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及封装结构和显示、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4060576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及封装结构和显示、发光器件,涉及LED封装技术中的打线工艺,以及应用该技术的LED数码管以及LED显示屏。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用于减小这种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将具有垂直电极结构的方形LED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沿所述方形LED芯片的方形对角线方向打电极引线,使电极引线的第一端固定在芯片的第一电极上,打线处将电极引线分成主线和尾线两部分;将电极引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板的引脚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沿芯片对角打线的方案,主要适用于功率较小的LED,这类LED的主要应用有如LED显示屏、数码管和LED发光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LED封装技术,主要适用于小功率LED,特别是涉及LED封装技术中的打线工艺,以及还涉及应用该技术的LED数码管以及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LED显示屏的LED灯的第一电极22的打线是沿芯片21边平行的方向(即边中轴线23)进行。由于芯片21非常小,铝制电极引线20在打线后存在一定长度的尾线200。该尾线200如果过长,会在后续封胶的工序中,会被胶体压下,容易导致其与第一电极下面的外延层发生接触,致使芯片短路。目前,存在一些这种在封装过程中由于尾线因素引起的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提供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用于减小这种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提供一种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用于减小数码管上的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提供一种LED数码管,用于减小数码管上的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用于减小LED显示屏上的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电极尾线引起的芯片短路问题,提供一种COB封装的LED发光器,用于减小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垂直电极结构的方形LED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沿所述方形LED芯片的方形对角线方向打电极引线,使电极引线的第一端固定在芯片的第一电极上,打线处将电极引线分成主线和尾线两部分;将电极引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板的引脚上。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包括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为方形片,在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所述电极引线沿所述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尾线与所述对角线方向一致。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ED数码管,该数码管包括一种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为方形片,在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所述电极引线沿所述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尾线与所述对角线方向一致。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一种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为方形片,在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所述电极引线沿所述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尾线与所述对角线方向一致。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COB封装的LED发光器。该COB封装的LED发光器包括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为方形片,在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所述电极引线沿所述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尾线与所述对角线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LED芯片包括硅衬底、氮化镓、碳化硅或者合金衬底中任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是N电极。优选地:所述方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优选地:所述LED芯片为蓝光芯片、绿光芯片或者红光芯片。优选地:所述电极引线为铝线。本专利技术显示屏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像素单元为圆形;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位于同一条圆的直径线上的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三颗方形的LED芯片;像素单元包括芯片的引脚,每个芯片的引脚位于该芯片的斜角方位,三颗芯片通过各自的电极引线连接到各自的位于基板上的引脚上;所述三颗芯片均为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且为方形片,在每颗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电极引线沿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第一电极上,尾线与对角线方向一致。对于上述显示屏的进一步改进,由于电极引脚设置在电极的斜方向上,电极引线是斜向连接芯片的第一电极和电极引脚,对于同样长的电极引线,这样需要的像素孔面积就会变小。像素孔面积变小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LED显示屏的像素与像素之间的距离可以设计得更近。这样做出来的屏播放出来的画面就会显得更加细腻,可视距离也可以更近一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沿芯片对角打线的方案以及相关应用。由于方形的对角线比直角边的长度要长,例如,正方形对角线比边要约长1.4倍,对角打线的时候,尾线可以有更多的安全范围。对于正方形芯片,尾线的长度即使达到原来的1.4倍也是安全的,此种情况,现有技术中的沿边平行方向打线则尾线会超出芯片范围,造成封装过程中短路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使尾线的长度有一个更广的可操作安全范围,减小了芯片短路的事件发生几率,以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LED显示屏、数码管和一些发光器等领域,例如发光器为以COB封装形式、打铝线、闪烁的LED发光器,如一些起装饰性作用的快速-->闪烁的手机装饰灯,以及安装在滚轮上的闪烁彩色LED等。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实施例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屏的像素单元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LED显示屏的像素单元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LED显示屏的像素单元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垂直电极结构的方形LED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沿方形LED芯片的方形对角线方向打电极引线,使电极引线的第一端固定在芯片的第一电极上,打线处将电极引线分成主线和尾线两部分;将电极引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板的引脚上。本专利技术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所示。LED芯片1为硅衬底垂直结构的LED芯片,硅衬底4的上面为氮化镓外延层3,在外延层3的上面是N型的第一电极2。芯片1为正方形片,在芯片1的上表面,通过超声焊机将铝材质的电极引线5打在第一电极2上。电极引线5沿正方形对角线焊接在第一电极2上。打线后的电极引线5分成了主线51和尾线50两个部分,尾线50与对角线方向一致。衬底除了上述硅衬底外,还可以是氮化镓、碳化硅或者合金衬底等,以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衬底。本专利技术的芯片形状还可以是长方形。现有技术中,在对打好线封装的芯片进行封装的时候,有些电极引线的尾线会在灌胶的时候被压下紧贴芯片表面,如果尾线过长,其延伸到第一电极下部的外延层如发光层、P型层等将会导致芯片短路,本专利技术减小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参看图1和图2,对于正方形的芯片1,本专利技术技术的这种打线方式相比现有技术的边轴线打线的方式,其电极引线的尾线的长度安全范围可以增加41%(即为原来的根号2倍),这大大提高了尾线的安全性和减小了由于尾线因素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010240179.html" title="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及封装结构和显示、发光器件原文来自X技术">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及封装结构和显示、发光器件</a>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垂直电极结构的方形LED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沿所述方形LED芯片的方形对角线方向打电极引线,使电极引线的第一端固定在芯片的第一电极上,打线处将电极引线分成主线和尾线两部分;将电极引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板的引脚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电极引线的打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垂直电极结构的方形LED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沿所述方形LED芯片的方形对角线方向打电极引线,使电极引线的第一端固定在芯片的第一电极上,打线处将电极引线分成主线和尾线两部分;将电极引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板的引脚上。2.一种LED电极引线封装结构,包括具有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为方形片,在LED芯片上表面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打有电极引线,打在第一电极上的电极引线包括主线和尾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沿所述方形片的对角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尾线与所述对角线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电极引线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包括硅衬底、氮化镓、碳化硅或者合金衬底中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电极引线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是N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电极引线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为正方形或者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昌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