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及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11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及汽车,其中,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外侧的吸能盒,设置于吸能盒远离安装板一端的主梁,设置于吸能盒外侧的弯折槽,还包括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弯折槽内壁的安装插孔。该铝合金汽车防撞梁,通过控制填补杆和弯折槽的位置关系,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吸能盒在弯折槽处出现折弯变形,通过形变吸收部分碰撞能量,来减少传递到车内的冲击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弯折槽内有了支撑不易出现形变,如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直接承受碰撞能量,碰撞能量不足以使吸能盒发生形变,从而使车辆受到的损伤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梁,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铝合金汽车防撞梁是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汽车防撞梁,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内,其作用是吸收碰撞能量,减少碰撞对车身的损害,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铝合金汽车防撞梁通常由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可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2、在专利公开号为cn113561921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涉及防撞梁领域。所述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四周位置固定开设有第一安装定位孔,所述固定底座为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盒体,两个所述缓冲盒体远离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金属横梁,所述金属横梁形状设置带有弧度;位于所述金属横梁远离固定底座一侧的中端位置处开设有引力槽,所述金属横梁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区为横梁内腔,所述横梁内腔内设置有横梁加强筋,所述横梁加强筋形状为弓字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具有防撞性能强的优点。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4、防撞梁由主梁、吸能盒和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自身的刚度抵消部分碰撞能量,通过自身的形变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但在碰撞能量过大时,主梁、吸能盒可能会因形变过大而断裂,从而使防撞梁移位或与车身分离,如此导致汽车对二次撞击的抵抗力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主梁、吸能盒可能会因形变过大而断裂,从而使防撞梁移位或与车身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目的在于:对防撞梁的主梁和吸能盒进行加固。

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外侧的吸能盒,设置于吸能盒远离安装板一端的主梁,设置于吸能盒外侧的弯折槽,还包括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弯折槽内壁的安装插孔,设置于弯折槽内部的填补杆,设置于安装插杆表面的弯折槽,设置于填补杆顶部的延伸杆,设置于吸能盒顶部的定位槽,吸能盒远离主梁一侧的控制设备,设置于控制设备内部的活动板,设置于活动板顶部的控制滑槽,以及设置于延伸杆和控制滑杆之间的固定组件;

4、所述主梁的侧方截面呈c形,填补杆的外壁与弯折槽的内壁紧密贴合,安装插杆滑动插接于安装插孔内,活动板滑动连接于控制设备内,活动板延伸至定位槽内,控制滑杆滑动连接于控制滑槽内,吸能盒采用空心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延伸杆顶部的贯穿孔,设置于贯穿孔上方开口处的防松槽和固定槽,设置于控制滑杆顶部的防松块,以及设置于防松块顶部的固定螺栓;

6、所述控制滑杆贯穿贯穿孔,防松槽设置为六边形,固定槽与防松槽连通,防松块的形状与防松槽和固定槽组合后的形状相同,固定螺栓贯穿防松块。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之间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远离吸能盒一端的锁定板,设置于锁定板表面的固定孔,设置于主梁内部的钢丝绳,以及设置于钢丝绳两端的固定件;

8、所述钢丝绳两端均贯穿吸能盒和固定孔,钢丝绳位于主梁内的部分处于绷紧状态,钢丝绳位于吸能盒内的部分采用松弛盘绕状态,固定件嵌于固定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之间的加固梁,加固梁位于主梁的c型开口处。

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加固梁上的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设置于加固梁靠近主梁一侧的偏移滑槽,设置于偏移滑槽内的加固板;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设置于加固板内部的穿线孔,设置于加固梁表面的安装孔,设置于安装孔内部的动力筒,设置于动力筒内部的动力腔,设置于动力腔内部的发条设备,设置于动力腔内壁的固定异形孔,设置于发条设备轴心处的转动异形孔,设置于转动异形孔内部的锁定杆,设置于发条设备外侧的牵引绳,以及设置于牵引绳远离发条设备一端的橡胶套和橡胶塞;

11、所述加固板的长度为偏移滑槽长度的三分之一,加固板位于加固梁中间,转动异形孔的形状与固定异形孔的形状相同,锁定杆一端采用圆柱形设计,另一端采用异形设计,且此端延伸至固定异形孔内,锁定杆延伸入固定异形孔内的部分的形状与固定异形孔的形状相同,牵引绳远离发条设备的一端贯穿穿线孔,橡胶套靠近橡胶塞的一端采用漏斗形设计,橡胶塞采用球形设计,橡胶套和橡胶塞的最大直径与穿线孔直径相同。

12、一种汽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外侧的固定板,设置于车架内侧的横梁,还包括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以及设置于横梁和加固梁之间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横梁表面的后插孔,设置于后插孔内的后插杆,设置于后插杆远离加固梁一端的后限位板,设置于后插杆外侧的后夹板,设置于后插杆外侧的收纳槽,设置于收纳槽内部的两个卡键,设置于两个卡键之间的弹性件,设置于加固梁表面的前插孔,设置于前插孔内部的前插杆,以及设置于前插孔外侧的前限位板;

13、所述后限位板和后夹板分别分布于横梁两侧,前夹板和前限位板分布于加固梁两侧,后夹板和前夹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后限位板和牵引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前夹板和前插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4、进一步地,所述前插孔的直径大于前插杆的直径,后插孔的宽度大于后插杆的宽度。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通过控制填补杆和弯折槽的位置关系,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控制设备将活动板向自身内部拉动,利用控制滑槽将填补杆推出弯折槽,如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主梁所受的碰撞能量传递给吸能盒,吸能盒在弯折槽处出现折弯变形,通过形变吸收部分碰撞能量,来减少传递到车内的冲击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在车辆低速行驶时,控制设备将活动板向主梁方向推出,利用控制滑槽将填补杆拉入弯折槽内,填补杆将弯折槽完全填满,如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直接承受碰撞能量,碰撞能量不足以使吸能盒发生形变,从而使车辆受到的损失降低,减少经济损失。

17、2、通过设置加固组件,在主梁受到猛烈撞击而断裂时,钢丝绳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同时可以在吸能盒或主梁因为撞击而断裂时,起到固定、串联作用,避免主梁与车辆分离,失去对二次撞击的保护效果。

18、3、通过设置辅助组件,短小的加固板居于加固梁中间,对加固梁起到加强作用,避免碰撞能量过大时,加固梁在中间折断,同时短小的加固板可以减少设备的整体重量,而在撞击点位于加固梁边侧时,锁定杆松开发条设备,发条设备利用牵引绳将加固板拉扯至撞击部位,增大了加固板的保护范围。

19、4、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在车辆高速碰撞时导致吸能盒断裂时,主梁向横梁方向移动,后插杆卡接入前插杆内,将加固梁与横梁连接,使主梁和加固梁保持在车辆的正前方或正后方,增强其对二次撞击的保护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安装板(1),设置于安装板(1)外侧的吸能盒(2),设置于吸能盒(2)远离安装板(1)一端的主梁(3),设置于吸能盒(2)外侧的弯折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弯折槽(4)内壁的安装插孔(5),设置于弯折槽(4)内部的填补杆(6),设置于安装插杆(7)表面的弯折槽(4),设置于填补杆(6)顶部的延伸杆(8),设置于吸能盒(2)顶部的定位槽(9),吸能盒(2)远离主梁(3)一侧的控制设备(10),设置于控制设备(10)内部的活动板(11),设置于活动板(11)顶部的控制滑槽(12),以及设置于延伸杆(8)和控制滑杆(13)之间的固定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4)包括设置于延伸杆(8)顶部的贯穿孔(15),设置于贯穿孔(15)上方开口处的防松槽(16)和固定槽(17),设置于控制滑杆(13)顶部的防松块(18),以及设置于防松块(18)顶部的固定螺栓(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采用空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2)之间的加固组件(20),加固组件(20)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远离吸能盒(2)一端的锁定板(21),设置于锁定板(21)表面的固定孔(22),设置于主梁(3)内部的钢丝绳(23),以及设置于钢丝绳(23)两端的固定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2)之间的加固梁(25),加固梁(25)位于主梁(3)的C型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加固梁(25)上的辅助组件(26),辅助组件(26)包括设置于加固梁(25)靠近主梁(3)一侧的偏移滑槽(27),设置于偏移滑槽(27)内的加固板(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6)包括设置于加固板(28)内部的穿线孔(29),设置于加固梁(25)表面的安装孔(30),设置于安装孔(30)内部的动力筒(31),设置于动力筒(31)内部的动力腔(32),设置于动力腔(32)内部的发条设备(33),设置于动力腔(32)内壁的固定异形孔(34),设置于发条设备(33)轴心处的转动异形孔(35),设置于转动异形孔(35)内部的锁定杆(36),设置于发条设备(33)外侧的牵引绳(37),以及设置于牵引绳(37)远离发条设备(33)一端的橡胶套(38)和橡胶塞(39);

8.一种汽车,包括车架(40),设置于车架(40)外侧的固定板(41),设置于车架(40)内侧的横梁(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以及设置于横梁(42)和加固梁(25)之间的连接组件(43);连接组件(43)包括设置于横梁(42)表面的后插孔(44),设置于后插孔(44)内的后插杆(45),设置于后插杆(45)远离加固梁(25)一端的后限位板(46),设置于后插杆(45)外侧的后夹板(47),设置于后插杆(45)外侧的收纳槽(48),设置于收纳槽(48)内部的两个卡键(49),设置于两个卡键(49)之间的弹性件(50),设置于加固梁(25)表面的前插孔(51),设置于前插孔(51)内部的前插杆(52),以及设置于前插孔(51)外侧的前限位板(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孔(51)的直径大于前插杆(52)的直径,后插孔(44)的宽度大于后插杆(45)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47)和前夹板(54)均采用塑料材质,后限位板(46)和牵引绳(3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前夹板(54)和前插杆(5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安装板(1),设置于安装板(1)外侧的吸能盒(2),设置于吸能盒(2)远离安装板(1)一端的主梁(3),设置于吸能盒(2)外侧的弯折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弯折槽(4)内壁的安装插孔(5),设置于弯折槽(4)内部的填补杆(6),设置于安装插杆(7)表面的弯折槽(4),设置于填补杆(6)顶部的延伸杆(8),设置于吸能盒(2)顶部的定位槽(9),吸能盒(2)远离主梁(3)一侧的控制设备(10),设置于控制设备(10)内部的活动板(11),设置于活动板(11)顶部的控制滑槽(12),以及设置于延伸杆(8)和控制滑杆(13)之间的固定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4)包括设置于延伸杆(8)顶部的贯穿孔(15),设置于贯穿孔(15)上方开口处的防松槽(16)和固定槽(17),设置于控制滑杆(13)顶部的防松块(18),以及设置于防松块(18)顶部的固定螺栓(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采用空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2)之间的加固组件(20),加固组件(20)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远离吸能盒(2)一端的锁定板(21),设置于锁定板(21)表面的固定孔(22),设置于主梁(3)内部的钢丝绳(23),以及设置于钢丝绳(23)两端的固定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吸能盒(2)之间的加固梁(25),加固梁(25)位于主梁(3)的c型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加固梁(25)上的辅助组件(26),辅助组件(26)包括设置于加固梁(25)靠近主梁(3)一侧的偏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洪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迪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