板,然后转身坐在座椅上,对于驼背的老年人来说,方向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太小则不便于转身,方向盘与座椅之间距离太大则会不方便抓取方向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代步车及其使用方法。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步车,包括车架主体、座椅组件及车把手组件,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至少一个前轮,所述后车架包括至少两个后轮,所述车把手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用于控制所述前轮转向;还包括座椅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座椅组件两侧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有扶手组件,以能够切换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前车架通过变距机构与所述后车架连接,使得所述前车架与后车架距离可变,以能够切换展开状态及收起状态;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步车,包括车架主体、座椅组件及车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通过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立杆上,所述座椅组件设置有第一活塞部伸入所述立杆的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扭簧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车架底部,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弹性部件活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车,包括车架主体、座椅组件及车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通过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立杆上,所述座椅组件设置有第一活塞部伸入所述立杆的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扭簧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车架底部,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弹性部件活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座椅组件下沉时,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液压油挤压至第二腔体内,使得第二齿条伸出并带动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前车架移动,使得车架主体切换至收起状态;当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作用下自动复位时,所述第二齿条在第二弹性部件作用下复位,使得第一齿条带动所述前车架移动,使得车架主体切换至展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通过第三弹性部件与第三腔体连接,所述第三腔体设置有第二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四弹性部件设置在伸缩壳体内并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周杰亮匡国嘉徐明来程焱清桂荣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