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I)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37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化合物(I)化学名为20-(S)-原人参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20-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利用高脂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产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造模开始,预防性给予化合物(I)能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抑制血液中巨噬细胞对脂质的摄取,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从而逆转、延缓高血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I)可以采用口服或注射剂型,也可以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制成制剂时,制剂中包括化合物(I)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者赋形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I)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I),化学名为20-(S)-原人参二醇-3-[ο-β-D-卩比喃葡萄 糖(1 — 2) - β -D-吡喃葡萄糖]-20-0- β -D-吡喃葡萄糖苷,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地说 是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多种血管疾病重要病理特征。动 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 特征包括早期的脂质条纹形成及晚期粥样斑块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确切病因及发 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其主要病变过程如下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血管 内膜受损,此时血管内单核细胞发生聚集、黏附,并进一步迁移至内膜下,转变成巨噬细胞, 血管内膜下大量聚集的巨噬细胞和同样增殖、迁移至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一起大量吞噬脂 质(包括胆固醇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泡沫细胞,而细胞内过度堆积的脂质将促使泡沫细 胞走向凋亡或坏死,将细胞内的脂质释放出来,最终形成条纹状脂质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 窄,血流动力学状况发生改变,此外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化合物(Ⅰ)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Ⅰ)。

【技术特征摘要】
化合物(I)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FSA00000258581700011.ti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 在于剂型为注射液或粉针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在制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药物中的应用,其 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永源周家国汤勇波李冠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大中山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