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Co3O4/β-MnO2或NiO/β-Mn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72114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介孔Co3O4/β-MnO2或NiO/β-Mn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分别通过硝酸锰和硝酸钴与硝酸锰和硝酸镍混合溶液浸渍KIT-6、干燥、焙烧、溶解、洗涤和干燥的硬模板法,制备出具有三维六方有序结构、孔径规整(3.7~3.8nm)和高比表面积(100~200m2/g)的介孔Co3O4/β-MnO2和NiO/β-MnO2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适用于高空速(60,000h-1~100,000h-1)和低浓度甲醛(500ppm~1000ppm)的催化燃烧消除。在温度为130℃-140℃时,可以完全(100%转化率)将甲醛转化成无毒物CO2和H2O,在此温度下,100小时内保持甲醛~100%消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六方有序介孔结构的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 法。并将其用于低温催化燃烧消除低浓度甲醛。
技术介绍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一类气态污染物,在常 温常压下,沸点低于260°C或蒸汽压小于70Pa的有机物。VOCs大多有毒,可诱发疾病甚至 致癌,其污染在国际上已经被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五大因素之一。甲醛是VOCs气体的一 种,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主要来自于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 等;居室内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和生活用品。在甲醛含量超标的环境中生活 会出现甲醛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晕、气味辛辣刺鼻、流泪、心悸。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以 诱发支气管哮喘。长期接触甲醛,还会导致癌症。甲醛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已不容忽视,因此 如何找到一种经济高效的去除甲醛的催化剂成为了当务之急。催化燃烧为处理甲醛较理想 的方法,它是借助催化剂使甲醛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进行无焰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 气。本专利技术用所制备催化剂通过催化燃烧处理甲醛。目前国内外对催化燃烧消除甲醛的研究较少,就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介孔Co↓[3]O↓[4]/β-MnO↓[2]或NiO/β-Mn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Mn(NO↓[3])↓[2].4H↓[2]O和Co(NO↓[3])↓[2].6H↓[2]O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配成7~9mol/L溶液,其中Mn与Co的摩尔比为(15~35)∶1;将有序立方孔道的二氧化硅模板,简称KIT-6模板,加入正己烷溶液中配成20~30g/L的溶液,室温下充分搅拌2~4小时;在搅拌的情况下,将以上的硝酸锰和硝酸钴混合溶液加入KIT-6正己烷溶液中,其中Mn与KIT-6的质量比为1.0~3.0∶1,随后在室温下搅拌此混合溶液体系10~14小时,抽滤、25~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霍飞飞赵建生程水源康天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