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83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泵壳具有贯通的容纳腔,涡壳可拆卸固定在泵壳的前端敞口端,端盖可拆卸固定在泵壳的后端敞口端;定子组件固定设置在泵壳内,转子转动设置在定子组件内,转子顶部设置有叶轮,定子组件与转子之间设置有隔水套,自润滑轴套内置在转子的内孔中,转轴嵌设在自润滑轴套内,转轴的后端与隔水套固定连接;自润滑轴套内表面开设有螺旋槽,自润滑轴套的两个端面均匀凹陷设置且有至少两个径向引流槽,径向引流槽连通自润滑轴套的螺旋槽,自润滑轴套的螺旋槽与隔水套的侧壁之间形成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与叶轮的出水口连通;控制模块通过定子组件驱动转子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水泵,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汽车电子水泵全速运行时,转子转速可达5000rpm,转子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径向支持,工作时轴承围绕转轴并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电子水泵内冷却液流动起来,从而将发热零件的热量及时带走。目前业内常规的方式都是采用冷却液对轴承进行润滑和散热,但是还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一方面,当电子水泵工作中产生轴向力时,转子的转速非常快,其与转轴之间可能因润滑冷却不充分而发生磨损,且磨损产生高温,从而导致轴套发生高温损坏,现有技术采用将转轴设计成中空结构,但是往往加工工艺复杂,设计成本较高,且加工准确度不高,加工时的轻微偏心度容易导致转子转动有轻微的不稳定,从而增加磨损;另一方面,由于冷却液清洁度没有控制,冷却液中含有微量颗粒物,水泵积累一段时间后,无法排出杂质,将损坏靠近叶轮端的轴套、转轴和转子等零件,导致异物堵塞及非正常,磨损卡死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

2、电子水泵根据整车的不同情况需要转子部件频繁旋转运动,由于转子部件频繁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增加摩擦副之间的磨损或卡滞抱死,从而使电子水泵失效。如果轴套与转轴间隙设计过大,虽然能保证冷却液能通过,但转子部件同轴度无法保证,如果间隙过小,过大的摩擦力也导致转子组件摩擦力加大,产生热量,降低转子组件的寿命及电机效率。

3、目前市场上,转子部件与转轴的设计,中间大都采用轴套设计,其材料大部分采用陶瓷或碳石墨轴承,虽然部分解决了磨损的问题,但由于内部无法实现引流槽(材料及成本限制),其冷却液无法在轴套内部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和冷却效果较好、加工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的汽车电子水泵装置。本技术公开了电子水泵转子与转子轴润滑冷却结构,包括叶轮、定子、转子、转轴、自润滑轴套,隔水套。本技术通过分析转子组件卡滞原因,对自润滑轴套采用复合peek的材料(或ptfe复合材料),其内孔及端面内设冷却通道,降低成本,安静运行,耐化学性,耐温性及干转能力也优于陶瓷或碳石墨材料,有效改善了转子部件散热的情况,降低产生故障的机率,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包括涡壳、泵壳、转子、定子组件、隔水套、自润滑轴套、转轴、控制模块、端盖以及叶轮;

4、所述泵壳具有贯通的容纳腔,所述涡壳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泵壳的前端敞口端,所述端盖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泵壳的后端敞口端;

5、所述定子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壳内,所述转子转动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内,所述转子顶部设置有所述叶轮,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所述隔水套,所述自润滑轴套内置在所述转子的内孔中,所述转轴嵌设在所述自润滑轴套内,所述转轴的后端与所述隔水套固定连接;

6、所述自润滑轴套内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自润滑轴套的两个端面均匀凹陷设置且有至少两个径向引流槽,所述径向引流槽连通所述自润滑轴套的所述螺旋槽,所述自润滑轴套的所述螺旋槽与所述隔水套的侧壁之间形成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叶轮的出水口连通;

7、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转子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和支撑骨架;所述定子的外侧壁压装在所述泵壳内,所述定子与所述支撑骨架转配合并设置绕组形成所述定子组件。

9、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透气阀,所述防水透气阀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端盖内。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震垫,所述泵壳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减震垫。

11、进一步地,还包括螺钉,所述端盖与所述泵壳之间通过所述螺钉连接,所述涡壳与所述泵壳之间通过所述螺钉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端盖与所述泵壳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涡壳与所述隔水套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隔水套与所述泵壳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及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o型密封圈。

15、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子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自润滑轴套采用peek或ptfe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17、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分析影响转子寿命原因,对自润滑轴套转增加冷却水道的设计,改变了自润滑轴承套材料,减少转子的发热磨损卡滞抱死的现象。转子在旋转的运动中与自润滑轴套是摩擦副,自润滑轴套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高耐热性及优异的耐腐蚀性等优点,其内孔设有螺旋槽,即使有微量的冷却液颗粒进入轴套,其冷却液颗粒也能存于螺旋槽内,使得转子部件在高温下无冷却剂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良好的旋转运动,冷却液也在螺旋槽内循环,也能带走因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避免异常磨损,解决了解决电子水泵寿命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安静运行,提高了没有冷却剂情况下干运行的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壳(1)、泵壳(3)、转子(4)、定子组件、隔水套(6)、自润滑轴套(7)、转轴(8)、控制模块(9)、端盖(10)以及叶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5)和支撑骨架(2);所述定子(5)的外侧壁压装在所述泵壳(3)内,所述定子(5)与所述支撑骨架(2)转配合并设置绕组形成所述定子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透气阀(11),所述防水透气阀(11)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端盖(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13),所述泵壳(3)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减震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所述端盖(10)与所述泵壳(3)之间通过所述螺钉连接,所述涡壳(1)与所述泵壳(3)之间通过所述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端盖(10)与所述泵壳(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涡壳(1)与所述隔水套(6)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隔水套(6)与所述泵壳(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及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O型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2)与所述转子(4)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轴套(7)采用PEEK或PTFE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壳(1)、泵壳(3)、转子(4)、定子组件、隔水套(6)、自润滑轴套(7)、转轴(8)、控制模块(9)、端盖(10)以及叶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5)和支撑骨架(2);所述定子(5)的外侧壁压装在所述泵壳(3)内,所述定子(5)与所述支撑骨架(2)转配合并设置绕组形成所述定子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透气阀(11),所述防水透气阀(11)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端盖(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13),所述泵壳(3)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减震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所述端盖(10)与所述泵壳(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建周刘毅杨晓明汤俊洁朱立军赵君陈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