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99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属于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可以高效产出结构稳定性更好的设备舱壳体的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下模腔,动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主模体,主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上模腔,当动模与定模合模后上模腔和下模腔内会共同形成壳体件,动模的顶部开设有与上模腔连通的注液孔。本实用通过在模具内设置具有竖直侧边的水平弯曲模腔,可以一次性形成设备舱的壳体结构,且由于壳体是一体浇铸成型,没有焊接,材料均匀性更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也更高,因此能够更好地保证大质量消耗品设备的输送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在使用消耗品时为了保证消耗品的输出稳定,一般会将它们储存在特制的设备舱内,而设备舱的壳体需要根据被消耗设备的形状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属于非标准结构,现有的生产这类壳体结构的方式是采用钢板焊接的方式,而钢板通常不是平整的,所以焊接的难度会比较大,而且焊接后的壳体材料均匀性并不一致,在焊接处结构稳定性欠佳,在被消耗设备的重量较大时,传送过程中冲破壳体的风险就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高效产出结构稳定性更好的设备舱壳体的模具。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下模腔,所述动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主模体,所述主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上模腔,当所述动模与定模合模后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内会共同形成壳体件,所述动模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模腔连通的注液孔,浇铸液由此进入模具的模腔内。

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件具有两个s形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侧壁均为竖直,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有滑行储腔,两个侧板沿水平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底板,与侧板形成一体式结构,材料均匀、稳定性高。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模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s形空腔,s形空腔的内壁各处均为竖直,方便脱模。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模座的上方设置有浇铸槽,所述浇铸槽的底面与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流管,所述浇铸槽通过所述分流管与所述上模腔内部连通,让浇铸液更均匀地充入模腔内。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分流管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上模腔的双s形空腔的端部,每个所述分流管都通过所述注液孔与所述上模腔连通,形成浇铸液的流通通道。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模座在两个相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与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定模在相对的侧面具有耳板,对应侧的所述牵引板与所述耳板之间均连接有纵向的液压缸,用于驱动动模实现相对于定模的分合模动作。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定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下模座之外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液压缸的轴线平行,保持运动方向的一致性,避免运动干涉。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柱包括与所述定模固定连接的托柱,所述托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上模座在所述主模体之外开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导向孔,适于与所述导杆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导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制动模的最大升降距离。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在模具内设置具有竖直侧边的水平弯曲模腔,可以一次性形成设备舱的壳体结构,且由于壳体是一体浇铸成型,没有焊接,材料均匀性更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也更高,因此能够更好地保证大质量消耗品设备的输送平稳性;

12、(2)该模具的脱模方向与成型件的侧壁方向保持一致,因此即使没有脱模机构,也能实现快速脱模,模具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稳定性高,而且使用和维护的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包括下模座(101),所述下模座(101)的上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下模腔(103),所述动模(2)包括上模座(202),所述上模座(202)的下表面具有主模体(201),所述主模体(201)的下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上模腔(208),当所述动模(2)与定模(1)合模后所述上模腔(208)和下模腔(103)内会共同形成壳体件(5),所述动模(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模腔(208)连通的注液孔(2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5)具有两个S形的侧板(501),两个所述侧板(501)的侧壁均为竖直,两个所述侧板(501)之间形成有滑行储腔(502),两个侧板(501)沿水平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侧板(501)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底板(5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208)为两个相互独立的S形空腔,S形空腔的内壁各处均为竖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02)的上方设置有浇铸槽(204),所述浇铸槽(204)的底面与所述上模座(20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流管(203),所述浇铸槽(204)通过所述分流管(203)与所述上模腔(208)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03)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分流管(203)分别位于所述上模腔(208)的双S形空腔的端部,每个所述分流管(203)都通过所述注液孔(209)与所述上模腔(208)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02)在两个相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牵引板(205),所述牵引板(205)与所述上模座(20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肋板(206),所述定模(1)在相对的侧面具有耳板(102),对应侧的所述牵引板(205)与所述耳板(102)之间均连接有纵向的液压缸(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下模座(101)之外的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与所述液压缸(4)的轴线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包括与所述定模(1)固定连接的托柱(301),所述托柱(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302),所述上模座(202)在所述主模体(201)之外开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导向孔(207),适于与所述导杆(302)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导杆(302)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孔(207)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包括下模座(101),所述下模座(101)的上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下模腔(103),所述动模(2)包括上模座(202),所述上模座(202)的下表面具有主模体(201),所述主模体(201)的下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上模腔(208),当所述动模(2)与定模(1)合模后所述上模腔(208)和下模腔(103)内会共同形成壳体件(5),所述动模(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模腔(208)连通的注液孔(2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5)具有两个s形的侧板(501),两个所述侧板(501)的侧壁均为竖直,两个所述侧板(501)之间形成有滑行储腔(502),两个侧板(501)沿水平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侧板(501)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底板(5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208)为两个相互独立的s形空腔,s形空腔的内壁各处均为竖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舱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02)的上方设置有浇铸槽(204),所述浇铸槽(204)的底面与所述上模座(20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流管(203),所述浇铸槽(204)通过所述分流管(20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聚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