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64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角的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使用直流电弧法,用空气、CO2、CO或CO/N2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氛,制得碳纳米角。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达到大量生产的要求,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产物纯度高,只需简单的灼烧纯化后,碳纳米角的纯度可达94%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碳纳米角的直径约为25纳米,可聚集成直径为50—80纳米的球形聚集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角的合成技术,具体是一种碳纳米角的直流电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角是近年来发现的碳元素的新的同素异形体,它可以看成是由单层石墨巻 曲而成,一端为角状闭口结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碳纳米角的直径一般为2-5纳米,长度 为数纳米至数十纳米。碳纳米角通常聚集为直径为50-100纳米的球形聚集体,其角锥一端 指向聚集体的外侧。碳纳米角的角锥状空心结构及独特形貌使其在催化剂载体、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和药物输运载体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碳纳米角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成为了近年来科学研究中的热点。 碳纳米角的宏量制备最早由日本的Iijima S等人在室温下用激光法实现(Chem. Phys. Lett. , 1999, 309, 165-170)。他们使用C02激光器在Ar气氛中760 Torr压力下蒸发 石墨棒,获得了高纯度的碳纳米角。由于激光法的成本较高,研究人员后来发展了碳纳米角 的电弧法制备。电弧法是通过电弧放电蒸发石墨,使碳原子重新组合为碳纳米角。Sano N等 人报道了以水或者液氮作为介质采用电弧法制备碳纳米角(J. Phys. D :A卯l. Phys. , 2004, 37, 17 20 ;Nanotechnology, 2004, 15, 546-550),但该方法中水或液氮的使用,使得操作比 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气、C02、C0或CO/N2气氛中制备碳纳米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种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直流电弧法,用空气、C02、 CO或C0/N2 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氛,所述反应气氛的压力为380—500Torr,制得碳纳米角。 所述直流电弧放电的电流为80—120A。 所述CO/^混合气体中,CO和^的体积比为1 : 2—2 : 1。 将制得的碳纳米角在空气中灼烧,除去无定形碳。 所述灼烧温度可为400—50(TC 。 所述灼烧时间可为30—60分钟。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和效果 1)使用直流电弧法,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能达到大量生产的要求。 2)产物的纯度高,经简单的灼烧纯化之后,纯度可达94%以上。 3)在各种气氛中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碳纳米角,在空气气氛中获得的产物为dahlia型碳纳米角,其一端为尖锐的角锥状结构(顶角约为20° )。在C02、 CO以及CO/N2的混合气体中获得的产物为bud型碳纳米角,与dahlia型碳纳米角相比,其端部较为平滑。 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每天可生产碳纳米角数十克,其纯度在94%以上。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碳纳米角的直径约为2-5纳米,聚集成直径为50-80纳米的球形聚集体。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空气气氛下所得碳纳米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空气气氛下所得碳纳米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空气气氛下所得碳纳米角的热重及其微分曲线; 图4C02气氛下所得碳纳米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C02气氛下所得碳纳米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本专利技术的附图,更详细的描述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一 采用电弧炉进行直流放电,电弧炉的炉壁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分别采用光谱纯的 石墨棒作为阴极和阳极,两极石墨棒的直径均为8mm。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电弧放电,气体压 力为380Torr、电流为120A。阳极消耗完之后收集产物,在空气中于45(TC灼烧1小时,得到 纯度为94%以上的dahlia型碳纳米角。图1为所得碳纳米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中 的小球为碳纳米角的聚集体,直径一般为50-80纳米。图2为所得碳纳米角的透射电子显 微镜照片,可以看到碳纳米角的聚集体以及碳纳米角端部的角锥状结构。图3为碳纳米角 的热重及其微分曲线。产物在40(TC以下没有明显失重,说明产物中不含无定形碳。 实施例二 采用电弧炉进行直流放电,电弧炉的炉壁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分别采用光谱纯的 石墨棒作为阴极和阳极,两极石墨棒的直径均为8mm。在C02气氛中进行电弧放电,气体压 力为380Torr、电流为120A。阳极消耗完之后收集产物,在空气中于45(TC灼烧1小时,得到 纯度为94%以上的bud型碳纳米角。图4为所得碳纳米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中的 小球为碳纳米角的聚集体,直径一般为50-80纳米。图5为所得碳纳米角的透射电子显微 镜照片,可以看到碳纳米角的聚集体以及碳纳米角端部较为平滑。 实施例三 采用电弧炉进行直流放电,电弧炉的炉壁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分别采用光谱纯的 石墨棒作为阴极和阳极,两极石墨棒的直径均为8mm。在C0气氛中进行电弧放电,气体压力 为500Torr、电流为80A。阳极消耗完之后收集产物,在空气中于45(TC灼烧1小时,得到纯 度为94%以上的bud型碳纳米角。 施例四 采用电弧炉进行直流放电,电弧炉的炉壁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分别采用光谱纯的 石墨棒作为阴极和阳极,两极石墨棒的直径均为8mm。在C0和^混合气氛(二者体积比为 1 : 2)中进行电弧放电,气体压力为380 Torr、电流为120A。阳极消耗完之后收集产物,在 空气中于50(TC灼烧1小时,得到纯度为94X以上的bud型碳纳米角。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举例,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和附图,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 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直流电弧法,用空气、CO↓[2]、CO或CO/N↓[2]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氛,所述反应气氛的压力为380--500Torr,制得碳纳米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直流电弧法,用空气、CO2、CO或CO/N2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氛,所述反应气氛的压力为380--500Torr,制得碳纳米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弧放电的电流为80—120A。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祖进王志永李楠顾镇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