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装置及带的自转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284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带装置及带的自转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装置通过导螺杆,将与带的加强筋接触而旋转的、后侧检测辊或前侧检测辊的旋转传递给转向辊,使转向辊偏斜,从而限制带的弯曲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4月16日、申请号为200810090470.6、专利技术名称为“转印带装置及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无接头的带,尤其涉及在无接头的带的移动时限制弯曲行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装置及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串联方式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i Functional Peripheral)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多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叠加转印在转印带上,从而形成彩色色调剂图像。在该串联方式中,当转印带发生弯曲行进时,由于颜色错动而使彩色色调剂图像的图像质量显著下降。鉴于这样的情况,一直以来,存在有用于修正转印带的弯曲行进的装置。作为这样的装置之一,例如在日本专利第2868879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带驱动装置:切换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的转向辊(steering roller)由于弹簧的弹力与转向辊两侧的导辊的旋转力的平衡而倾斜。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装置中,由于对转向辊的移动使用弹簧的弹力,所以缺乏高速性及可靠性,不适合安装到要求高画质的、高性能且高速的MFP等中。因此,当转印带发生弯曲行进时,使转印带高速地回到正规的方向上。由此,可以期望开发出可以获得没有颜色错动的高品质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转印带装置,其可高速且正确地向转向辊传递转印带的弯曲行进,将转印带的移动方向修正到正规的方向,防止转印带上的多个色调剂图像的颜色错动,从而可以可靠地获得高品质的彩色色调剂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转印带装置,其包括:转印带,用于支撑图像,并且旋转移动;第一检测辊,与上述转印带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二检测辊,与上述转印带的上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一传递部,用于传递上述第一检测辊或上述第二检测辊的上述旋转;以及转向辊,通过由上述第一传递部传递的上述旋转而偏斜,从而改变上述转印带的上述旋转移动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包括:通过与旋转移动的转印带的后侧接触而旋转后侧检测辊,通过与上述转印带的前侧接触而旋转前侧检测辊;向转向辊传递由上述后侧检测辊产生的第一旋转、或由上述前侧检测辊产生的第二旋转;以及通过上述传递的上述第一旋转或上述第二旋转,偏斜上述转向辊,改变上述转印带的旋转移动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单元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单元在去除转印带后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单元被切掉一部分转印带后的概略立体图;图5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自转向机构(self steering mechanism)的概略说明图;图5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导螺杆(lead screw)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印带靠前的情况的自转向机构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印带靠后的情况的自转向机构的概略说明图;图8是示出后侧加强筋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后侧检测辊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后侧检测辊从后侧加强筋分离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后侧检测辊通过转印带旋转时的、后侧检测辊的旋转方向的概略说明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转向机构的概略说明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转印带靠前的情况的自转向机构的概略说明图;以及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转印带靠后的情况的自转向机构的概略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附图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出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单元1而形成的四连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部2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图。打印机部2沿着向箭头s方向旋转的转印带10的下侧,串联排列有黑色(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station)11K、11Y、11M及11C。打印机部2具有激光曝光装置17,其中,该激光曝光装置17用于向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K、11Y、11M及11C的感光鼓12K、12Y、12M及12C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束。打印机部2的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1K构成为在沿箭头m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2K的周围配置有充电器13K、显影装置14K、转印辊18K、清洁器16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与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1K形成为相同的结构。在传送带单元1的转印带1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即后侧端部的内周形成有例如橡胶制的细线状的加强筋(rib)10a。而且在转印带10的、第二端部即前侧端部的内周形-->成有例如橡胶制的细线状的加强筋10b。如图2及图3所示,通过驱动辊20、从动辊21及第一张力辊~第三张力辊22~24及自转向机构28的转向辊(steering roller)28a来架设转印带10。在通过转印带10的从动辊21支撑的二次转印位置上相对地配置有二次转印辊30。在二次转印位置上,通过由二次转印辊30供给的转印偏压,将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用纸P等上。此外,传送带单元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打印机部2中通过开始打印操作,在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1K上,沿箭头m方向旋转感光鼓12K,并通过充电器13K使其均匀带电。接着,通过激光曝光装置17,感光鼓12K被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感光鼓12K利用显影装置14K形成色调剂图像。而且,感光鼓12K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辊18K位置上被一次转印到沿箭头s方向旋转的转印带10上。一次转印结束后,感光鼓12K利用清洁器16K清除残留的色调剂,以实现下次打印。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与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1K同样地进行图像形成操作。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上形成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色调剂图像被依次一次转印到转印带10上。由此,在转印带10上多重转印黑色(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色调剂图像,从而形成全色色调剂图像。然后,与转印带10叠合的全色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位置,通过二次转印辊30的转印偏压,被一起二次转印在用纸P上。与转印带10上的全色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位置同步,用纸P被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然后,转印了全色色调剂图像的用纸P经过定影完成打印图像,向排纸部进行排纸。接着,对自转向机构28进行详述。如图4、图5A、图5B及图6所示,支撑板36支撑具有检测转印带10的弯曲行进的第一检测辊即后侧检测辊37a及第二检测辊即前侧检测辊37b的检测部36a、和具有转向辊28a的转向部36b。此外,支撑板36支撑将后侧检测辊37a及前侧检测辊37b的各自的旋转传递给转向辊28a及撑条(stay)37c的第一传递部即连接部36c。在检测部36a中,检测辊支撑部件即检测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7/201010242349.html" title="带装置及带的自转向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带装置及带的自转向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用于支撑图像,并且旋转移动;转向辊,用于架设所述带,并改变所述带的所述旋转移动的方向;转向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转向辊;第一检测辊,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二检测辊,与跟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一传递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辊的旋转与所述第二检测辊的旋转的反转机构,并且用于传递所述第一检测辊或所述第二检测辊的所述旋转;以及齿轮,通过由所述第一传递部传递的所述旋转而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向支撑体以及被所述转向支撑体支撑的所述转向辊偏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用于支撑图像,并且旋转移动;转向辊,用于架设所述带,并改变所述带的所述旋转移动的方向;转向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转向辊;第一检测辊,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二检测辊,与跟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接触并旋转;第一传递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辊的旋转与所述第二检测辊的旋转的反转机构,并且用于传递所述第一检测辊或所述第二检测辊的所述旋转;以及齿轮,通过由所述第一传递部传递的所述旋转而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向支撑体以及被所述转向支撑体支撑的所述转向辊偏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对所述带赋予张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辊为位于所述带的后侧的后侧检测辊,所述第二检测辊为位于所述带的前侧的前侧检测辊,所述后侧检测辊与所述前侧检测辊被检测辊支撑部件一体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由于所述后侧检测辊的旋转,以使所述带向所述前侧移动的方式进行偏斜,且由于所述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千弘室伏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