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599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蛋白酶酶切位点将2~11个神经肽P物质连接,通过生物合成方法,简单快速的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给重组蛋白加入特异性标签,便于蛋白纯化及鉴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验证了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得到的药物应用在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中时,具有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即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可用于制备放射性皮肤损伤药物,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合成,具体涉及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核素及射线在医疗、工农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肿瘤放射治疗、辐照灭菌、工业探伤等,由此带来的电离辐射损伤的机会也日益增加。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由x/γ射线或β射线外照射引起。由于辐射损伤涉及网络复杂,放射性皮肤疾病反复破溃、迁延不愈,虽然国内外针对放射性皮肤损伤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致病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仍未有效解决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晚期反复破溃的问题。

2、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是一种11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类物质,不仅具有传递痛觉的神经递质作用,还参与免疫调节、增强细胞增殖、分泌等多种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合密切相关。在皮肤创伤修复研究中,特别是对难愈合型创面如糖尿病性溃疡研究发现,其sp低表达,大鼠模型慢性伤口给予sp干预,具有促进炎性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和归巢的能力,且可增加肉芽组织生成,增强胶原沉积,加速伤口愈合。然而,神经肽p物质在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领域的研究却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生物合成方法,简单快速的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可用于制备放射性皮肤损伤药物的用途,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提供了新思路。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是由2~11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的小分子神经肽p物质。

3、进一步,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进一步,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6、进一步,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由6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7、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通过在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中加入蛋白酶,37℃孵育得到所述单体。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神经肽p物质的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合成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提取重组质粒,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鉴定;

10、s2、将所述重组质粒转入表达宿主细胞,平板活化后转接到新鲜的lb培养基中,加入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体并进行超声破碎,采用亲和纯化柱进行纯化,获得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蛋白;

11、s3、鉴定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蛋白;

12、s4、由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制得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

13、进一步,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4、s11、设计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15、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表达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bl21(de3);

16、所述亲和纯化柱为镍金属层析柱。

17、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所述神经肽p物质的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在制备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药物中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药物,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及其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蛋白酶酶切位点将2~11个神经肽p物质连接,通过生物合成方法,简单快速的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同时,本专利技术给重组蛋白加入特异性标签,便于蛋白纯化及鉴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而且,本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验证了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得到的药物应用在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中时,具有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即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可用于制备放射性皮肤损伤药物,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是由2~11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的小分子神经肽P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由6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6.一种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中加入蛋白酶,37℃孵育得到所述单体。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神经肽P物质的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原核表达载体为pET-28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表达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BL21(DE3);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在制备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药物中的应用。

12.一种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是由2~11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的小分子神经肽p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由6个神经肽p物质通过酶切位点串联表达而获得;所述酶切位点为蛋白酶酶切位点,所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6.一种神经肽p物质串联表达重组多肽的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业郭玉凤李晓臻党旭红刘晓明林海鹏李超刘红艳董娟聪李建国原雅艺程娇任越张晓泉孟倩倩王婧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