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配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902 阅读:5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制工艺(配制方法),克服以往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传统配制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收率高,成品质量更加稳定的配制工艺:(1)按处方量100%投料,将甘露醇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加入配制量0.2%(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10~20℃,溶液充氮(氮气压力0.3-0.5MPa)备用;(2)取约配制量60%的10~20℃注射用水,充氮(氮气压力0.3-0.5MPa),加入依地酸二钠,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泮托拉唑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1%(W/V)的药用炭,搅拌均匀,静置20分钟,脱炭过滤;(3)上述滤液混合后,充氮保护(氮气压力0.3-0.5MPa),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10.0~10.8,用10~20℃注射用水加至配制量,搅拌均匀,复测pH值应为10.0~10.8,分别经0.45μm、0.22μm滤芯的过滤器过滤,送检半成品合格后,交灌装工序;按该配制工艺生产的成品质量更加稳定,且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市场前景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剂的配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优于传统 工艺的新配制工艺。
技术介绍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主要成分是泮托拉唑钠,化学名为5— 二氟甲氧基_2 {[ (3,4 一二甲氧基一 2.吡啶基)一甲基].亚磺酰基}. IH—苯并咪唑钠盐一水合物,是一种新型 的抗溃疡药,其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从而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 肠溃疡等。临床主要用于闭塞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等,因其疗效好,副作用 少,市场需求量大。国内有数家企业生产,采用的配制生产工艺均是传统工艺按标示量110%计算 原料使用量;将甘露醇、依地酸二钠依次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完全 溶解,加入配制量0.2% (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30-40°C ;取约配 制量60%的30-40°C注射用水,加入泮托拉唑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 1% (W/V) 的药用炭,搅拌均勻,静置20分钟,脱炭过滤;合并上述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 至10.0 10. 8,用30-40°C注射用水加至配制量,搅拌均勻,复测PH值应为10. 0 10.8, 经0. 45 μ m、0. 22 μ m滤芯过滤,送检半成品合格后,交灌装工序。因泮托拉唑钠有亚磺酰基苯并咪唑的化学结构,其稳定性易受光线、重金属离子、 氧化性和还原性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一般采用的生产工艺将金属络合剂与辅料一 起溶解,配制用注射用水和药液的温度控制较高,配制过程与药液输送过程未充氮保护,因 而配制过程原料含量下降一般达到8% -10%,须按处方量的110%投料;并且因配制过程 中少量药品在空气中的氧化分解导致每批灯检冻干品中有2% -5%灯检黑点废品;以上两 项直接导致生产成本高,并且存在一定的潜在隐患,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国内其 他企业生产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数次可见异物(澄清度)检查不合格的报道。分析上述原因是传统配制工艺对药液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和 验证,采用了降低水温和充氮保护等措施,制定了新的配制工艺其特征是在原工艺基础 上,将原来在辅料中加入金属络合离子,改为先溶解处理辅料,在原料溶液中直接加入金 属络合离子,再将辅料溶液加入原料溶液中。配制用注射用水和药液的温度严格控制在 10°C-2(TC,配制过程充氮,按改进后的工艺生产,中间产品含量只下降1-2%。与原工艺相 比,提高了 8-10个百分点,产品收率提高,同时解决了药液因部分氧化变色导致的灯检黑 点问题,可见异物检查合格,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以往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传统配制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 低、收率高,成品质量更加稳定的配制工艺(1)按处方量100%投料,将甘露醇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2% (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10 20°C,溶 液充氮(氮气压力0. 3-0. 5Mpa)备用;(2)取约配制量60%的10°C 20°C注射用水,充氮(氮气压力0. 3-0. 5Mpa),加入 依地酸二钠,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泮托拉唑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1% (W/V)的 药用炭,搅拌均勻,静置20分钟,脱炭过滤;(3)上述滤液混合后,充氮保护(氮气压力0.3-0.5Mpa),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 PH值至10.0 10. 8,用10 20°C注射用水加至配制量,搅拌均勻,复测PH值应为10. 0 10. 8,分别经0. 45 μ m、0. 22 μ m滤芯的过滤器过滤,送检半成品合格后,交灌装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按该配制工艺制得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1)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该产品的灯检废品多(黑点)问 题,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便于贮存和市场销售;研究报告检验依据新药转正标准第三十四册WS1-(X-OTe)-ZOOSZ药品来源用本专利技术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配制工艺各中试三批的样品。每批 60000ml,均严格按处方工艺要求100%投料;(1)检验结果新工艺样品全检结果均符合规定。100%投料,新的配制工艺的含 量在标示量的98% -99%之间(标准为90% -110% );新工艺中试中间、冻干品含量统计批号中间品含量%与投料比含量下降%冻干品含量%090312198. 91. 198. 5090312298. 51. 598. 9090313199. 01. 098. 6新工艺中试冻干品灯检黑点、总灯检废品率统计批号灯检黑点率总灯检废品率090312100. 5%090312200.2%090313100. 3% (2)安全性试验按2005版《中国药典》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指导原则检验,新工艺 三批样品均符合规定;4(3)稳定性考察结果按2005版《中国药典》注射剂稳定性考察方法检验新工艺三 批样品有效期内均符合规定;(4)临床用药反应收集自2009年10月生产以来,按已注册新工艺生产了 50批, 市场信誉良好,未收集到该药品的不良反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有别于传统工艺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配制工艺,采用严控水温充氮保护,其 具体方法为(1)按处方量100%投料,将甘露醇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完 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2% (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10 20°C,溶 液充氮(氮气压力0. 3-0. 5Mpa)备用;(2)取约配制量60%的10 20°C注射用水,充氮(氮气压力0. 3-0. 5Mpa),加入 依地酸二钠,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泮托拉唑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1% (W/V)的 药用炭,搅拌均勻,静置20分钟,脱炭过滤;(3)上述滤液混合后,充氮(氮气压力0. 3-0. 5Mpa),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 至10. 0 10. 8,用10 20°C注射用水加至配制量,搅拌均勻,复测PH值应为10. 0 10. 8, 分别经0. 45 μ m、0. 22 μ m滤芯的过滤器过滤,送检半成品合格后,交灌装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制工艺,其具体方法为:处方(每1000支用量)原辅料 处方量泮托拉唑钠(按无水物计) 40.0g甘露醇 70.0g依地酸二钠 4.0g药用炭 6.0g 新鲜注射用水 加至2000ml(1)按处方量100%投料,将甘露醇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2%(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10~20℃,溶液充氮(氮气压力0.3-0.5Mpa)备用;(2)取约配制量60%的10~20℃注射用水,充氮(氮气压力0.3-0.5Mpa),加入依地酸二钠,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泮托拉唑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1%(W/V)的药用炭,搅拌均匀,充氮静置20分钟,脱炭过滤;(3)上述滤液混合后,充氮(氮气压力0.3-0.5Mpa),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10.0~10.8,用10~20℃注射用水加至配制量,搅拌均匀,复测PH值应为10.0~10.8,分别经0.45μm、0.22μm滤芯的过滤器过滤,送检半成品合格后,交灌装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制工艺,其具体方法为处方(每1000支用量)原辅料处方量泮托拉唑钠(按无水物计)40.0g甘露醇70.0g依地酸二钠4.0g药用炭6.0g 新鲜注射用水 加至2000ml(1)按处方量100%投料,将甘露醇加入约配制量15%的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加入配制量0.2%(W/V)的药用炭,煮沸30分钟,脱炭过滤;放凉至10~20℃,溶液充氮(氮气压力0.3 0.5Mpa)备用;(2)取约配制量60%的10~20℃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宗锋朱永杰张新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