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765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方法制作得到的固定化酶膜的酶蛋白承载量低以及催化活性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二、制备吸附有己二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三、将吸附有己二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浸入到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溶液或转谷氨酰胺酶溶液中进行处理即得到固定化酶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得到的固定化酶膜的酶蛋白承载量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得到的固定化酶膜的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承载量大于35mg/g膜,谷氨酰胺酶的承载量大于20mg/g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得到的固定化酶膜的吸附能力、催化活性以及热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固定化酶是用一定的材料将活性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的区域内,但仍能进行酶所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一种新技术。与水溶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温和及酶的活性可调节控制等酶催化反应特性以外,还有分离回收容易、可重复多次使用、操作连续及可控、工艺简便等系列优点,因此在生物及生物工程、医药、食品、医学及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得以迅速发展。 从上世纪50年代膜分离技术进入工业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广泛渗透到化工、冶金、环保、生物工程领域。分离膜不仅能够对气体、有机物、各类生物制剂等进行有效的分离、浓縮和纯化,而且还成为了固定化酶的载体。固定化酶膜能够将酶的催化特性和膜的优良分离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成酶膜生物反应器。微孔膜是具有无数互通微孔(孔径一般为0.01 10iim)的薄膜,其基材可为聚烯烃、聚醚矾、聚氨醋等。在上述基材中,聚丙烯具有高熔点、高耐热性等优异性能,且聚丙烯材料价格低廉,因而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微孔膜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利用聚丙烯材料制作固定化酶膜制作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俩大类,物理法的优点在于酶不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聚丙烯膜在丙酮中浸泡22~26h,然后在25~35℃条件下干燥22~26h后放入浓度为0.2mol/L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用紫外光照射14~16min,紫外光照射强度为90~110μW/cm↑[2],照射距离11~13cm,再将膜自然晾干后浸入质量浓度为10%~3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乙醇溶液中,在28~32℃条件下水浴振荡22~26h,然后在28~32℃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2~26h即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乙醇溶液的溶剂是质量浓度为90%~99%的乙醇;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浸入到...

【技术特征摘要】
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化酶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聚丙烯膜在丙酮中浸泡22~26h,然后在25~35℃条件下干燥22~26h后放入浓度为0.2mol/L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用紫外光照射14~16min,紫外光照射强度为90~110μW/cm2,照射距离11~13cm,再将膜自然晾干后浸入质量浓度为10%~3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乙醇溶液中,在28~32℃条件下水浴振荡22~26h,然后在28~32℃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2~26h即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乙醇溶液的溶剂是质量浓度为90%~99%的乙醇;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浸入到质量浓度为13%~17%的己二胺溶液中,在45~55℃条件下振荡35~45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了吸附有己二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膜;三、4.5~5.5g的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或4.5~5.5g的转谷氨酰胺酶溶解于480~520ml、浓度为0.05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强石彦国杨春华张毅方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