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围单元、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91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侧围单元、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立柱结构、纵梁结构、轮罩结构和内板加强结构;立柱结构的下端具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立柱支点,两个立柱支点分别连接于纵梁结构,立柱结构于两个立柱支点之间形成轮罩安装留空;轮罩结构设于轮罩安装留空内,且分别与立柱结构及纵梁结构连接;内板加强结构连接于轮罩结构的内侧,内板加强结构具有上支臂、前下支臂和后下支臂,上支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与立柱结构连接,前下支臂向上支臂的前侧下方延伸,后下支臂向上支臂的后侧下方延伸。本技术能有效改善后侧围区域焊点开裂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后减震器立柱传力导致轮罩结构被击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后侧围单元、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驾乘安全性关注度越来越高。车身后围的结构承担了后悬架系统的冲击力,对车身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驾乘安全性。车身后围结构主要由后立柱、后地板纵梁、门槛梁、后轮罩等结构组成,各构件之间主要通过焊接固定,现有的后围结构容易因强度和刚度不足而出现焊点开裂的问题,直接影响车身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侧围单元、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围结构容易因出现焊点开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侧围单元,包括:

4、立柱结构、纵梁结构、轮罩结构和内板加强结构;

5、所述立柱结构的下端具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立柱支点,两个所述立柱支点分别连接于所述纵梁结构,所述立柱结构于两个所述立柱支点之间形成轮罩安装留空;

6、所述轮罩结构设于所述轮罩安装留空内,且分别与所述立柱结构及所述纵梁结构连接;

7、所述内板加强结构连接于所述轮罩结构的内侧,所述内板加强结构具有上支臂、前下支臂和后下支臂,所述上支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与所述立柱结构连接,所述前下支臂向所述上支臂的前侧下方延伸,所述后下支臂向所述上支臂的后侧下方延伸。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支臂与所述前下支臂之间的夹角ɑ等于所述上支臂与所述后下支臂之间的夹角β。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角ɑ与所述夹角β均为110°~130°。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板加强结构包括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减震支座加强板,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形成所述上支臂及所述前下支臂;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的后侧,且连接处位于所述上支臂和所述前下支臂的交汇处,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形成所述后下支臂。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均具有向内侧拱起的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边缘的支撑翻边,所述主板与所述轮罩结构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加强间隔空间,所述支撑翻边与所述轮罩结构的内侧面连接,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结构的顶部还形成有侧围窗安装留空,所述侧围窗安装留空间隔设于所述轮罩安装留空的上方。

13、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后悬架系统的作用力可直接传递到纵梁结构上,也可通过轮罩结构间接的传递到纵梁结构上,传递到纵梁结构上的作用力主要通过前部的立柱支点、前下支臂的下端、后下支臂的下端向上传递,前部的立柱支点将作用力通过立柱结构的前部分支向上传递,前下支臂和后下支臂将作用力通过上支臂向上传递,后部的立柱支点将作用力通过立柱结构的后部分支向上传递,后侧围单元的传力路径多,对冲击载荷起到有效的分散作用,而冲击载荷过于集中是导致侧围区域搭接焊点开裂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有效改善焊点开裂的问题。

15、2)内板加强结构对轮罩结构进行局部加强,加强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两类,其一,通过内板加强结构自身与轮罩结构的叠加实现增厚加强,其二,由于内板加强机构具有上支臂、前下支臂和后下支臂,后减震器的所用力在传递到轮罩结构上之后,能通过三个支臂进行分散,提升轮罩结构的强度,避免后减震器立柱传力导致轮罩结构被击穿的问题。

16、3)立柱结构与纵梁结构围合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前下支臂、后下支臂与轮罩结构组装后,也能与纵梁结构围合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通过多层套设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提升后侧围单元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对于提升其承力能力,改善焊点开裂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1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包括:

18、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述的后侧围单元;

19、连接于两侧立柱结构顶端的上横梁结构;以及

20、连接于两侧纵梁结构之间的下横向连接结构。

2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横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下横梁和后围连接架,所述第一下横梁对应设于前侧的两个立柱支点之间,所述后围连接架对应设于后侧的两个立柱支点之间。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横向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定义所述纵梁结构上与前下支臂对应的传力点为第一传力点,定义所述纵梁结构上与后下支臂对应的传力点为第二传力点,所述第三下横梁对应设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力点之间,所述第四下横梁对应设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传力点之间。

23、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后侧围单元,对后侧围单元承受的冲击载荷进行分散,还能后侧围单元部分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改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焊点易开裂的问题。另外,后侧围单元与上横梁结构和下横向连接结构围合形成闭环状的结构,后侧围单元承受的冲击载荷能沿该闭环状结构传递,传力路径长,对于能对冲击载荷的能量进行有效的衰减,提升后围传力结构总成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2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

2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有效改善了后围区域焊点容易开裂的问题,后围区域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提升驾乘安全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401)与所述前下支臂(402)之间的夹角ɑ等于所述上支臂(401)与所述后下支臂(403)之间的夹角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ɑ与所述夹角β均为110°~1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结构(4)包括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和减震支座加强板(420),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形成所述上支臂(401)及所述前下支臂(402);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的后侧,且连接处位于所述上支臂(401)和所述前下支臂(402)的交汇处,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形成所述后下支臂(4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和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均具有向内侧拱起的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边缘的支撑翻边,所述主板与所述轮罩结构(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加强间隔空间,所述支撑翻边与所述轮罩结构(3)的内侧面连接,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减重孔(4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结构(1)的顶部还形成有侧围窗安装留空(103),所述侧围窗安装留空(103)间隔设于所述轮罩安装留空(102)的上方。

7.一种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向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下横梁(610)和后围连接架(620),所述第一下横梁(610)对应设于前侧的两个立柱支点(101)之间,所述后围连接架(620)对应设于后侧的两个立柱支点(101)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向连接结构(6)还包括第三下横梁(630)和第四下横梁(640),定义所述纵梁结构(2)上与前下支臂(402)对应的传力点为第一传力点(4021),定义所述纵梁结构(2)上与后下支臂(403)对应的传力点为第二传力点(4031),所述第三下横梁(630)对应设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力点(4021)之间,所述第四下横梁(640)对应设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传力点(4031)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围传力结构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401)与所述前下支臂(402)之间的夹角ɑ等于所述上支臂(401)与所述后下支臂(403)之间的夹角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ɑ与所述夹角β均为110°~1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结构(4)包括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和减震支座加强板(420),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形成所述上支臂(401)及所述前下支臂(402);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的后侧,且连接处位于所述上支臂(401)和所述前下支臂(402)的交汇处,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形成所述后下支臂(4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内板下加强板(410)和所述减震支座加强板(420)均具有向内侧拱起的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边缘的支撑翻边,所述主板与所述轮罩结构(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加强间隔空间,所述支撑翻边与所述轮罩结构(3)的内侧面连接,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减重孔(4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垚高俊风高鹏蓝庆生季春红田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