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基镛专利>正文

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49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保持平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质量轻,耐用可靠;2、导热性能好,换热效率高,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运行安全性,适用于对换热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有特殊要求的装置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管结构,属于换热器用扁管
,尤其是指一种双排多孔 微通道扁管。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机械电子系统和化学机械系统的微型化发展,传统的换热设备已不能 很好的满足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了,换热设备微型化的发展成为了迫切的要求和必然的趋 势;另一方面,随着能源问题的日渐突显,要求在满足热量交换的前提下,必须尽可能缩小 换热设备体积,即提高换热设备的紧凑性,进而减轻换热设备的重量,节约材料,并相应地 提高空间利用率。而换热设备微型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技术即为换热扁管的微型化和高效 化,现有的换热扁管很难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出相应的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换热效 率高、质量轻、体积小且安全可靠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 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保持平行设置。进一步,所述扁管本体的截面呈椭圆长孔状,其相对两宽面为与散热翅片连接配 合的光滑平面。进一步,所述扁管本体由铝质锭块挤压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分别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布置, 且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位置相错配合。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孔型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 形。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圆形孔直径分别为0.2mm 0. 4mm。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下排多孔微 通道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及上排多孔微通道的圆心连线和下排多孔微 通道的圆心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 3mm 0. 4mm。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孔间设置有连接间隔筋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质量轻,耐用可靠;2、导热性能好,换热效率高,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运行安全性,适用于对换热设备 的尺寸和重量有特殊要求的装置中使用。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1,扁管本体 1由铝质锭块挤压一体成型,其截面呈椭圆长孔状,相对两宽面为与散热翅片连接配合的光 滑平面11,该光滑平面11给平行流式换热器芯体装配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焊接面,保证散 热翅片的平整度和平行度,减少了通过芯体截面的风阻。上述扁管本体1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多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上排多 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分别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布置且位置相错配合;同时上 排多孔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的孔间设置有连接间隔筋板,连接间隔筋板在加 强抗压的同时,增大了制冷介质与扁管的散热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能力。进一步,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的孔型为圆形,圆形孔直径 分别为0. 3mm。较好的,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21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下 排多孔微通道22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及上排多孔微通道21的圆心连线 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的圆心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 3mm 0. 4mm。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 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的孔型为椭圆形,而其余操作方 法和有益效果均相同。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 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21和下排多孔微通道22的孔型为三角形,而其余操作方 法和有益效果均相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 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一种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保持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的截面呈 椭圆长孔状,其相对两宽面为与散热翅片连接配合的光滑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由铝质锭 块挤压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 下排多孔微通道分别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布置,且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位 置相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 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孔型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和 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圆形孔直径分别为0. 2mm 0. 4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多孔微通道 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下排多孔微通道相邻圆形孔的圆心距为0. 5mm 0. 8mm,及上排多孔微通道的圆心连线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圆心连线的垂直距离为 0. 3mm 0. 4mm08.根据权利4至7任一所述的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多孔孔微 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的孔间设置有连接间隔筋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保持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质量轻,耐用可靠;2、导热性能好,换热效率高,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运行安全性,适用于对换热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有特殊要求的装置中使用。文档编号F28F9/22GK101936625SQ2010102725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冯开瑞, 梁志敏, 江春燕, 陈兆强, 陈基镛 申请人:陈基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排多孔微通道扁管,包括有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上排多孔微通道和下排多孔微通道保持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镛江春燕梁志敏陈兆强冯开瑞
申请(专利权)人:陈基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