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衣成双专利>正文

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21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设有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经铰轴相铰接,后车架上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后车架上设有转向驱动桥,后车架侧面设有辅助转向装置,辅助转向装置包括摇臂、前转向拉杆、后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摇臂上端经支轴与后车架相铰接,下端前部经前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与前车架相铰接,下端后部经后转向拉杆与转向驱动桥上的转向支臂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加大装载机的转向角,实现很小的转向半径,适宜在各种场地作业,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窄小空间转向灵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轮式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 直O
技术介绍
中所周知,现有的装载机的转向装置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转向油缸,前车架和后 车架经铰轴相铰接,后车架一侧或两侧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 装载机转向时,是通过转向油缸上的伸缩杆的伸缩,前支架以铰轴为中心旋转,进而带动前 轮转向,这种装载机主要用于作业场地相对宽阔的施工现场,转向时只能靠转向油缸使前 支架转向,前轮的转向角度小,装载机的转向半径大,不能满足作业场地窄小以及小型厂矿 企业装载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人在2008年4月10号申请了名称为带有 后轮转向的装载机的技术专利,其特征是在后车架的后桥上设有转向装置,后车架上 设有带双向等量伸缩臂的助力油缸,助力油缸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装置中的旋转支臂相 连接,另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前车架相连接,本技术是通过助力油缸中的伸缩臂前 后作等量移动,使转向装置形成连杆机构,从而带动后轮转向,使装载机能在窄小空间转 向,助力油缸驱动前轮旋转一定角度时,后轮同时旋转的角度和前轮相等,那么装载机的转 向角度是前轮转向角度和后轮转向角度之和,这种结构的不足是助力油缸的成本高,致使 整车的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减少成 本、转向灵活、能加大装载机的转向角,实现较小转向半径的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设有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经铰轴 相铰接,后车架上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后车架上 设有转向驱动桥,后车架侧面设有辅助转向装置,辅助转向装置包括摇臂、前转向拉杆、后 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摇臂上端经支轴与后车架相铰接,下端前部经前转向拉杆和球头拉 杆与前车架相铰接,下端后部经后转向拉杆与转向驱动桥上的转向支臂相铰接,使装载机 在转向油缸驱动下,进行转向的同时,车架侧面的前转向拉杆推动摇臂绕支轴向后摆动的 同时,带动后转向拉杆经转向支臂推动转向驱动桥上的后轮转向,使装载机的转向角度为 前轮与后轮转向角度之和,减少整机成本,缩小装载机转向半径,使装载机能在窄小空间转 向的目的。本技术中的前转向拉杆可设在后转向拉杆的上方,也可设在后转向拉杆的下 方,可根据不同型号的装载机而定。本技术中的前转向拉杆可等于后转向拉杆,也可大于后转向拉杆,还可小于后转向拉杆,可根据不同机型的装载机而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加大装载机的转向角,实现很小的转向半径,适宜在各种场地作业,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窄小空间转向灵活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转向驱动桥1、转向支臂2、转向油缸3、伸缩杆4、球头拉杆5、摇臂6、前 转向拉杆7、后转向拉杆8、前车架9、后车架10、铰轴11、支轴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设有前车架9和后车架10,前 车架9和后车架10经铰轴11相铰接,后车架10上设有转向油缸3,也可在后车架10两侧 设有转向油缸3,转向油缸3经伸缩杆4与前车架9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0上设有 转向驱动桥1,后车架10侧面设有辅助转向装置,本技术可将辅助转向装置设在后车 架10内侧,也可将辅助转向装置设在后车架10外侧,辅助转向装置包括摇臂6、前转向拉杆 7、后转向拉杆8和球头拉杆5,摇臂6上部经支轴12与后车架10相铰接,下端前部经前转 向拉杆7和球头拉杆5与前车架9相铰接,下端后部经后转向拉杆8与转向驱动桥1上的 转向支臂2相铰接,使装载机在转向油缸3驱动下,进行转向的同时,车架侧面的前转向拉 杆7推动摇臂6绕支轴12向后摆动的同时,带动后转向拉杆8经转向支臂2推动转向驱动 桥1上的后轮转向,使装载机的转向角度为前轮与后轮转向角度之和,减少整机成本,缩小 转载机转向半径,使装载机能在窄小空间转向的目的。本技术中的前转向拉杆7可设在后转向拉杆8的上方,也可设在后转向拉杆 8的下方,可根据不同型号的装载机而定。本技术中的前转向拉杆7可等于后转向拉杆8,也可大于后转向拉杆8,还可 小于后转向拉杆8,可根据不同机型的装载机而定。本技术在向左转向时,驱动转向油缸3,带动前支架9以铰轴11为中心旋转, 带动前轮转向,前支架9 一侧的前转向拉杆7推动摇臂6以支轴12为中心向后旋转,带动 前转向拉杆7下部的后转向拉杆8向后移动,促使转向驱动桥1上的转向支臂2带动后轮 转向,同理,在向右转向时,驱动转向油缸3,带动前支架9沿铰轴11旋转,使前轮向右转,前 支架9 一侧的前转向拉杆7拉动摇臂6以支轴12为中心向前旋转,带动前转向拉杆7下部 的后转向拉杆8向前移动,促使转向驱动桥1上的转向支臂2带动后轮向右转向。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加大装载机的转向角,实现很小的转向半径,适宜 在各种场地作业,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窄小空间转向灵活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设有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经铰轴相铰接,后车架上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后车架上设有转向驱动桥,后车架侧面设有辅助转向装置,辅助转向装置包括摇臂、前转向拉杆、后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摇臂上端经支轴与后车架相铰接,下端前部经前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与前车架相铰接,下端后部经后转向拉杆与转向驱动桥上的转向支臂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设有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经铰轴相铰接,后车架上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后车架上设有转向驱动桥,后车架侧面设有辅助转向装置,辅助转向装置包括摇臂、前转向拉杆、后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摇臂上端经支轴与后车架相铰接,下端前部经前转向拉杆和球头拉杆与前车架相铰接,下端后部经后转向拉杆与转向驱动桥上的转向支臂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成双
申请(专利权)人:衣成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